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發《傣族婚慶圖》
7月17日西春拍“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中,第164號拍品海派大師任伯年《華祝三多圖》起拍價8000萬元,不負眾望地受到收藏家追捧,叫價一路上攀,最終以1.6675億元成交,刷新其的個人拍賣紀錄。
7月初落槌的朵云軒春拍,海派精品專場的102件新海派精品拍出了3295.79萬元。據書畫鑒定家華明說,拍賣從上午一直拍到半夜,盛況空前。而更早一些時候,6月12日上海拍賣行以1545.6萬元成功拍賣海派名家吳湖帆《春江泛舟》橫披,每平方尺單價達376.97萬元,一舉刷新吳湖帆畫作成交額和成交單價兩項紀錄。
在以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等領軍的近現代書畫市場持續走高的背景下,海上畫派作品的價格也在悄然上漲,成為近現代書畫領域一個富有潛力的投資洼地。上海海派美術館館長、收藏家萬峻池表示:“多年來,海上畫派作品的價值被嚴重低估,近一年來海派書畫作品的上漲,是其應有價值逐漸被藏家所發現和認可的必然結果。”
劉旦宅《東山圖》
成就不輸于清代書畫
海上畫派誕生于鴉片戰爭之后,上海開埠通商之初。此時形成了上海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潮,使得的城市化空前壯大,成為真正的“五方雜處”之地。經濟的發達使得很多畫家也來到上海定居和發展,因此正如華明所說,海上畫派的開創者們大多數并非上海本地人,如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都來自浙江,虛谷是安徽人,只有錢慧安是上海寶山人。
程十發先生曾有“海派無派”的說法,其實這正是海派的一個特點,即海納百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合中西和古今藝術的精華。上海市收藏協會副會長、上海拍賣行副總經理陳克濤將“風起云涌大時代”、“古今中外大融合”、“南北畫家大匯聚”、“海派畫風大流通”四點歸結為海上畫派興起的時代背景。
海上畫派成員眾多,時間跨度久遠,風格流派多樣,是20世紀中國最大的畫派。早期的任伯年、吳昌碩、吳湖帆等大家不用說,識者還往往津津樂道于解放后上海成立中國畫院時的盛況。
當時上海中國畫院男畫家50位,女畫家9位,加上院長豐子愷,正好60個人,因此也有海上畫家六十家的說法,基本上可以涵蓋海上畫派的精英。這些都是職業畫家,當時還有一些其他系統的大家,如伍蠡甫、邵洛羊。今年3月劉旦宅去世,有評論者認為標志著海上畫派的謝幕。至此,當年的六十家除了陳佩秋之外,均已不在人間。
但陳克濤并不這么認為,他覺得海派仍將繼續存在。因為與當年海派初創時相比,現在上海的情況雖有變化,但產生海派的背景或者說延續海派發展的背景并沒有變化。海派本來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講究創新,現在也是如此。
華明則對海上畫派的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海派書畫不一定可以宋元書畫相比,但并不輸于清代,“近現代書畫,尤其是山水畫,如黃賓虹、張大千、吳湖帆是傳統山水畫的最后輝煌”。
舉例來說,傅抱石的抱石皴、黃賓虹有理論指導下的特定畫法、吳湖帆的水墨和青綠的合璧、以及晚年張大千的潑墨潑彩,這都是前無古人的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