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所在的軍械庫展區
威尼斯雙年展自1895年成立以來兩年一屆,作為當代藝術界的狂歡節吸引來自世界各國愛好藝術的觀眾齊聚于此,也成為當代藝術的重要“標桿和指針”,反映當下當代藝術發展的變化和觀念演變。從1930年開始設立國家館制度以來,各國家都選派最能代表本國藝術水平的當代藝術家來參展,參展藝術家成為國家文化形象的代言人。早在1980年,世界便向中國敞開懷抱,希圖將中國的藝術盛景展現在國際舞臺,然而“剪紙”、“刺繡”這些具有濃厚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作品卻令雙年展組委會大跌眼鏡,而之后中國當代藝術接受美術新潮洗禮,逐漸國際化。在正式以中國館出現之前的幾年中,中國受邀的藝術家已經足以引起國際上的重視,對中國當代藝術開始刮目相看。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館走過了十年藝術之旅,懷揣極大熱情想要在世界藝術面前展現中國當代藝術之姿,一路走來有叫好聲也有謾罵聲皆不絕于耳。本文旨在淺顯梳理中國館這十年主題變化之現象,呈現展覽所存在的問題及業界“圍墻”內外的聲音。
從“造境”到“變位” 十年主題流變
2003年中國決意再度復出,卻又遭“非典”重創,未能與“水城”結緣,但是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以別樣姿態在廣東美術館展出,以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為主要策展人的中國國家館最終開啟中國當代藝術之門。攜王澍、展望、楊福東、劉建華、呂勝中五位藝術家詮釋中國館主題“造境”,從自身文化出發回應主題展“夢想與沖突”,指出中國都市化進程中的問題。范迪安希望"營造"出作品與展覽的整體空間,個體的表述與共同的文化主題之間以及多種媒介之間互補輝映的藝術結構和文化語境。
200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正式落戶“水城”威尼斯。策展人為著名藝術家蔡國強,他將主題命名為“處女花園:浮現”是受展覽場地啟發,呈現和打造具有強烈時代性和豐富性的“開放的中國”。張永和、王其亨、孫原&彭禹、劉韡、徐震五位(組)藝術家主打“中國牌”,充分利用中國館的環境資源使藝術文化形態“浮現”在中國館,試圖努力做成中國館應該有的樣子。
相較于第51屆給威尼斯把脈、做竹帳篷和把中國農民的浪漫夢想帶到威尼斯等聲勢浩大的動作而言,2007年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日常奇跡”顯得溫和和微觀,也沒有前兩屆那么濃重的民族觀。策展人侯瀚如甄選的四位藝術家皆為女性,沈遠、尹秀珍、曹斐、闞萱以獨特的女性視角展現中國當代藝術中極具價值卻又常被忽視的一面。中國館由處女花園和油庫共計1600平的空間組成,油庫布滿油罐的現實環境確實是個難題,但是這次卻將劣勢變優勢,“變廢為寶”的日常奇跡就這樣悄然發生了。
2009年,繼藝術家蔡國強擔任中國館策展人之后,又一藝術家盧昊接任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一職,與趙力共同策展。借助于主題“見微知著”,七位參展藝術家方力鈞、何晉渭、何森、劉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巧妙利用空間,旨在體現有限空間中的無限空間想象和精神力量。
2011年彭鋒擔任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其主題“彌漫”,以荷、藥、茶、香、酒五種氣味的彌漫為線索,對傳統深厚的中國文化做出最當代的藝術表達。潘公凱、楊茂源、蔡志松、原弓、梁遠葦五位參展藝術家讓水城彌漫著中國味兒。“中國牌”復又被打響。
2013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相對于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百科宮殿”所強調的視覺變化過程,策展人王春辰以“變位”來契合展覽主題。他覺得:“‘變位’在內涵上承載并象征著時代特性,反映著當代國際社會的突出特征,不僅中國在巨變,世界也因全球化而改變;同時,‘變位’意在創新、創舉、創意,使自身處在變化發展之中,與世界各國同臺展示當代世界的文化多樣性和思想多樣性。而在這次展覽中,‘變位’的含義是當代藝術的變化和一種思維轉換,包括生活到藝術的轉換,日常行為到藝術的轉換或者是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包括也指向當代社會變化的一個特征。”此次參展的七位藝術家何云昌、胡曜麟、繆曉春、舒勇、童紅生、王慶松和張小濤,其中兩位藝術家并不是為大家所共識的生面孔,面對業界不認同和懷疑能否具有代表性這一點王春辰回應:“‘百科宮殿’中‘宮殿’是一個空間的比喻,而‘百科’指的是豐富多樣,實際上就是指向人類的很多變化,對藝術來講則是人類歷史上各種圖像資源、各種視覺發明,它們都可以進入到這樣一個承載了人類智慧想象的空間里。從這個角度我在組合展覽提交相關策展報告的時候,就考慮到這樣一個因素,所以也就結合了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藝術家,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表現這種空間概念,能夠傳遞文化多樣性的含義。”據說,本屆中國館中那多年以來被巧妙利用也好,被為難也罷的油罐終于要搬走了,唯保留一個油罐之后的偌大空間可以供王春辰和參展藝術家好好發揮,希望在不久就要開幕的現場能夠帶給大家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