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保利春拍現場
藝術品拍賣天價頻爆,近期,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4.255億元,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拍出4.025億元成交,創下近現代和古代書畫作品成交新紀錄。而從網友爆料到新華社報道,顯示拍賣市場問題很多。
新華社6月8日的報道說,記者用280元買了一個贗品瓷器,到一家拍賣公司,起拍價竟達5萬元,不少拍賣公司存在“虛假鑒定、虛報成交額、聯手做局、洗錢行賄等不法行為”。拍賣市場上,有畫家要求撤下贗品畫作而遭到拒絕,有書畫作者自賣自買抬高身價,一些洗錢、行賄等行為也得以通過拍賣完成。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認為報道提出的問題一定程度上確實存在,并召集保利、嘉德等拍賣業巨頭討論溝通,自查自糾。
拍賣行業管理,大概是既專業又有“國際慣例”的事情。“拍賣人只要在拍前聲明不保證拍品真偽,便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這大概就是國際慣例,非有不可的。不過,因為這一條,拍賣公司就知假拍假,估計就屬于中國拍賣業的“行規”。
其實拍賣行業怎么進行管理,普通人未必有興趣。雖然現在鑒定節目相當火爆,好像哪個人家里都能拿出點東西來,專家一看,就值幾十萬幾百萬元,但普通人還是不大有實力到拍賣場上去買賣的。然而,拍賣公司的總體狀況,卻有助于我們了解何謂行業性的爛局。
我們的有些觀念,得自于長期的教育。例如“大多數是好的,壞的是極少數”,就是一種經過反復教育而固化的一種觀念,用以判斷各種各樣的“形勢”。然而,這樣的觀念,可以說有越來越多的機會不合乎實際。例如牛奶里面加三聚氰胺,并不是大多數企業不加;例如官員調研,并不是大多數能夠看到真實情況;例如公民上訪,并不是大多數都得到了認真的傾聽和解決;例如拆遷補償,恐怕也難說大多數都處理得令人滿意。
拍賣業呢?它跟大多數人沒有關系,但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它跟傳統的典當行是不一樣的。傳統的典當行,給人一個印象就是一件好皮襖拿進去,一定會被說成爛皮襖,靠壓價進、抬價出賺錢。拍賣業給人的印象,卻是“誠信”立身,只居中收取一定的傭金,大型拍賣公司的拍品,本身就有“品質保證”。然而,這在中國是不作數的了。假鑒定、假拍賣、洗錢、做局、虛報數據等等,全行業不能幸免。知假賣錢的行為,在哪個行業都屬于不法,獨獨在拍賣行業能不受追究。“真假不重要,贗品也能拍出去,有人就想買假貨在家擺著玩兒”,能夠成為知假拍假的理由。
畫家韓美林說,一些拍賣公司拍賣署名他的作品實為偽作,他多次發律師函要求撤拍遭拒。這就是拍賣行立意要把買家騙了。又有書畫家自賣自買,雇托兒在拍賣場上出價,這幕戲是為再次進入拍賣場時定下基準價格。行賄者鼓動受賄者拍賣贗品,買下后受賄人就得了好處。這就是說,拍賣場差不多是一個顛黑倒白的場所,贗品變真、低價炒高、黑錢洗白,拍賣場蓋個章,指驢為馬就合法化了。那些跟在后面吆喝的人,不少應是被賣了還幫人數錢的主。
某種程度上,拍賣業的狀況可能是我們當下生活的一個寫照,那就是人們參與到某一件事情,很多情況下只是進入別人設下的局套而已。例如電視上鑒寶節目是普通的娛樂,還是什么“項目推廣人”的活動?這可能有些疑神疑鬼,但我看到,李娜法網奪冠,參與央視轉播的就有“網球賽事推廣人”,展望了李娜奪冠將會帶來的良好效果。前兩天,報上有消息說,某地水價聽證會沒有順利征集到消費者代表,有消費者認為,那就是個“哄老百姓的擺設”。消費者看出聽證會是個局,所以不再踴躍參加了。
有很多的局,可能不是這么容易看出來的。它可能像“推廣人”那樣,深埋在后,很藝術,潤物細無聲,使你趨之而前。它還可能像賭場那樣,讓你不時贏上一局,從而相信其公平,接受其規則和程序,直到讓你一無所有,你還要像個男子漢,說“愿賭服輸”。我想,這個社會,有很多類似拍賣這樣的局套等著你。
(作者:長江日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