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
2017年10月13日,由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大匠之作——田世信藝術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對田世信60余年的藝術創作進行了研究和梳理,選取了在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出,從田世信的創作中可以看到對傳統雕塑創作的堅持和對當代雕塑藝術新態的思考和創新,以及對日常生活、歷史人物、傳統文化的關注。
田世信在新聞發布會上
田世信1941年3月出生于北京。1964年畢業于北京藝術學院,分配到貴州清鎮中學教學,1978年調入貴州省藝術學校,1989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及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特聘教授,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顧問。田世信從事雕塑創作的60余年,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雕塑藝術家,如向京、瞿廣慈、陳文令、蔡志松等。
觀眾觀看田世信藝術年表
本次展覽將雕塑作品分成五個版塊展出,分別是“漢風唐韻”、“民間塑造”、“王者之尊”、“當代視線”、“尊文崇士”,同時將呈現一系列相關的素描、速寫、油畫,以及田世信的手稿文獻資料。
雕塑《漢女》
田世信雕塑作品
漢風唐韻
田世信一直鐘愛于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線描,對通過簡單的線條就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質感、亮感、形象等感到贊嘆。他塑造的仕女作品,是對于古代線描語言的立體化,無論是《漢女》的修長肅穆,還是《唐女》的豐腴富貴,用不同的造型語言塑造出環肥燕瘦的形象,高度概括地表達了特定時代背景下女性內在的精神氣質。
觀眾觀看雕塑《花橋》
雕塑《花橋》(局部)
田世信雕塑作品
民間塑造
1964畢業于北京藝術學院后,田世信被分配到貴州清鎮中學,在此教學與生活了二十五年。在貴州的這段經歷,滋養和豐富了田世信的早期創作,對少數民族形象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就地取材,創造了一批民族的、鄉土的題材。勞動人民在困苦條件下勞作的勞苦艱辛,但卻自足自在的精神風貌躍然立于其作品中。《苗女》《花橋》《侗女》等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這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少數民族人物,展現了田世信野性、直接的藝術風格,塑造了其作品鮮明的特色。
《王者之尊》展示現場
《王者之尊》展示現場
王者之尊
早在1993年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宋代趙匡胤畫像,田世信便開始留意其他傳世歷代帝王造像。他借用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詩詞,以雕塑的形式將中國畫的線描立體化,塑造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五位對中國歷史走向影響深遠的“王者”的形象。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上,王者之尊這組作品表達了藝術家“與故人對話”的主題,希望給人帶來一種精神上的引導,引導觀眾回到過去的那種時代。這組作品是田世信藝術生涯中創作上的新開端,是由現代主義向觀念主義或當代主義轉換的里程碑作品。
田世信雕塑作品
田世信雕塑作品
田世信雕塑《母與子》(大漆)
當代視線
田世信對材料有著特殊的興趣,無論是陶、石、木、青銅還是大漆,都運用于他的作品中。對不同材質的探索與鉆研,也激發和促進他邊工作、邊游戲的工作狀態。
田世信對于大漆的研究,始于在貴州時看到當地農民用大漆、牛皮制作的生活用品,便對這種能呈現琥珀、半透明狀態的材料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之后有機會參觀了馬王堆漢墓,在眾多銅、木、鐵等出土文物中,唯有大漆在經過幾千年時間的洗刷,仍能保持光亮的狀態,由此田世信便開始致力于將這一中國傳統材料的傳承的工作中,也對推動大漆雕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觀眾拍攝田世信《八大山人》
觀眾與田世信多次創作的《屈原》
觀眾觀看《秋瑾》
《竹林七賢》之一
崇文尊士
源于對歷史人物故事的深深著迷,田世信從80年代便開始做歷史名人雕像,從《老子像》、《司馬遷》、《屈原》等古代文人,到《譚嗣同》、《秋瑾》、《魯迅》等近現代革命家。田世信多次塑造《魯迅像》,他拋開歷史上對于魯迅制式化、高高在上的形象框架,如在《魯迅與青年》組雕中,魯迅的形象平易近人,與青年們圍坐而談,讓其有了更多的個性表達。而譚嗣同則是另一位田世信反復塑造的歷史人物,田世信在大學時候便對譚嗣同愿為革命流血犧牲的精神而感動,反復做了很多次。田世信用簡約的東方性造型法則,選取具有悲劇色彩的歷史人物,在這些作品中,無不表達了藝術家對于歷史人物的紀念和尊重,也傳達了對歷史人物精神、人生態度的認同。
田世信 《魯迅與青年》
展覽展示田世信先生現場工作環境
田世信《自雕像》
田世信曾師從衛天霖、李瑞年、吳冠中等著名油畫先生的經歷,給他的藝術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次展覽同時展出繪畫作品40余件,其中包括素描、速寫及油畫等作品。展覽現場對田世信工作室的還原,讓觀眾身臨其境藝術家的工作環境和創作氣氛,由此了解田世信的藝術全貌。本次展出之后,田世信先生將把大型組雕作品《花橋》無償捐贈給中央美術學院,以此表達對國家收藏工作的支持。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17年10月29日。
雕塑家劉煥章觀看雕塑作品
觀眾拍攝雕塑作品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