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今中國高等教育存在所培養人才結構性過剩現象的話(例如考古學、藝術學即藝術史論的畢業生對口就業趨于困難),那么收藏學的專業人才將大有用武之地。筆者認為,高校收藏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可以是收藏及其分支領域的研究工作者,收藏業從業人員(比如說收藏投資咨詢工作人員,藏品鑒定工作人員,藏品交易工作人員,藏品拍賣工作人員,收藏活動和收藏組織工作人員,藏品保護、存檔、陳列、展覽工作人員,收藏信息傳播工作人員,收藏批評從業者,藏品出版工作人員,收藏教育者等),收藏管理人員。這里謹慎地避免使用“家”字,蓋因收藏事業和收藏學的復雜性導致了收藏學人才培養的高難度和長期性。例如藏品鑒定,沒有廣博的知識準備、堅實的理論基礎當然不行;而沒有長期一步一個腳印的鑒定實踐,沒有大量成功的經驗也許更多是失敗的教訓,沒有鑒定名師高手的傳授,同樣不行。收藏學專業教育重在結合相關實踐對學生進行專業基礎理論和方法的傳授,使之初步領略收藏之道,首先是中國收藏之道,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至于收藏學專業是否直接培養出收藏家?回答是否定的。事實證明,真正的收藏家需要長時期(有的甚至長達幾十年)的實踐磨礪,乃至需要師徒傳授,在許多時候也需要經濟實力,同時無疑還需要加強自覺的收藏文化意識,需要充實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需要具有和學術眼光相聯系的恢廓襟懷氣量和經受風雨的定力,并非擁有藏品的,即使是收藏珍稀文物的就是收藏家。
將這樣的專業設置在綜合性大學更為理想。收藏學本身當屬人文科學,卻關涉許多傳統的和新興的學科知識,它們分屬文、理、工科。一般說來綜合性大學擁有各門類領域研究專家,擁有多種學科雄厚的師資力量,從而有闊大厚實的學術支撐背景;同時,綜合性大學相對更濃郁的學術研討氛圍也有助于收藏學專業理論的深入和系統化。筆者手頭就有一個例子。據報載,清華大學近日收藏有一批珍貴的戰國竹簡共約2100枚,系校友自境外購得后于2008年7月捐贈母校的。由于原先的保存方法很不正規,竹簡被包上保鮮膜再放進一個大密封桶,已經發生菌害霉變。清華大學立即組織多學科力量,建立實驗室,進行搶救性保護,并且專門成立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這是有關藏品保護的重大研究課題,清華大學這樣的高校顯然會做得更好。
收藏學專業的創建同樣難度很大。收藏學專業不僅需要真正懂收藏和收藏文化的理論家和教育家,也需要有豐富收藏實踐經驗又善于理論提升的收藏家來教育、啟迪學子,其實一些收藏大家本人同時也是名副其實的收藏學專家。同樣,一些藏品鑒定大家也將為收藏學專業的創建做出貢獻。
圍繞積極努力創建收藏學及其專業,筆者談了一些自然不夠成熟的看法,求教于收藏界和學界方家。筆者的心愿是希望收藏學科盡快創立,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為這一朝陽學科的萌生和成長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