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昀的作品
日前在上海奧沙畫廊舉辦的《藝術新經濟》,是一個別出心裁的展覽,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圍繞藝術品與收藏家的關系,讓藝術家提出別出心裁的方案,試圖改變傳統的藝術品創作、收藏、轉讓的模式,挑戰已經被藝術家、收藏家與經紀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藝術品交易制度。在布展現場,記者采訪了比利安娜。
⊙本報記者 邱家和
多種角度設計作品與藏家的關系
比利安娜表示,這個展覽最重要的關鍵,是設想了眾多藝術品與收藏家的非同常規的關系。身為策展人,她要求藝術家借助自己的作品,與藏家建立起那種非常規的關系,而能否體現這個策展意圖,正是她挑選作品的出發點。
從多種角度體現藝術家與藏家的新型關系,正是那些參展藝術品的特點。在布展現場,比利安娜如數家珍地指點著那些奇特的作品:胡昀的作品是一棵樹,需要人澆水照顧,要養,一旦死去,作品就失去收藏價值;金鋒的作品是把朱其的一篇文章逐字做成塑料實物,每個字賣10塊錢,而這個字本身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以記者的觀察,這兩個作品都是從作品本身動腦筋,改變與藏家的關系。另一種是直接從藏家與藝術品的關系入手,如唐秋鑫的作品不要錢,只要藏家滿足一些不同尋常的要求,如與藝術家親密相伴24小時等,跳開畫廊讓藏家與藝術家直接發生關系,改變了收藏家的角色。
鳥頭的作品最有意思
考察這些作品,你會發現有的藝術家設想的交易方式考慮到藝術生產、收藏、交易轉讓的多重因素,作品的形式與交易的程序也比較復雜,如趙趙的儲蓄卡,讓人們收藏的是銀行開出的收據;陸平原的作品,則涉及到他自己和畫廊對藝術創作所需要的時間的分配等。那些作品就很難三言兩語講清楚了。
當然,還是有些作品既復雜又讓人一看就懂,如鳥頭的作品:只要支付480元,他們就上門為藏家在墻上噴上一張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圖像。比利安娜對此評論道,這看來是一個簡單生意,藏家480元就可以買到一件著名藝術家的圖像,但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一、鳥頭成了服務人員,還要說服其他藝術家給他們授權;二、這個藏品是一次性的;三、價格屬于“買得起”的藝術品。由于鳥頭與藝術家的關系,得到遠低于市場行情的價格。她認為,這些都使鳥頭的作品既有趣也最可行。
展覽質疑現行藝術體制
比利安娜指出:藝術家與收藏家到底是什么關系?除了金錢的交易關系外還有什么?有沒有可能對這種關系有新的理解?藝術家一般都認可藝術品的生產、收藏與流通的方式,不會去對那些方式些提出疑問,而這次展覽對藝術體制提出了根本性的質疑。事實上正如那些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所揭示的,收藏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應該是藝術家與收藏家碰撞的結果。
比利安娜之前曾策劃過《被槍斃的方案》展覽,去年又策劃了與藝術復制品有關的展覽《Art Multiple 2008》。這些展覽都探討藝術體制與藝術創作的關系。這些展覽都是在中國藝術市場火爆價格飄搖直上的背景下策劃的。不過她強調,在60年代的西方,有些藝術家做了許多諷刺藝術品高價的作品,如:藝術家的呼吸,藝術家的大便等。而這次展覽的作品卻與之截然相反,藝術家作品的價格非常平民化,表明了藝術家對瘋狂的藝術市場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