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 |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在英國都柏林。 |
1914 |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家族搬到倫敦。 |
1918-26 |
家庭在英國和愛爾蘭之間搬遷。 |
1924-6 |
培根去了丁克洛斯中學求學,那是一個位于切爾騰納姆的寄宿學校,因為哮喘而離開。 |
1926 |
離開家鄉愛爾蘭,搬到倫敦。 |
1927-8 |
周游歐洲,待過柏林、巴黎和尚蒂伊。 |
1928-9 |
回到倫敦;設計現代主義的家具和地毯;開始畫油畫;遇見了埃里克·霍爾,多年與他有著密切聯系。 |
1933 |
創作的《受難日》在倫敦的市長畫廊的聯展中展出。 |
1934 |
在倫敦的桑德蘭樓的地下室舉辦首次個展。 |
1940 |
父親死在了靠近多切斯特的布拉德·福特佩弗利爾。 |
1941-2 |
不適合服兵役,他志愿參加民防(空襲預防);因為哮喘而退職。 |
1942 |
和埃里克·霍爾搬到了新罕布什爾洲的茅屋;回到倫敦,搬到南肯辛頓的克倫威爾廣場。 |
1943 |
遇見了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和他保持多年的親密友情。 |
1944 |
所畫的《十字架上》在倫敦的勒菲弗畫廊的聯展中展示,接下來的幾年也一直在那展出。 |
1946-50 |
居住在倫敦和蒙特卡洛;和格雷厄姆·約薩蘭的友誼。 |
1948 |
畫作《1946》被紐約的當代藝術博物館所購買。 |
1949 |
加入倫敦的汗諾威畫廊,在這個畫廊他有個展;所創作的《頭六》,是從委拉斯貴茲的《教皇》獲得靈感所創作的系列畫中的第一幅。 |
1950 |
拜訪在南非的母親和姐姐們;在倫敦與藝術評論家大衛·西爾維斯特見面,大衛·西爾維斯特成了他作品的擁護者。 |
1951 |
畫了他的第一幅可識別的盧西安·弗洛伊德的肖像;離開紫草廣場,接下來的十年,在倫敦的一些工作室工作。 |
1952 |
再次游覽南非;靈感來自南非和法國南部,開始創作了一系列畫作;碰見了佩特拉齊,和他保持多年的聯系。 |
1953 |
開始了匿名商人的系列作品。 |
1954 |
和本·尼科爾森以及盧西安·弗洛伊德在威尼斯雙年展的英國系列展。 |
1955 |
在倫敦ICA的回顧展;創作了收藏家羅伯特和莉薩·塞思斯伯里的肖像畫,他們成了他的顧客;《十字架上》被倫敦的泰特畫廊買走。 |
1956 |
開始了多次多去丹吉爾拜訪的第一次,彼特·拉齊住在那里;從梵高身上有了靈感,開始創作系列畫,第二年,作品在漢諾威畫廊展出;畫了他的第一幅可識別的自畫像。 |
1958 |
加入倫敦的馬爾堡畫廊;兩年后在馬爾堡有了他的第一次展覽。 |
1961 |
搬到南肯辛頓的里斯馬廄,那里至他死都保留著他主要的家和工作室。 |
1962 |
畫了他的第一幅大三聯,《十字架上》;在倫敦泰特畫廊的回顧展;彼得·拉齊在丹吉爾離世。 |
1963 |
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回顧展,下一次展是在芝加哥和休斯頓;遇見了喬治·代爾,和他保持多年的聯系。 |
1965 |
遇見了米切爾·賴瑞斯,在法國米切爾擁護他的作品。 |
1969 |
從斗牛獲得靈感,畫了兩幅作品。 |
1971 |
在巴黎皇宮的回顧展,下次展在杜塞爾多夫;喬治·代爾在巴黎離世。 |
1972-3 |
喬治·代爾的死給了他靈感,創作了三聯畫系列。 |
1974 |
遇見了約翰·愛德華,多年與他有著密切的聯系。 |
1975 |
出版大衛·西爾維斯特對弗朗西斯·培根的采訪。 |
1978 |
遇見了貝瑞·焦耳,他的一個鄰居,后來變成了他的朋友,有時是勤雜工和司機。 |
1982 |
從玩板球者的身影中獲得靈感,開始了系列畫。 |
1985 |
在倫敦泰特畫廊的回顧展,在斯圖加特和柏林展出。 |
1988 |
在莫斯科的新可夫博物館的展覽。 |
1989-90 |
在華盛頓赫希洪博物館的展覽,下一次展是洛杉磯和紐約。 |
1992 |
在離開去馬德里旅行前把許多文件和書給了貝瑞·焦耳;在馬德里時,死于心臟病;約翰·愛德華成了他的繼承者。 |
1996-7 |
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回顧展,接著在慕尼黑。 |
1998 |
工作室的東西被約翰·愛德華捐贈給了休里市的現代藝術畫廊 |
2000 |
來自貝瑞·焦耳文獻中的紙本作品首次展出愛爾蘭都柏林當代藝術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