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總動員 – 英國當代藝術30年縱貫線
文章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李孟蘇
英國當代藝術展《未來總動員》是英國參與上海世博會的預熱活動。和世博會宣傳的官方形象不同,藝術展展示出別樣的,更加多姿多彩的的英國。
89件作品完整地展示了英國30年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
春節前,《未來總動員: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珍藏展》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3年前《余震》帶來12位英國當代藝術家,今年41位藝術家被動員到了中國。他們中12人是“特納獎”得主,21位曾獲“特納獎”提名,任何一個名字——達明安?赫斯特,安尼施?卡普爾,莫娜?哈透姆,史蒂夫?麥奎因,彼得?多伊格,莎拉?盧卡斯,查普曼兄弟,格雷森?佩里,沃夫岡?提爾門斯,吉爾伯特和喬治,道格拉斯?戈登,2009年特納獎新科得主理查德?賴特……在藝術青年聽來都如雷貫耳。
《未來總動員》共展出89件繪畫、雕塑、紙上、攝影、裝置和影像作品,用本次展覽策展人、英國文化協會視覺藝術部官員艾瑪?威廉姆斯(Emma Williams)的話來說,“是英國文化協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展覽”。艾瑪?威廉姆斯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這89件藝術品是從英國文化協會的8500余件藏品中挑選出來的。“我們的藝術小組在篩選藏品時,最初只想挑選1990年以來的作品,后來把作品的創作年限擴展到30年。展品中最早的作品是‘吉爾伯特與喬治’組合在1980年創作的《精神壓抑》,最近的是麗貝卡?沃倫創作于2009年的鋼鐵雕塑《鋼板和小絨球》,老作品和新作品放在一起,完整地展示了英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同時見證了英國社會的變化。”
30年來,英國當代藝術承擔了諸多社會含義和作用,在英國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重大變化。1979年,英國政權交疊,撒切爾夫人上臺,帶領英國創造了經濟奇跡,社會呈現出樂觀的情緒,藝術家們也開始新的嘗試。英國知名藝術史學家、評論家西蒙?格蘭特(Simon Grant)對本刊記者說:“比如理查德?迪肯在1982年的作品《男孩和女孩》是麻布和膠合板組成的形狀集合,比爾?伍德羅在1983年創作《遠道來的信息》時索性用一塊舊汽車引擎罩做了‘畫布’。他們以及托尼?克拉格等藝術家的作品就是所謂的‘新雕塑’。‘新雕塑’ 避開了藝術對作品材料的嚴格限制,既積極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又將某些社會含義注入到作品中。整個80年代是炫耀性消費的‘自我’十年,充斥著大哥大、新浪漫主義音樂和不斷增加的財富,到80年代末社會開始低迷不振,有評論家在談到‘新雕塑’一代時所說的‘繁榮發展的異國風情和反常駭人的幽默表達’就暗示了這些問題。”
新一代藝術家崛起了,他們富有開創精神,雄心勃勃,形成了緊密的圈子,被稱作“青年英國藝術家”(YBA)。《未來總動員》展出了YBA代表藝術家的作品。1988年,達明安?赫斯特在倫敦一座倉庫舉辦了一個劃時代的展覽,名叫“冰凍”。西蒙?格蘭特認為,“冰凍”藝術展集中表現了新藝術家們“自己組織”的審美觀,影響波及到全世界,達明安?赫斯特因此被譽為當代藝術的旗手。“新一代藝術家整體走上了一條更具獨立自主精神的發展道路,作品充滿自信,活躍而富有思想,具有挑戰性,往往令人震驚。比如莎拉?盧卡斯《自畫像系列》中的《人類廁所》、《自畫像與煎雞蛋》,有人抨擊它們充滿骯臟淫穢、香煙、酒精和挑逗性的性隱喻,也有人贊揚她抨擊了一個確信無疑而又諱莫如深的藝術世界。”
這期間,英國藝術界發生了幾件標志性事件:1984年,查爾斯?薩奇開了畫廊,同年特納獎創設;1999年,倫敦最具象征意味的公共活動空間特拉法加廣場上的第四柱變成當代藝術的展臺,柱基上不定期展示當代藝術家的雕塑,《未來總動員》中的藝術家馬克?渥林格、比爾?伍德羅的作品就曾登上第四柱;2000年,英國第一個專門展示現當代藝術的公共美術館——泰特現代美術館開放;2001年,英國公共美術館和博物館實行免門票政策;2003年首屆弗雷茲藝術品交易會開幕……這一切極大推動了英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藝術中心不僅僅限于倫敦,北部的格拉斯哥、曼徹斯特也成為新興的藝術重鎮,吸引了各國藝術家。據《藝術評論》最新發布的“2009世界當代藝術權力百強榜”,英國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而90年代中期,當代藝術品市場因經濟衰退幾近崩潰,很多商業畫廊倒閉,羽翼已經豐滿的YBA們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救星,開始在英國藝術界呼風喚雨;他們又是角逐特納獎的主角,對媒體和公眾有了重要的影響。“所有因素綜合在一起,當代藝術前所未有地擁有了大量觀眾,這些觀眾之前對視覺藝術并無體驗或了解。換句話說,當代藝術不再僅限于少數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變得平易親切,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主流活動”,英國文化協會視覺藝術部總監安德莉亞?羅斯(Andrea Rose)對本刊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