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國嘉德春拍會上,一件元代的青花纏枝牡丹紋摩羯魚耳大罐以3622.5萬元成交。
今年上半年的國內書畫市場,可謂開了紀元,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2011年上半年藝術品交易大盤以中國書畫為主,中國書畫總成交額為257.28億元,占上半年總成交額的60%,在春拍藝術品TOP100榜單中占據近70席。近兩三個月書畫市場更是好戲連臺,人物輩出,槌聲激越,錢潮浩瀚。而今年的春拍市場上,陶瓷似乎沉寂了,動靜沒那么大,噱頭沒那么拽,把戲沒那么絕。陶瓷之于書畫,你方唱罷我登場嗎?大概不盡然。
中國嘉德今年春季拍賣會上推出的一件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嘉德供圖)
瓷器還是很“美”的
5月22日中國嘉德2011春拍的書畫夜場上,齊白石《松柏篆書圖》以4.255億元被拍出;5月31日蘇富比拍賣行香港的“梅云堂藏張大千畫專場”,其《嘉耦圖》以1.9億港元拍出;7月16日杭州西泠春拍上,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以1.67億元成交。
相較之下的中國古陶瓷的市場拍賣,真的就那么乏善可陳?陶瓷市場接下來會怎么走?我們不妨聽聽業內人士怎么說。
寓居北京的著名收藏閻焰,接通了本報記者打來的電話,跟記者開門見山地說,“2011年的陶瓷市場并非不景氣,而是陶瓷市場應有的‘光芒’,被‘書畫不斷的紀錄刷新’所遮蓋了而已,其實陶瓷市場,甚至其他方面諸如銅雜、玉石、造像、文房等等,都有不錯的表現?!?/p>
閻焰回顧說,在國內市場方面,比如5月23日的中國嘉德所推出的《素瓷茶器遺珍》專場拍賣,106件高古瓷上拍,拍賣基本不存在虛擬成交,個別級別較高的開門拍品在拍場上依然活躍。普通高古瓷成交價在10萬至30萬元之間;大額成交的瓷器有“越窯凈瓶”,140萬元起拍,最終241萬元成交。而在國際市場方面,中國瓷器的走勢依然良好,5月11日,倫敦佳士得拍賣行拍賣約340件中國古董、藝術品,總成交價近2080萬英鎊(合約2.20億人民幣),刷新了該行在倫敦銷售中國藝術品的紀錄,其中1件建窯的盞,成交價超過1000萬英鎊。紅綠彩的價格也開始扶搖直上,例如1件普通的魚紋碗,居然以5萬英鎊成交。綜上所述,2011年,市場上除了書畫而外,其他器物例如陶瓷,市場走勢還是十分強勁的,只不過被火爆的書畫市場臨時地“喧賓奪主”了一回,陶瓷并不弱,也看不出會弱起來的跡象。
領漲的市場寵兒
2010年11月11日,一個估價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5160萬英鎊(約5.5億人民幣)的天價成交,意外地創下中國藝術品在全球拍賣的最高價格。時間已經過去了8個多月,這筆巨額交易居然至今未能兌現。那么2011年陶瓷市場不那么火爆,跟這件事有沒有聯系?
閻焰說,我認為今年市場跟那件東西沒什么聯系,但剖析它,則可以折射出當今市場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先來看接受委托而拍賣那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的,在英國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去年11月11日那天,這家小公司曾對這個瓶子進行了兩次拍賣,為什么要來個“兩次”呢?因為第一次流拍了,有人只給出了大大低于底價的30萬英鎊;不得已,只好當天進行了第二次拍賣,結果現場都是一些中國人在競價,天價一下子就出來了,最終加上傭金,就達到5160萬英鎊,天價的出現和現場的氛圍有關,而且這樣的成交曾被人質疑,應該有些道理。
可能當時的拍賣方、受買人都沒有想到想要付這筆巨款,結匯是十分困難的;其次,這個競拍也是非理性的,一件乾隆時期、工藝一般的瓶子,值不了這么多!5.5億,那是帶有天文數字的錢,它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買到高品位的、成批次的藝術品,而不僅僅就這一件。
藝術品市場有沒有風險呢?閻焰十分肯定地說,有啊,而且是十分巨大的,例如方才說的在英國拍出的那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如果這樁買賣真的兌現,那么是不是有人要承受巨大的風險?十分可能。投資者若想游弋于藝術品市場,沒有良好的學問根底,沒有對國內外市場熟諳的理解和把握,那是早晚要吃虧、吃大虧的。一個股民炒股,要看K線;一個在拍賣市場炒文物的人,不看“藝術品的K線”,不懂相關的知識,是十分恐怖的。
閻焰進一步地解說道,要想保有理性的思維,除了懂得市場而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握文物的歷史特點、文化特點、藝術特點,在這些方面要真切地下功夫,三個特點掌握之后,便是要考慮文物的稀缺性了。凡是稀缺者,將來一定有很大的價格上漲空間,現在買,看著是貴了;但幾年后一定會顯得十分便宜。我們就看看市場上大宗商品的走勢吧,就可以了解物質的“稀缺性”有多么重要!十年前的石油、鐵礦石、煤炭等等,何其便宜!再看看今天這幾種商品的價格,前后價差,不可同日而語。陶瓷或者其他文物,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文物具有十分豐厚的歷史、文化、藝術特點,同時又具備了稀缺性,那么它就一定是未來拍場的領漲者,一定被大資金追捧,稀缺者永遠是市場的寵兒。套用那句俗話,成功總是賜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