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盛葳參與策劃“第二屆CAFAM未來展:創客創客——中國青年藝術的現實表征”
2014年,“在路上·2014”聚焦新水墨”,盛葳擔任策展人之一,關山月美術館
比如,從展廳之內——對地板、燈光、墻面,以及整體視覺的控制和把握,到展廳之外,宣傳、講解和各種關系的調和,是否可以在每個展覽都做到精益求精?除了這些需要親力親為的執行事項,是否可以寫出一篇沒有邏輯錯誤,語言簡明、準確且有深度的文章?單單這一項,就足以把許多以玩弄文字,濫用概念的策展人拒之門外了。
當然,我們與策展人們談及專業化的時候,并不能從他們的表述中得知這些“專業化”能夠在真實的展覽現場實現幾成?對我來說,只要在關鍵的部分少那么一分,都是不及格的。這一分一毫的用心謹慎,不在于策展人是否專業,而在于一份專業的態度,如果這個態度里還有一絲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展覽本身的念想,即便沒有一百分,也在去往一百分的路上了吧。
盧迎華策劃,“新作展一”,謝南星的《三角關系逐漸轉移》系列,2014年
2012年,由劉鼎、盧迎華和蘇偉三人組成的策展團隊策劃展覽
作為策展人的榮耀
今天,我們還需要策展人嗎?這是一個縈繞在我腦海里近兩年的問題。兩年前,我和友人在談論未來的“策劃人”該何去何從時,從藝術家的需求、藝術生態的狀況、策展人的作為三個方面分析,悲觀地得出一個結論:在遍地都是策展人的今天,那曾經屬于策展人的榮耀卻在不斷消失。這種榮耀,曾幾何時也只在前輩的言談中感受到一二,無論是談及“85美術新潮運動”時理想主義的熱情,還是說到90年代當代藝術的步履維艱,藝術家、策展人和一同走過的那些展覽,都印證了中國當代藝術向前邁出的每一步。
2007年鮑棟策劃,“魯迅公園計劃文獻展” 中,鮑棟的攝影《喂貓老人》
在采訪中,有策展人調侃道:“策展人的理想狀態是導演,實際狀況是包工頭”。這的確是許多策展人不斷抱怨的現狀。一個好的展覽,從思想的出現,到感覺的爆發,策展人在其中從來都是不遺余力,全力以赴的。只要你投入其中,便是博弈和斗爭的開始。在力量的角逐中,有些人為名,有些人為利,有些人則為藝術家、為藝術、為展覽。所以,能夠獨立在商業之外,像大師一樣純粹地做個展覽,應該是這個時代不可為,卻一定要努力讓之可為的事。
鮑棟策劃首次”繪畫課“中展出的姜吉安繪畫作品
理想很偉大,現實很殘酷。除了自己,沒有人還會真的在意你是否擁有高貴的品格和對藝術基本的尊重和道義。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說多了也是無益,語言和行動的縫隙間,是越來越職業的表白,帶有表演性的勤奮,和越來越沒有進取之心的虛偽和懶惰。過眼煙云般的展覽,浪費了太多這個行業里的資源,它們既不能為好的藝術家打開一扇門,也不能對藝術的發展有一絲一毫的推進。當代藝術領域中,大部分策劃人的展覽,最終只能,也僅能成就個人的歷史,而無法為藝術的發展或藝術史的發展給予真正的推動力。
柳淳風2007年在韓國國立美術館策劃的“浮游——中國藝術新一代”
展覽能夠打開的門到底是什么?
在詢問藝術家對年輕策展人的意見時,連續被三位藝術家拒絕了。他們的態度,實在令筆者都感到悲傷和沮喪。平日私下聊天時,他們對此總是充滿深刻見解,但卻在此時選擇了沉默。作為他們的朋友,我被這樣幾乎毫不猶豫的“沉默”震撼了,但也同時為難了自己。這些沉默如此真實,不能忽略,而我又該如何用說話的方式傳達出不說話的力量呢?
柳淳風策劃,“中國:面對現實” 2009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我只能選擇繼續言說,為他們沉默的選擇。在今天,一個好的作品,在一個錯誤的空間,最終也只能成就一個無效的展覽。如何實現作品的“在場”等于藝術家的“在場”,同時又能讓展覽的“存在”成就藝術家和策展人同時的“不在場”,是筆者認為一個好的展覽最難把握和控制的地方。在采訪中,不止一位策展人提到,展覽不應成為抽象的話語批評的空間,它是視覺的,是可以被感覺、被感知的。
段君2013年策劃的“十分之一秒:馬六明”展覽現場
當我們完成展覽的技術批評的時刻,或許才能迎來人們對這個行業真正的尊重。而在展覽之外的空間中,在當代藝術生存的環境中,這些策展人的態度和作為,依舊承擔著讓整個生態有所好轉的責任。所以,我依舊相信,一個展覽可以打開一個人的世界,一個藝術的世界;也可以打開一個時代,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文/曹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