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
要想扭轉一部分觀眾“有宮無寶”的印象,就要既讓觀眾看到“宮”,更要讓觀眾看到“寶”,還要讓觀眾能與“寶”有親密地交流與互動。
針對近日有關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宮無寶”、“鎮館之寶為建筑”等說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進行回應稱,北京故宮不僅有“宮”而且有“寶”,兩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共同構成了故宮博物院特殊的文化資源。此外,還有大量“別無分店”的孤本特藏,舉世無雙。
關于故宮“有宮無寶”,臺灣作家李敖曾比喻說,臺北故宮如餃子餡,北京故宮只是個餃子皮,但這種說法一般在文博界看來,普遍認為意義不大。檔案記載,當年遷運至臺灣的故宮文物共計2972箱,只占故宮南遷文物總箱數的五分之一。根據有關資料,故宮文物藏品分為繪畫、法書、碑帖、銅器、金銀器、漆器、琺瑯器、玉石器等25大類,共計180.75萬件,93.2%為珍貴文物。客觀來說,“有宮無寶”的說法確實與事實不符。
問題是,既然與事實不符,那么為什么許多人為何會留下故宮“有宮無寶”的印象?
就我個人體驗來講,雖在北京多年,但去故宮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原因很簡單,到故宮除了看人—幾乎一年四季客流都不少,就是看房—這也是很多人詬病的北京故宮“鎮館之寶為建筑”。而后者的問題更為突出,故宮從來不缺乏游客,缺乏的是如何對游客進行“博物館教育”。
作為博物館的故宮博物院,不僅僅是重要的文物征集、典藏和研究所在,陳列展示的功能同樣重要。據悉,到明年10月,故宮還將開放四大區域,并增設文物展廳,屆時,與目前故宮每年共1萬件左右的展出文物相比,明年,觀眾能看到的文物將增加至少一倍。每年1萬件左右的展示數量,與180余萬件的收藏數量相比,顯然文物利用率還有待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問題還在于,文物該如何展示?目前北京故宮文物展示給人的印象,多以靜態展示為主,此舉雖然能最大限度保障文物的安全,但也缺少了動態展示給游客的印象,尤其是缺乏了人與文物的互動,以及文物衍生創意產品的開放。單霽翔也坦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研發一直走在前列,衍生商品的種類繁多、創意獨特。深受游客喜歡的“朕知道了”紙膠帶,就是將康熙皇帝真跡與紙膠帶結合,而前兩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展示《富春山居圖》時,采用數字3D動畫和集錦攝影拼貼的手法,讓人觀后忍不住叫絕。
可見,要想扭轉一部分觀眾“有宮無寶”的印象,就要既讓觀眾看到“宮”,更要讓觀眾看到“寶”,還要讓觀眾能與“寶”有親密地交流與互動。
新京報評論員 高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