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是近幾年躥紅的熱門領域,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又是魚目混雜、“水很深”的場所,“超級錢談”請出行業重量級嘉賓——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最年輕的委員陳魁出場,陳魁還有個身份——故宮博物院鑒定大家孫瀛洲先生的嫡系傳人孫洪琦先生的關門弟子。
前后20年花6億元買了5萬件藝術品,竟然極少是真品!這是“超級錢談”日前推出的年度壓軸專場爆出的一大猛料。
陳魁在現場以深入淺出、儒雅博學的風格為市民解讀中國古陶瓷等傳統藝術品,撥開藝術品投資鑒賞的迷霧,鑒別和欣賞真正的藝術之美。
當晚參加活動的現場市民,不僅有一直關注財富領域的有心人,還有不少是看了講座預告專程趕來的藝術品愛好人士,現場座無虛席。
賣18元的
元代古瓶竟值40億
藝術品投資是一個挑戰想象力、產生奇跡的領域。
賣18元的古瓶竟然次年能標價40億元,這不是神話,這是歷史。
陳魁介紹說,揚州博物館200平方米博物館里目前僅陳列了一件藝術品: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
它是怎么來的呢?它是1976年一個工人家庭賣給文物商店的。1977年首都舉行文物精品展,邀請多個國家參加。結果這件18元買到的寶貝展出之后引起轟動,各個國家分別出價,最高價格由日本報出:40億元人民幣!
而近年的一個奇跡也是在一個元代的古瓶上。2000年,英國收藏家在香港花了190萬元買了鬼谷子元代青花罐。2005年在紐約賣出了多少錢?2.3億元。
投資6億元最終一場空
藝術品投資潛藏暴利,但對于普通市民來說,由于近年市場的火爆,更是充滿了風險。
作為文化部的技術專家,陳魁經常到很多收藏機構做鑒定,了解大量來自一線藝術品投資的現狀。
據他透露:“接觸的藝術品投資者中,少的花了幾十萬,多的有一兩千萬,最多的一位在20多年期間買了5萬多件藝術品,花費6個億,而買到的竟然極少是真品。”
陳魁表示,這位投資者存在著投資的誤區:“他開始涉足這個行業時,認為他有錢,根本不在意,20多年期間他花完了6億的積蓄,把連鎖酒店賣了之后,現在已經沒錢了。回頭再看他花了6億買的東西,極少是真品,遠遠不能贖回他花費的錢,這是很深刻的教訓。”
投資藝術品有五大風險
盲目砸錢瞎投資,億萬身家全虧光。陳魁提示了藝術品投資的五大風險因素:
第一是存在思維定勢。“很多人一提古董藝術品,就想到了出土、家傳,埋在地下幾千年,這個東西還得是沾滿了泥巴,臟兮兮的才叫保真。事實上瓷器表面那層釉是二氧化硅,這是耐腐蝕性的東西,真品洗洗后還跟新的一樣,這就是中國古陶瓷的魅力”。
第二是擺脫盲目自信。“很多人拿著一本盜版書,對著上面藝術品失真的顏色,就說我知道怎么回事,或者別人告訴你一個傳奇故事,你信以為真,這也是萬萬要不得的”。
第三是盲目信任專家。一聽說哪里有個民間專家,就跑過去拜師,求鑒定,最終的結果常常是專家變成了“磚家”。
第四是跟錯了師傅,跟錯了機構。一個入行多年的師傅并不能保證他的權威性,很有可能帶出來的徒弟也是水平了了,登不了大雅之堂。
第五是只進不出。不斷地買入,等有一天你想賣一些,卻發現多數竟然是仿品,根本沒法出手。這顯然是沒有經過市場和行家的檢驗,不要只做收藏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么,投資什么樣的藝術品才能有高回報呢?
陳魁表示,無論是青銅、瓷器、書畫,不管是什么樣的藝術品,收藏遵循的第一條是:一定要是真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真是唯一的第一性,就像我們現在的名畫家,他畫的東西如果是假的一律不值錢,復制的更不值錢,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