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古籍善本逐年量增價漲,反復炒拍惹來幾分銅臭》,其中所披露的在古籍圖書拍賣市場上炒作古籍、拍賣古籍的過度商業化現象,令人憂慮。
乾隆年間出版的程世本《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是《紅樓夢》成書后的第一個印刷本,傳世量尤為稀少,2008年以212.8萬元人民幣成交。唐中期敦煌寫經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首尾齊整,字跡拙穩,尾有題記,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在今年春拍中以95.2萬元人民幣成交……
這就是目前稀世古籍善本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從這兩部古籍善本被炒拍出來的驚人的天價,可以看出如今的古籍善本拍賣市場是多么紅火。
1993年,古籍善本在中國嘉德首拍;同年9月,首次書刊專場拍賣在中國書店進行;1998年,全國唯一一家專營古舊書的拍賣公司——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成立……而近來,古籍市場可謂佳績屢創,在今年春拍中,某某公司成交4579萬元,某某公司成交3050萬元,某某公司成交1108萬元……也因此,在拍賣市場的推動下,那些今年幾萬、明年十幾萬、后年幾十萬的古籍善本,可以說是已非潛心問學的人士可以問津的了。在愛書藏書的人們為這諸多的古籍善本“首次”創下拍賣紀錄而躊躇滿志、為這些年的古籍善本逐年量增價漲而喜不自勝之時,一個個疑問也隨之而來:隨著古籍善本價格的飆升,都是誰在拍賣場中買書?買回去后,他們讀書嗎?
古籍拍賣市場給出了回答:沒有誰去讀這些古籍善本,這些古籍善本進入了家庭,成了一些人的藏品。
現在,在很多古籍拍賣公司有關專場拍賣的圖錄中,因為逐利使然,古籍善本被隨意拔高地位、任意擴大影響、肆意填充內涵、故意引人遐想的評語,可說是比比皆是,而更可笑的是,一些評語還在各個古籍拍賣公司的圖錄中抄來抄去。這種學術評估的缺席,對于以學術見長的“古籍善本”市場來說,其危害幾乎是災難性的。
那些以千、萬計價的古籍善本似乎更適合于初涉收藏界的人收藏。許多拍賣公司就是借此來牟利的,一本幾冊書頁的古籍,本來就值幾萬,但經過自炒、自拍、自買,再炒、再拍、再買,幾場拍賣下來,價格立碼兒翻番,引誘著那些見有利可圖者趨之若鶩,讓本應清氣十足的古籍善本市場帶上了銅臭的氣息……
“炒家”們把古籍善本通過資本權力據為己有,等待它們的升值而埋沒了它們的知識、歷史、思想和文獻價值,讓古籍善本完全成了獲得財富的工具。這種現象自然讓人想到林語堂在《我的圖書室》一文中的幾句話:“我知道閱讀是一件高尚的事情,但是已經變成了一件俗陋不堪而且商業化的事情。收集書籍也曾是一件高尚的娛樂,但是自從暴發戶出現以后,現在的情況也隨之慘變。這些人藏著各個作家的整套書籍,裝潢美麗整齊,擺在玻璃架上,用以在他們的朋友面前炫耀。但是當我看到他們的書架的時候,里邊從來沒有一點空隙或書本的誤排,這表明他們從來不去動那些書籍。其中也沒有書皮扯下來的書籍,沒有手紋的印子或偶然掉下來的煙灰,沒有用藍色鉛筆畫下來的記號,沒有楓樹的葉子在書中夾著。而所有的只是沒有隔開的連頁。所以,收集書籍的方法似乎也變得俗陋了。”這不也正說的是如今這種古籍收藏染上銅臭味的惡俗現象?
我們知道,珍貴的古籍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歷史記憶,是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發明和積累起來的精神財富。古籍的氣息我們可以呼吸到,古籍的因子充滿了我們的血液,在精神上我們都是它的受益者。堅持對古籍文化的傳承、學習、發展和創新,重要的是要沖破功利的羈絆,金錢的桎梏,讓古籍珍貴的人文價值光耀我們的生活和心靈世界……
把古籍當成商品拍賣、炒作,作為牟利的工具,使之帶上市場的濁氣,顯然不是愛護和保護它們的一個正確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