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象圖明 崔子忠(?-1644)洗象圖軸立軸 設色綾本 |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27 13:18:1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RMB:6,000,000 - 10,000,000 題識:從晉冊五十三相中悟識此相說法,示見戒龍子,一觀、一馴象、一趺、一演、一自寂、一灌頂七相,五十三相中之大者。此則七師相中之大者也。丙子(1636年)夏五月十五日,長安崔子忠手識。鈐印:子忠,另一印不辨詩堂:明崔子忠洗像圖。黃君實題。 鈐印:山濤題跋:圖下裱綾有丁丙 (1832-1899)三題,第一段:錄沈守純為此幅《洗象圖》所作的七古長詩,詩意謂《洗象圖》乃沈氏家藏,丁龍泓 (丁敬1695-1765) 則藏有崔子忠的《伏生授經圖》,兩人曾相約共賞。丁敬看到《洗象圖》后,欲以名硯求易。第二段:節錄自汪啟淑的《水曹清夏錄》,汪啟淑曾在丁敬家欣賞過《伏生授經圖》,又在沈世煒家見此《洗象圖》,認為崔子忠的繪畫古致磊落,確是高手。第三段:丁丙自題于光緒丙子年 (1876年),距崔子忠作此圖已整整四個甲子,丁丙在謝卜堂家見過《伏生授經圖》,又在滬上買得此幅《洗象圖》,三段題跋記錄了有關此兩幅名畫的故事。跋后鈐松生、丁氏二印。鑒藏印:丁丙(1832-1899):曾藏八千卷樓 cui zizhong Washing Elephant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ilk 崔子忠(?-1644),號青蚓,萊陽人。其好友錢謙益在《列朝詩集小傳》中說他“字道”, 毌(guan) 是“貫”字的古體,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弟子曾參解釋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所以名子忠,字道毌。今人寫為 “道母”或“道毋”,皆謬誤。錢謙益形容他“形容清古,言辭簡質,望之不似今人”,周亮工則說他 “雖無終日之計,晏如也”。他居于京師小巷中,凝塵滿席,杳然遺世。博通五經,詩文古雅,尤工于畫,所繪人物面目奇古,衣紋曲折起伏如鐵線,山石樹木亦造型奇特,敷色艷而古雅。董其昌稱贊他“文畫皆非近代所及。”朱彝尊(1629-1709)在文集中多次把陳洪綬與崔子忠并列,提出“南陳北崔”之說,獲得張庚、吳偉業等書畫專家的認同。明亡后相傳走入土室而死。丁丙(1832-1899),字嘉魚,號松生,錢塘人。家中經營布業,資財甚富。咸豐十年 (1860) 太平天國之亂,文瀾閣所藏《四庫全書》散佚,丁丙與兄丁申搜尋收購,得書近萬。光緒六年 (1880) 文瀾閣重建,丁氏兄弟將所尋得書籍送還。丁氏家有嘉惠堂,其下有八千卷樓、善本書室等多座,藏書近二十萬卷,是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丁丙題跋中說到的沈守純,為大學者沈廷芳(1711-1772)之孫,沈世煒則是沈廷芳之子,號南雷,乾隆丙戌(1766年)進士,祖孫三代皆以道德文章知名于時。丁龍泓即乾隆年間名篆刻家丁敬(1695-1765),謝卜堂亦杭州印人,高茶庵能畫,所作詞以清艷知名。樊榭即厲鶚(1692-1752),錢唐人,著有《宋詩紀事》、《南宋雜事》等,是著名的學者及詞人。汪秀峯即汪啟淑(1728-1799),安徽人,僑寓杭州,官兵部侍郎,嗜印章,著《續印人傳》。諸人皆杭州一帶的文人學者及收藏家。 |
注: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