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一場名為“超然”的中國油畫名家邀請展在位于北京高碑店吉里藝術區的勢象空間拉開帷幕。這次展覽匯聚了徐芒耀、楊飛云、郭潤文、冷軍、李貴君、朱春林、常磊七位中國寫實畫壇的代表藝術家,展覽共展出了他們近年來的新作40余幅。對于創作周期較長的寫實油畫來說,可謂一場難得的視覺盛宴。
藝術中國在現場采訪了參展藝術家楊飛云,以下為采訪實錄:
藝術中國:您認為寫實油畫在當下發展到了一個怎樣的階段?
楊飛云:今天展出的藝術家們一直在畫寫實,很熱愛,也一直在自己所喜歡的路子上不斷地走。總之,在當下我們這些畫家都看到對方的努力,其實到了一定的時候,過去的積累不斷地在加厚,但是當下應該算新時期,對我們這個年齡段的藝術家,當中應該有一些厚度或者說有一些變化,在藝術的創作方面追求的能力越來越成熟一些。隨著閱歷、年齡和時代的變化,寫實繪畫進入了一個更加自主的狀態,它已經不像過去,在很多方面加強了一些審美價值。過去可能是主題性、故事性,或者是受某種流派的、國際上著名輝煌時期的影響很大,但是現在慢慢地好像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大家更多地在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天性,或者寫實繪畫里面自己積累在那上面一步一步的在走。但我相信寫實繪畫的生命力,它是非常有表現力的,同時是一種能夠和很多人交流的,但是同時它的難度又是最大的,因為歷史上有那么偉大的時期,有那么偉大的挑戰,當然也有與攝影的出現、與圖像時代的關系,但是這些方面經過現代的洗禮,經過圖像時代,經過過去偉大的寫實輝煌的時代,寫實繪畫的這個要求會越來越高。對于藝術家未來的期待,或者社會期待、學界要求也好,藝術家在自己的積累上面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樣式的呈現。藝術家從自然當中,或者從油畫藝術的本體語言當中,還有一個從自己的天性里面,滿滿地我覺得顯露出一種不一樣的東西。這種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將來是有價值的。
藝術中國:能談一下您這一次展出的幾件作品嗎?
楊飛云:我的作品就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在鄉下化的生活當中畫的一些現實的題材。那些生活里面的題材很激動,下筆去畫的時候也能激起自己的創作熱情。另一部分就是有點帶有中國文化的女性肖像,比較完整一點的帶有古典味道的探索,這個是在原有的路子上面,逐漸地強調它的表現力,強調它更整的油畫感,油畫的魅力所表現出那樣一種對自己很有興趣的東西。
藝術中國:寫實油畫尤其是人物肖像這個題材,在中國無論是藝術家或者是在觀眾的反應里都是生命力非常旺盛,尤其是從全球來看,它和中國的什么美學品質能夠相融合?
楊飛云:世界上的油畫大家,偉大的藝術時代,或者偉大的藝術家,或者特別是具象的油畫高度上,那些大家他們都在人物畫上顯露他最高的水準。因為人畫人,人對人的感覺最有交流和感染力,而且所謂“盡精微,致廣大”的這樣一個東西或者說挖掘情感精神深度的東西,必然要通過人。中國油畫畫中國人這樣一個從人物畫、肖像畫,甚至說人體畫,以及帶有情節性的主題畫,它從反映人類的角度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在西方是畫西方人,在北歐是創作北歐的形象,意大利創造意大利的形象,19世紀是畫19世紀的形象,那么在這里承載著兩個方面:一個是中國人的氣質、情感和審美,還有一個就是時代,這個時代所具有的一些氣息,在人物上面體現出來的內在情緒或者審美特性。人物畫遠遠不是像過去記錄人物,或者是在生活里面找幾個人畫得很像,把這個人記錄下來、表達出來,人物畫已經更多地強調了內心的精神價值、審美價值,而且人物畫按道理說,它掛在墻上從獨幅的打動人的角度,其觀賞價值可能不如風景畫、靜物畫,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一幅好的肖像畫,比如說像《蒙娜麗莎》,那么古老的一張作品,它的精神性和觀賞性、審美性實際上是很高的,其實我們畫人物畫期待的不是畫出一點這個時期的生活現象,或者喚醒現實當中的故事,更多的還是要畫這個內在的、內心的一種觸動或者是能夠創造出一種中國的、中國人的這樣一種永恒價值的感染人的東西。
參展藝術家、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云接受藝術中國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