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等觀:2014年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學術研討會于2014年6月9日下午在中國美術館7樓報告廳舉行。知名學者及藝術家,策展人就“齊物等觀” 展開哲學、文化、藝術的表述與解讀并和所有與會者進行深入對話。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主任張晴主持。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學術研討會致辭中說到:“中國美術館之所以把國際新媒體藝術展覽作為長設的三年舉辦一次的項目,首先是得益于策展人張尕先生對當下國際新媒體藝術界許多新進展的介紹。此外,這個展覽項目之所以能夠持續下去,也是因為在前兩屆的展覽中,我們收到了非常強烈的良好的反響。一種反響來自于藝術界內部,大家看到中國美術館空間里,有這么多國際優秀的藝術家,帶了他們最新的作品。另一個反響來自觀眾,因為中國在一個開放的時代,如何使公眾的審美境界更加開放,或者更加的了解全球。如何能夠使公眾從藝術的創造性,藝術家的創新藝術中,獲得關于創造性的價值的認識。新媒體藝術展在這方面起到了最好的作用。”
“齊物等觀”這個主題聯系著中國傳統的自然觀、物質觀與宇宙觀,通過展覽有助于推動對媒體藝術文化性的認識。研討會邀請了部分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物”這一命題的學者展開討論,探討“物”的意義和觀察與體驗“物”的方法。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格拉漢姆·哈曼,勞倫斯·馬爾斯塔夫,阿德里安娜·薩拉薩爾,汪暉,王郁洋等嘉賓在研討會上發言。
開羅美利堅大學杰出教授格拉漢姆·哈曼認為,“物”的任何一個部分的改變,或者任何的改變,并不意味著物體本身發生了改變,這就是物和物的組成部分的關系。對藝術來講,不管是媒體藝術,視覺藝術,如果你僅僅看組成部分,我認為你是偏離了理念。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長江教授汪暉在研討會中,詮釋了“齊物”之意。“齊物”就是不齊為齊。事物是不一樣的,桌子,椅子,人,世界,樹,水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平等需要把不一樣變化成平等的前提。現在的平等都是抽象的,每個人是公民,這個平等的概念,一定要在一個抽象的原則上,換句話說,在某種意義上需要省略到差異,把多樣性省略掉。恰恰相反,齊物平等的意思是說物的世界多樣性,要成為思考平等的前提。
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是一位策展人和研究者,范圍包括藝術實踐、藝術史、和美學政治。她認為物質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詞,mater(音譯)在拉丁語里面跟mather母親這個詞是同根的。當我們討論齊物等觀概念的時候,其實我們也要討論物質。
藝術家勞倫斯·馬爾斯塔夫(1972年生于比利時)介紹了跟“齊物等觀”這一主題相關的一些作品。他的作品處在視覺與戲劇的邊界之上。他創作的裝置和行為藝術著眼于運動,巧合,秩序和混亂。
阿德里安娜·薩拉薩爾工作和生活在哥倫比亞的博格達。她的作品著眼于姿態的問題、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和自然與人工之間的界限。她的作品探討是有生命的物體和無生命物體之間的關系。
中國藝術家王郁洋出于70年代末,曾經就讀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現任教于中央美院實驗藝術系并在北京居住和創作。王郁洋雖然使用新興媒介進行創作,卻從不強調技術的新奇。他似乎更感興趣于“過時”的技術、“破壞”美學及物質浪費帶來的藝術性。
專題討論會之后,在策展人張尕的主持下,發言嘉賓與現場觀眾就本次展覽主題“物”這一概念的相關哲學、歷史、政治等問題進行了開放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