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外灘美術館用蔡國強個展《農民達芬奇》作為開館展
閉館半年后,外灘美術館將在10月迎來停擺后的第一個展覽。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外灘美術館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牌。和之前蔡國強、曾梵志的展覽一樣,這次主打的是張洹。外灘美術館開館不到一年,館長賴香玲便已離職,為這家民營美術館的運營增添了些許不確定的色彩。關于賴香玲的離任,副館長劉迎九解釋道:“這是賴香玲自己的決定,一方面有賴女士身體原因,另一方面賴女士在做完開館工作之后希望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美術館未來的戰略發展中去。目前,賴香玲作為美術館的執行董事,發言權比她的另一個身份——學術委員會委員更大。”關于館長的招聘,據劉迎九介紹,目前外灘美術館正在與合適人選進行盡可能的接觸,但由于這件事由美術館董事會負責,他不便再做過多的說明。
關于美術館的發展,劉迎九坦言美術館還沒有形成成型的思考,“外灘緣”房地產投資集團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指導,但有一點明確地是,集團要求美術館必須提升這一地區的文化品質,希望未來能做成上海的文化地標。所以,劉迎九表示外灘美術館一直把國際性和專業性作為重中之重。而對此所帶來的資金投入,劉迎九說:“在我看到的未來,集團在美術館的資金投入上是沒有問題的”。而這個未來是多久,劉迎九表示不好公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目前美術館運營剛剛一年,財務等諸多地方還需要磨合。
劉迎九說,目前張洹的展覽作品正在制作中,但一切都在計劃安排之內。雖然學術委員會在張洹的展覽中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但是外灘美術館還是邀請了學術委員會成員之一南條史生先生作為策展人,劉迎九表示,美術館看中的是其國際化視野與多媒體展覽的經驗,加上日本大地震后,南條史生的個人感受和張洹作品對生命的思考的契合,使南條史生欣然接受了這一工作。
張洹的展覽之后,外灘美術館今年的展覽計劃就將結束,明年的展覽還在規劃中,按照劉迎九的說法,今后外灘美術館每年都會帶來3-4個成熟藝術家的展覽,每個展覽將持續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