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朝詩人陶淵明的這份怡然自得、物我兩忘的心境,當你走進杭州市中山北路1號人可藝術中心的展廳,能體會到幾分。6月23日,由人可藝術中心主辦、蘭友利策展的九人油畫聯展“南山境象”在這里舉行,展覽邀請了來自中國美院的九位年輕油畫藝術家,匯集了40多幅功底深厚的具象表現主義油畫作品。
今天的中國油畫,若以學院背景來梳理,表現得比較活躍的是中央美院、四川美院的油畫系藝術家,而遠居江南的中國美院油畫系,在歷經八五美術新潮之后,似乎進入了一個“失聲”階段。盡管這所學校曾經走出了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吳大羽等藝術大師。今天的國美油畫是一個怎樣的面貌,新一代藝術家是否踏著大師們的足跡繼往開來,是否有一個比較整體的特征和共性之下不同的個性,我們還得從《南山境象》這個展覽中去尋找答案。
張佐《本命年》2010
張佐《兩生花》
本次參展藝術家包括蔣梁、李文東、劉世江、檀梓棟、鄔大勇、吳建青、張佐、游東醌、趙明方九位。他們的參展作品都偏具象,有些極度寫實,比如本次展覽中最年輕的藝術家張佐的肖像作品《本命年》,“這張是我在研一的時候畫的,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畫了整整一年,出發點很簡單,我在嘗試一種新的技法,而且我在試探自己,最長一張畫能畫多久,最細能細到什么程度。”藝術家介紹。而張佐另外一幅剛剛完成的大作《兩生花》用宗教化的構圖表達他對圖像畫時代的正面回應.
蔣梁《晚風》2007
也有些作品在寫實當中強調構成和形式感,比如蔣梁的風景畫,檀梓棟筆下的畫室和校園、游東醌《浮光掠影》系列,盡管風格不盡相同,但都表現出藝術家對自然的觀照,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油畫本身的虔誠之心,靜謐無聲的畫面讓觀者感受到歲月在悄無聲息的流淌。正如蔣梁所說,事物的現象因為有著迷人的神秘和深度,使得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轉向它,接納它,甚至在一種如癡如醉的狀態下渴望與之融為一體。
劉世江作品
人可藝術中心的櫥窗新換上了李文東和劉世江的大幅油畫,李文東的學院派人物畫凸顯了藝術家油畫本體語言上的扎實功底和追求,劉世江的作品主題明確,有一種濃郁的鄉土情懷,藝術家說:“每一位畫家創作的源泉都來自他內心的情結,都是有意無意地用手中的畫筆抒發著這份黏稠的情感。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管走的多遠,魂牽夢繞的永遠是他的老家.”
檀梓棟的藝術作品比較注重空間,多年以來他的目光始終未離開畫室和校園,畫家筆下的象山校園有一種迷人的氣息,凝視畫面的一瞬間,時光仿佛停止在一個永無止盡的清涼夏日,金黃色落日余暉灑滿了校園。中國美院校長許江多年前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準確而富有詩意:“日光沿著一堵老墻爬過去,潛入濃濃的樹蔭。在樹蔭的另一邊,綠樹搖曳,矮草低,黑瀝青路面向坡下翻伸過去,斑斑駁駁的網影映襯著一種特有的靜謐,并交織著而為舞臺背景一般的安寧和從容。這是檀梓棟的校園繪畫。”
趙明方作品
趙明方是所有參展作者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本次展覽中最不“具象”的一位畫家,她更多地是捕捉心靈中一閃而過的某個場景和景象,畫面表達得非常舒展充分,浮動著一種慵懶閑適的波薩諾瓦音樂風。
本次展覽的參展作品真誠而富有感染力,是年輕一代畫家對生活的詮釋,對人性的解讀。“南山·境象”寓意著一種“無為”的隱逸文化的情境——擺脫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對架上繪畫的持守作為“回到繪畫本身”的努力,呈現出最可貴的品質是畫面中的那一份沉靜。策展人蘭友利透露,本次展覽是人可藝術中心著手對中國美院油畫藝術家進行全面梳理和呈現的第一步,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展覽陸續舉行。展覽將持續至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