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9月23日下午,“采茶歌——武藝個展”正式亮相MEBOSPACE美博。這是繼2015年“游于藝·敦煌”、2016年“溯源·二十四孝圖”之后,武藝于MEBOSAPCE美博舉辦的第三個個展。
近年來,游走式創作成為武藝繪畫的一個重要特點,從布拉格到京都,從敦煌到西湖,武藝不斷擴大自己旅行的疆界,在一種游牧式的體驗中,以繪畫激活關于歷史、文化、自然和自我的種種記憶和想象。
從左至右:策展人唐澤慧、藝術家武藝、美博文化執行董事徐娟與勢象空間創始人李大鈞在展覽現場
自2015年以來,武藝數次前往西湖考察、寫生,形成了一批有關西湖的文化和地理構成的油畫、手卷和雕版作品。今年春天,武藝又一次來到西湖,朋友開車載著他經過梅家塢,他從車窗里遠遠看到山上的茶園和在其中勞作、觀光的人們。本來這里已是著名的旅游景點,他當時看到亦無特別的感觸,只是回到北京之后“采茶”的意象在他頭腦里揮之不去,愈來愈清晰,才有了這一批《采茶歌》。
杜大愷先生在展覽現場
誠然,所謂的風景從來不只是眼前所見之物,而是自然、文化、視覺多個維度調和、構建的結果。藝術史學者W.J.T米切爾寫到:風景是一種由文化中介的自然景象。它既是再現的空間又是表現的空間,既是象征者又是被象征者,既是一個真實的場所又是它的幻象。當武藝在北京的書齋中,鋪紙、研墨,下筆去畫西湖的茶園時,他要處理的關系錯綜復雜,有現場的感官經驗,現象學意義上的江南茶園;有上千年來人們對于茶和采茶的文化想象,在詩詞歌賦中被反復吟詠的意象;更重要的是他要面對筆和墨,面對這些材料固有的規定性和慣性,他需要在中國畫的互文性語境中去創作。
有意思的是我們面對武藝的繪畫時完全不會想到這些,它們看起來如此輕松,如此自然,仿佛本該如此。然而,如果沒有多年苦心孤詣的訓練和操演不可能達到這種對復雜局面的直覺性把握,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武藝何以要花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臨摹古畫。他在現實中的旅行和他在古典文本中的旅行相互啟發,相互激蕩。
展覽現場
茶是風雅之物,中國古代繪畫以茶為題材的不少,如唐代的《調琴啜茗圖卷》、南宋劉松年的《斗茶圖卷》、元代趙孟頫的《斗茶圖》、明代唐寅的《事茗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圖》等等。多是描繪烹茗、品茶這樣的雅事,以采茶這樣的勞動場面為題材的確乎罕見。在武藝自己的水墨傳統中,從2002年“馬坡組畫”到2004年“新馬坡組畫”,確立了一種“武藝形式”,即“自由倜儻的筆法,由此而生的簡潔形象,在這些簡潔形象上施以富于魅力的色彩,加之這些形象與大量馀白產生的畫面整體的絕妙緊張感。”(巖城見一語)這種形式的確立使得題材在武藝的創作中變成一個次要問題,從火車、民兵、到“二十四孝”,再到采茶,無不可畫之物。
展覽現場
相比“新馬坡”組畫,《采茶》新作中出場的人物更小,構圖更缺乏視覺中心。在這些畫中,與其說他描繪的采茶人是所謂“人物形象”,還不如說他呈現的僅僅是一個個“輪廓”,或者說,是某種兼具構形、敷彩、塑象多重意義的、具有某種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意象”。更重要的是,不僅僅采茶人是一系列“輪廓”和“意象”,茶樹叢在畫中也是涂寫的淺綠、淡綠的暈團、痕跡,如云似霧,隨意賦形。
一個個或紅、或藍、或白的微小“輪廓”點綴在淡抹的一團團、一道道綠色茶樹叢中,構成了“流動的平面”,游目所之,虛實相疊。 這些畫并不吁求凝視,而是期待賞辨和意會,動心者可以從上下左右任何角度進入,也可以從任何角度逃逸。
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
采茶歌之一 45.5cm×69.5cm 紙本水墨 2017 武藝
采茶歌之六 45.5cm×69.5cm 紙本水墨 2017 武藝
武藝 三潭印月 紙本水墨 47cm×136cm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