2014年5月30號上午10點,為期三天的“‘集體之眼’——文化差異背景下的集體主觀性及其美學”國際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啟動。第一天的議程主要圍繞“集體實踐的差異”這一議題展開。 歌德學院中國分院院長、德國文化中心主任安德斯(Peter Anders)和法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北京法國文化中心主任周子牧(Anthony Chaumuzeau)首先致開場辭。安德斯表示,本次活動得到了德國文化基金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支持,圍繞“集體”問題展開討論,試圖探討集體性組織在公共空間的不同表達,并對大家將探討集體組織活動如何影響社會秩序,個體如何在集體中發揮潛質等問題的探討表示很期待。周子牧在開場中說,探討集體性將有助于更好地描述中國當代的歷史。他還談到隨著現在互聯網融入生活,社會認知感不斷發生變化,對集體性的理解也會發生變化。
德國作家、藝術評論家及策展人海因茨-諾貝爾特·約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多米尼克·呂西安·加拉奧(Dominique Lucien Garaudel)介紹了“集體之眼”項目。 2012年10月,“集體之眼”項目在蒙特維多成立,作為嘗試聯合不同國家的學術界人士進行國際合作的項目組織,“集體之眼”在三年前就開始推動不同國家地區的藝術小組與理論家之間的相互對話,有意將研討重點轉向集體中的文化差異。此次研討會邀請包括藝術小組、批評家、哲學家、藝術史學,其本身是開放的。在不同領域的學者、藝術家的交流中,會出現不同形式的組合進行共同探討,使其成為更具即時性的理論與實踐共通的研討會。選擇在中國舉辦此研討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影響下,“集體”這一概念在中國社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同時也為“集體之眼”項目組織計劃于2015年在中國舉辦的藝術小組展覽做學術準備。
隨后,王璜生館長以“小集體挑戰大集體”為主題的演講正式拉開此次研討會的序幕。王館長在發言中指出,中國現代藝術的自我組織,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無名畫會”及“星星畫會”,他們是最具爭議而也是最具歷史意義的畫會集體,他們一種“小集體”的藝術方式和出場方式對文化史和社會史的“大集體”權力和意識提出了挑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過渡和轉型期,“地下”和“國外”各自有相對不同的展覽組織方式,如在北京的“藝術家村”、“公寓”、“使館”、“野外”等成為了藝術家自我組織展覽的場所,其突出特點是藝術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自己的種種表達和實驗,不用太多考慮來自社會、公眾、官方等因素,而另一方面,理論家批評家密切關注,通過這些藝術活動,找到了藝術表現的新東西和藝術理論表達的新切入口。近年來,一些存在于傳統的藝術體制之外的藝術組織和團體,他們積極、有效地對藝術的創造與活動進行建設和反思,力圖呈現藝術的多元化及其靈活的自主性。如2005年第二屆廣州三年展“自我組織”項目,試圖呈現出一條線索,既中國當下的獨立藝術組織是怎樣進行自己的藝術實踐,并與現實緊密結合的。最后王館長總結到,以集合、集體形式出現的藝術小組,在各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他們都自覺地扮演著一種角色,對抗和挑戰集體的社會、政治、意識形態以及集體性的權力架構,他們希望以這樣的“小集體”的力量和方式來抗拒和挑戰“大集體”。而恰恰在一種新的“集體”的共構關系中,“小集體”擺脫了孤軍奮戰的困境,而獲得了集體社會和集體意識下的藝術史中存在的可能及價值的體現。
接著,當代藝術評論家及著名策展人凱倫·史密斯(Karen Smith)女士的發言主題為“從集體主義社會及社會存在的觀點論中國歷史上的集體性”。凱倫·史密斯首先講述了中國80年代以來的多個藝術團體、藝術活動和代表性藝術家,如以廈門達達、新刻度藝術小組、北京藝術東村、汪建偉和艾未未等,對中國的集體藝術發展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并探討了中國藝術團體與個人的關系,以及中國的藝術和藝術家如何處在邊緣化,開始自我認知,并以自我組織代替群體的方式和過程。
上半場的活動最后由因茨-諾貝爾特·約克斯和弗雷德里克·朗博(Frederic Rambeau)展開的對話來結束,他們的對話主題為:薩特(Sartre)與德勒茲( Deleuze)對美學實踐的反思及其影響。此環節采用因茨-諾貝爾特·約克斯進行提問,弗雷德里克?朗博回答的方式,在發言中他們討論了德勒茲與加塔利作品中的集體主觀性及政治主觀化。弗雷德里克?朗博認為集體存在一個悖論,一方面要滿足在社會存在所需要的欲望等,另一方面,還要保留集體的革命性。
下半場主要是座談和辯論,主要圍繞探討促成集體形成的動機、集體議題與個人利益的對立、集體實踐過程的本質等問題展開談論。出席的嘉賓有藝術家田益賓、孫原、彭禹、批評家凱倫·史密斯,以及藝術小組、團體和藝術機構,如來自俄羅斯的AES+F、來自米蘭的伊索拉藝術中心、前家作坊藝術團體代表曲一箴。 在座談開始前,法國藝術家阿萊恩·斯奈爾(Alain Snyers)進行了題為“共同工作,共同相處——共同行為”的發言,阿萊恩以自己的經歷為主線,介紹了法國的一些藝術團體及其狀況,并認為團體讓藝術家能夠共同工作,借由團體的力量能更好的實現物質、戰略和政治目的。繼而各個藝術小組、團體和藝術機構也簡單介紹了各自的組織結構,同時分享了他們與社會團體等進行藝術合作的經驗。
中國藝術家田益賓播放并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一件影像作品《在紐約、在別處,他在行動》。接著孫原與彭禹夫妻就“什么是集體(藝術小組),為什么、藝術團體的活動方式應該是怎樣的”等問題展開討論。在他們夫妻看來,藝術家是極端的個體,由于某些利益進行結合,終將面臨解散的結局。 最后,“集體之眼”國際論壇第一天議程在觀眾的提問和與現場嘉賓的解答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