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就了收藏界的“機構市”?
企業最愛什么藝術品?
超級大手筆圖什么?
高換手率意味著什么?
和股市一樣,藝術品市場的每一波高潮都會吸引來一大批“新人”的加入。如果說2007、2008年那一輪高峰卷入的更多是個人收藏者,那么2010、2011年這一輪進場的則更多是企業和機構。
與個人藏家們相比,企業和機構收藏者的資金更為雄厚、目的性更加明確、操作手法也更為金融化。套用股市中的經典描述,中國藝術品市場似乎正在從“散戶市”演變為“機構市”。
在傳統的藏家們看來,前一輪高峰中來自于新富階層的新買家們猶如“野蠻人”一般闖入了他們原本優雅的棋局,悄然改變了其間的游戲規則而令他們倍感不適;而現在,當實業家、資本家、基金經理、私募合伙人成為拍賣場上的主力軍,這里或許已經不再是老藏家們的游戲場。
“企業對藝術品的購買最終會形成一個‘企業藝術市場’,這個市場也將遵循商業中‘金錢決定一切’(Money
talks)的邏輯,于是,藝術品也將日益被有錢購買它們的個人或群體所重新塑造。”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企業紛紛介入藝術品市場使得企業收藏漸成氣候,諸如摩根大通銀行的收藏理念直接導致了當代藝術板塊的崛起和成為主流。于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約翰·霍爾(John
R. Hall)如是描述這一趨勢給藝術品市場帶來的變化。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模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就“趕英超美”,中國企業們也正在以“摩根大通”和“MoMA”為榜樣,一路狂奔……
“鳩占鵲巢”
“由于藝術品的價格持續飆升,傳統藏家或者單一收藏者的實力已經不足以涉足精品市場。”
2011年5月22日晚,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的夜場拍賣,因為看好的拍品順序靠前,北京藏家郭廣明早早趕來,在靠前的位置坐下。
此次夜場集合了32件最為頂尖的古代及近現代書畫精品,估價均在千萬甚至億元級別,所以要參與競投,需要交納幾百萬的保證金(如拍下拍品不付款,則保證金不予退還)辦理特殊號牌方可參與。
最終郭廣明未能如愿,“沒有幾口價就已經超過我的預期上限,有人志在必得,再搶無益。”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是,他并沒有像以往那樣離開,因為他想看看當晚最為重量級的拍品——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會拍出什么價兒。“我聽說有幾家都想要。”他說,應該有好戲可看。
終于,《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8800萬元起拍,第一口價就被一個買家直接喊到了1億。場上叫價的人不少,坐在郭廣明不遠處的一位穿著時髦的年輕姑娘也加入了戰局,郭廣明瞄了一眼,并不是“熟臉兒”,“應該只是競標方的代表。”他說。
當價格飆升至3億元之后,出價的只剩下那位年輕姑娘和一位電話委托的神秘買家,幾乎所有人都站起來,用相機、手機對準場內的那位姑娘,姑娘倒是氣定神閑,但嘉德的副總裁寇勤(微博)已經不得不親自組織人員將其“保護”起來以令拍賣得以繼續。最終,在那位姑娘給出3.7億元的叫價后,拍賣師一聲槌響,全場掌聲雷鳴。
加上15%的傭金,這幅作品創造了4.255億元人民幣的成交價。這不僅創下了齊白石作品拍賣的新紀錄,也把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最高價從1億多一下子拉到了4億多。這幅作品也成為僅次于去年以4.3億元成交的《砥柱銘》的拍品,全球第二高價的中國藝術品。
“有幾個大藏家都在投,但是這個價太高了,他們不太可能以這個價收。”郭廣明說,“應該是企業或者基金買的,不過還是太高了,可能有別的目的和原因吧。”已經浸淫收藏圈十幾年的郭廣明也有些想不明白了,“不過現在市場上能有這個手筆的買家就那么幾個,很快就會有答案的。”
果然,之后一則市場傳言出現:這幅“大老鷹”的真正身份或是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電廣傳媒”,000917.SZ)。“電廣傳媒、新疆廣匯等幾家公司最近一兩年在藝術品市場上手筆很大,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生力量。”郭廣明說。
《中國經濟周刊》試圖向電廣傳媒方面求證傳言的虛實,但只得到“不作任何評論”的回復。
“這是公開的秘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因為有人質疑畫作真偽和是否存在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電廣傳媒還一度不想付款,事情在圈里鬧得沸沸揚揚。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一直想搞文交所,把這幅畫份額化上市交易,因此價格再高也無所謂,越高越好,關注的人更多。但是誰知道,國務院的38號文出臺,文交所的份額化交易被叫停了。”
記者查閱電廣傳媒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報發現,其藝術品營業收入3039.30萬元,營業利潤為2279.30萬元,毛利率達74.99%,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57%;其經營性藝術品賬面余額超過5.46億元,去年同期該余額為3.11億元,同比增長75%。
財報中稱:“公司自2006年起開始籌劃并逐步運作藝術品投資業務,以中國近現代大師的作品為投資重點,通過正規途徑(主要是拍賣市場)收藏了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謝稚柳、林風眠、張大千、吳昌碩、靳尚誼等中國近現代名家160多件藝術精品。”
另外,在2010年,電廣傳媒還注冊成立北京中藝達晨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藝術品投資管理。由其發起設立的雅匯藝術品投資基金,規模超過3.06億元,是國內現有最大的有限合伙制藝術品基金,現已進入封閉運行狀態。另外,還有一只預計總規模將達到5億多元基金正在籌備,預計募集金額達5000萬美元的美元基金也在籌建中。
而像電廣傳媒這樣涉足藝術品投資的上市公司并非孤例,根據Wind資訊的相關統計,目前已有弘業股份(600128.SH)、東方金鈺(600086.SH)、張江高科(600895.SH)、法拉電子(600563.SH)等多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從事了藝術品投資。
“由于藝術品的價格連續多年大幅上揚,投資和收藏藝術品所需要的資金量越來越大,傳統藏家或者單一收藏者的實力已經不足以涉足精品市場,所以藝術品市場投資收藏企業化、機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郭廣明表示,盡管有些許“鳩占鵲巢”的落寞感,但是他已經不得不承認,像他這樣的“散戶”日子很不好過。
“機構市”漣漪
“隨著企業收藏快速發展,未來藝術品市場上,頂級藝術品的價格會越來越高,中低端藝術品的價位反而會較為平穩。”
在2007年前后的那一輪藝術品熱潮中,有非官方的估計稱,整個藝術品市場有40%的成交額是來自企業的購買行為,而在2010、2011年這一輪熱潮中,業界普遍估計這個比例可能達到七成、甚至八成。
“大部分高價拍品的買家都是企業或者基金,雖然個人買家從數量上還占絕大多數,但是從成交額比重來說,這個估計是差不多的。”一位拍賣公司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擴大企業知名度?塑造企業形象?提升企業文化?公益慈善行為?廣告公關行為?抵御通脹?另類投資?拓展文化產業?合理避稅?
以上這些,都是刺激企業進軍藝術品市場和大量購買收藏品的動機。
而目前,國內涉足企業收藏比較多的行業有金融業、高端房地產公司、高檔酒店和服務業、投資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等。
企業涉足藝術品“收藏”的目的不可能像個人收藏那樣“我就是喜歡”這么簡單,所以企業“玩”收藏的方式也與個人藏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資金量大、資源豐富,操作手法也更為資本化和專業化。
企業“玩”收藏通常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是一舉購入一批目前還沒有名氣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很大的量。然后幫這些藝術家辦畫展、出畫冊、做作品研究……以幫助他們成長,當然其作品價值也會隨之大幅提升。于重要的代表作都在自己手上,或藏或放游刃有余,且可獲得“推動藝術前進”的美名,哪怕是“十個里面只出來了一個”,總的“收益”也將相當可觀。當然這需要企業擁有一個有相當專業水準的團隊才能慧眼識英才,并能夠助力藝術家持續成長。
另外一種就要簡單許多:購買藝術品市場里的“硬通貨”,即成熟藝術家最頂尖的、最被市場認可的作品,即使價格再高,風險也總是小的。較之第一種,企業不必儲備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專家團隊,而且長期和短期持有都可以,若需要可隨時套現。
上述兩種尚屬正途。壟斷坐莊、制造概念、板塊輪動、指數曲線……這些從股市“舶來”的技法也已經被熟練地運用到藝術品市場中。“很多企業進入藝術品市場,不免帶著濃重的資本市場的習氣。”郭廣明說,“藝術品在他們眼中和股票、房子沒有什么區別。”
“藝術品市場的機構化首先反映在資金規模化后在市場上占據了明顯優勢,動輒千萬級的競拍出價已經將個人購買行為迅速地邊緣化。”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負責人關予(微博)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其次是在操作目標和操作手段上的變化。由于機構收藏的體系化目標和投資基金以投資收益為目的的精確化選擇,往往會表現出短期的波動性和高換手率。”
關予認為,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藝術品市場開始呈現出明顯的股市特點:比如板塊輪動,紅色經典、清三代官窯瓷器、宮廷藝術品……如同股市的題材一樣,被輪番熱炒;再比如“優品拉動劣品”現象明顯,即一件高價格的藏品一旦出現,就會帶來其他藏品價格上漲。如一件徐悲鴻的天價油畫,會拉動整個徐悲鴻板塊。一件宋徽宗的字畫拍出天價,其他作品都會水漲船高。
除了定價權和話語權向企業和機構收藏者轉移之外,企業的大量入場也使得藝術品市場——這個原先的小圈子,變得與整個宏觀經濟緊密相連。過去藏家的資金往往只是用于收藏,而現在企業也包括企業家們投入藝術市場的資金往往有兩個來源:一是企業在以前積累起來的閑置資金;二是企業不斷產生的“現金流”。
這樣的來源在很大程度上最終決定企業的收藏行為和藝術市場的發展態勢。如當股市和樓市陷入低迷的時候,藝術品市場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當貨幣政策收緊、投資氛圍轉冷的時候,藝術品市場也會跟著哆哆嗦嗦。
“這幾年企業收藏在中國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卻是非常混亂的。”北京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微博)表示,“藝術在市場有兩個價值: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文化價值由藝術品本身決定,商業價值則要遵循商業規律和供求關系,但是兩者應該有一種平衡的關系。企業和機構應該促進這種平衡關系,而不是加劇這種不平衡。”
“國外的藝術品市場主要是由龐大的中產階級支撐的,但是中國幾乎沒有這一階層。”匡時拍賣總經理董國強(微博)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隨著收藏群體的進一步擴大,特別是企業收藏快速發展,未來藝術品市場兩極分化的特征將更加明顯:頂級藝術品的價格會越來越高,中低端藝術品的價位反而會較為平穩。”
中國會有MoMA嗎?
“我們市場還處于一種誠信和審美缺失的狀態,贗品泛濫、炒作盛行,很多真正想收藏的企業不愿意也不敢輕易介入。”
企業收藏在世界范圍內有上百年歷史。
“很多著名的博物館以前都是企業收藏,后來轉為社會公有。過去的50年中,西方對文化藝術支持、贊助貢獻最大的不是政府,不是博物館,也不是私人收藏,而是企業!”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但客觀而言,企業收藏在中國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2000年以來,中國的企業藝術品收藏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周期,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
“目前在中國,有時候企業家收藏還是企業收藏的界限往往不那么明顯。”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藝術品市場專家龔繼遂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認為這是國內的企業收藏剛剛起步,發展迅速但成熟度還非常低的表現。
“但實際上,企業收藏與企業家收藏是兩種大不相同的收藏行為。”他說。企業家可以完全憑個人愛好,隨心而為;但是企業往往需要與企業戰略、企業文化、品牌形象等結合起來,進行“有主題、有系統”的收藏。
“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企業收藏都是個人愛好和集體智慧的結合。目前,國內企業收藏的示范機構也不多,只有保利、泰康、萬達等少數幾家。”龔繼遂說。
龔繼遂認為,企業收藏的發展一般要經歷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企業負責人的個人收藏愛好形成規模后變成企業的永久收藏行為;第二階段是企業收藏與企業開展的主營業務方向進行某種關聯,比如國外很多知名企業都有關注自己的品牌歷史和文化,更有許多與之相關的收藏;第三階段就是發揮企業收藏的社會功能,借助企業收藏推動整個社會藝術產業和教育的發展。
“現在購買藝術品的企業確實很多,但大多是以投資為目的的,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收藏。”泰康藝術收藏部門負責人、泰康空間藝術總監唐昕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盡管在國外企業收藏的比例非常大,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會有這樣的意識,但是我們起步比較晚,雖然發展不慢,但差距還是巨大的。”
大連萬達集團企業文化負責人、玥寶齋的主人、著名收藏家郭慶祥(微博)則更是悲觀,“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的企業收藏很難發展起來。”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藝術品市場要想達到國外的企業參與程度很難,因為我們市場還處于一種誠信和審美缺失的狀態,贗品泛濫、炒作盛行,很多真正想收藏的企業不愿意也不敢輕易介入,除非是投資客和投機者。”
唐昕認為,盡管中國式企業收藏的起步有些混亂、發展有些野蠻,但是這還是一件好事情。“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的藝術僅僅局限在一個很小的圈子里,但是藝術要發展一定要社會化,否則很難有生命力。但是,社會化的口號圈子里喊了很多年都沒有成功,可現在因為市場的原因,商業一下子就使得藝術開始社會化了,不管怎樣,藝術在今天被社會各界所關注了。”她說。
“現在,很多企業和機構進入藝術品市場,不管是收藏、投資,還是利用藝術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客觀上促進了國內藝術的發展。現在進場的這些企業最后肯定會有一些沉淀下來變成嚴肅的機構收藏者,這些機構收藏者會在藝術品市場里發揮巨大的作用,可以讓這個市場相對趨于成熟和穩定。”
唐昕說:“而且長期來看,企業收藏達到一定階段、有了一定積累之后,會希望做一個美術館,不管這個美術館是否隸屬于企業,它都會成為公共性和社會性的機構,必然帶來社會的共享和交流,這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益的。”
唐昕說她不知道中國會不會出現“MoMA”和“古根海姆”這樣從企業收藏發展而來的私人美術館,“但這至少是我們的目標。”
MoMA
紐約現代美術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是1929年由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夫人與兩位友人一起出資興建的一座私立美術館,起初只有9件收藏品,到現在館藏作品逾15萬件。MoMA的藏品最初以繪畫作品為主,后來范圍漸漸擴大至雕塑、攝影、電影、建筑、裝置藝術等項目,重要藏品包括凡高的《星空》、莫奈的《水窗》、畢加索的《阿維尼翁的少女》、馬蒂斯的《鋼琴課》等等。
今天的MoMA,不僅是紐約的地標之一,而且也是一所世界范圍內的偉大美術館,它擁有世界最為完整的現當代藝術藏品,是西方世界最大、也最重要的現當代藝術展館,在推動藝術發展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古根海姆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所羅門·R·古根海姆(Solomon
R.Guggenheim)基金會旗下所有博物館的總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一家以連鎖方式經營的全球性藝術場館。古根海姆基金會成立于1937年,建立者所羅門·R·古根海姆生于19世紀美國的一個靠煤礦工業發家的瑞士家族(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將救生船座位讓給婦女、說出“就是沉到海底,也要做一名真正的紳士”的那位盛裝赴死的富翁,原形就是該家族的成員),如今該基金會已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跨國文化投資集團。
萬達:只收不賣
“萬達始終將企業收藏作為公益事業和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對足球的投入一樣,肯定是賠錢的。”
大連萬達玥寶齋收藏的吳冠中油畫《彩面朝天》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北京報道
除了全亞洲商業地產當之無愧的老大,以及曾經輝煌的大連萬達足球隊,大連萬達集團其實還是國內企業收藏的先驅。盡管非常低調,但是就藏品數量和價值而言,很多人將萬達視為國內企業收藏圈里名副其實的“一哥”。
低調大手筆
和很多公司一樣,萬達之所以涉足企業收藏是源于其創始人、董事長王健林的個人愛好。由于從小受到祖輩和父輩的影響,王健林對中國傳統書畫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愛好,以至于他曾半開玩笑地說,之所以會放棄部隊和政府里的大好機會及穩定前程,而選擇冒險下海去做房地產,原因就是因為要有錢才能搞收藏,才能買得起他愛的那些書畫。
眾所周知,王健林性格豪爽,對最大、最好、最多和第一有著堅定的追求和熱愛,做房地產是這樣,“玩”足球是這樣,“玩”收藏也是如此。
萬達的收藏史已經超過了25年,而且持續發展至今,這在國內企業中幾乎無人能及。“萬達的收藏以中國名家書畫為主,目前精品藏品已經超過千幅,規模在國內民間收藏里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大連萬達集團企業文化負責人、著名收藏家、玥寶齋的主人郭慶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萬達的企業收藏、展覽等都是由他來操作。
因為古畫存在真偽難辨的問題,而且王健林個人更偏愛近現代書畫,所以萬達的收藏目標定位在了近現代畫家和當代繪畫名家上。
“我們選擇的這些畫家,如潘天壽、張大千、齊白石、石魯、李可染、吳冠中、石齊(微博),都是經過我們多年學術性研究出來的,今天萬達集團收藏的藝術作品,一定是能夠被歷史留存下來的。”他說。
沒賣過一張畫
盡管郭慶祥表示總的投入不方便透露,但業內普遍估計,萬達藏品目前的價值應該已經有數十億之巨。有人將萬達視為吳冠中作品價格飛升幕后最大的推手,揣測現在藝術品價格暴漲,萬達一定靠書畫賺得盆滿缽滿。
對此,郭慶祥大呼是誤解。
“萬達始終將企業收藏作為公益事業和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形式,就像對足球的投入一樣,肯定是賠錢的。集團從來對于藝術收藏沒有任何的盈利要求和期望,是百分之百的投入,更沒有把收藏產業化的想法。”郭慶祥表示,“萬達這么多年只買畫,從來沒有賣過一張畫,一直都是靠企業收益來養收藏。”
王健林自己的表達則更為直接,“我從來沒想過要賺賣畫那點小錢兒。”
目前,萬達的藏品都放在從銀行租來的一個幾百平米的保險庫中。“但是,這些畫放在保險庫里面有什么用?大家能來參觀嗎?如果大家看不到,那么,這些藝術品的價值何在?”王健林說。
因此,萬達計劃未來在北京和大連建立萬達美術館,在北京建設的美術館更會是一座“國際一流”的世界級美術館。“萬達的企業收藏不是為了藏而藏,而是為了將中國最好的藝術展示給大眾、介紹給全世界。”郭慶祥說。
挖掘未來的傳統
盡管古代書畫、宮廷藝術、當代藝術都非常受市場的追捧,但是郭慶祥表示,萬達還是堅定自己對藝術價值的判斷。目前,萬達關注的畫家有石齊、龍瑞以及吳大羽體系,包括吳大羽及其弟子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張功愨等等。特別是石齊,郭慶祥表示石齊現在是萬達收藏的重中之重。據說王健林本人非常欣賞石齊,在他辦公室懸掛的就是石齊的《長征萬里圖》。
“萬達收藏的標準是:一定是創新畫家;一定是有時代精神的畫家,因為筆墨當隨時代。” 郭慶祥表示,萬達目標就是“挖掘未來的傳統”。
“不管是石濤還是梁凱,在當時都是創新畫家,因為能夠被繼承下來的在當時一定是創新的和有獨立思想的,這樣的畫家才能夠成為未來的傳統。”他說,“比如,吳大羽的學生張功愨已經80多歲,但是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張他的畫,也很少辦展覽,就是勤勤懇懇作畫,這在現在的中國非常難得。但是,其作品的價值是遲早會被發現和認可的。”
“我們未來會陸續在美國、歐洲舉辦中國書畫名家的畫展,把中國優秀的藝術介紹給全世界。”郭慶祥說,“有人可能會質疑這是包裝,其實包裝本身無貶義,連國家也需要宣傳和包裝,好的東西為什么不讓大家知道?包裝是好是壞,取決于是否把壞的包裝成好的,有沒有過度夸大事實。”
至于,未來的收藏計劃,郭慶祥表示:“沒有預算,符合我們標準的,是好的就收。”
泰康:做中國的MoMA
泰康空間收藏的張曉剛《血緣系列:陳為民》
泰康空間收藏的張曉剛(微博)《血緣系列:陳為民》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北京報道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系統開展企業收藏的代表公司之一,這與其董事長陳東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可以說,陳東升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因為在創辦泰康之前,陳東升創立了中國最早、也是現在最為知名的拍賣龍頭企業——中國嘉德(微博)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而未來,他希望泰康的企業收藏能歸于他已夢想多年的“泰康美術館”,而這個美術館可以像MoMA和古根海姆一樣,成為一座偉大的美術館。
致力當代藝術
2011年8月20日,一場名為“圖像·歷史·存在——泰康人壽成立十五周年藝術品收藏展”的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是中國美術館第一次與國內的商業企業一起合作舉辦展覽。
而對于企業收藏在中國的發展,這也是一次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這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收藏展。
此次展覽,泰康共展出了其收藏的50多件現當代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陳逸飛《黃河頌》、蔣兆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等眾多重量級藏品,還有葉永青、曾梵志、劉野、劉小東、蔡國強等眾多重要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不過,此次展覽所呈現的只能算是泰康收藏的“冰山一角”。“我們經過很艱難的取舍,才精選出這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與大家分享。”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泰康藝術收藏部門負責人、泰康空間藝術總監唐昕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至于泰康的整體收藏,總投入肯定是億元級別,藏品數量在數百件,主要以當代藝術為主。”
但是,最令唐昕驕傲和滿足的,并非是對于泰康的藏品外界給予如何的估價和計算出的增值幅度,而是“十年看回去,有很多現在已經非常著名的當代藝術家的重要展覽都是首先在泰康辦的”。
“比如,2001年我們給方力鈞(微博)、岳敏君、楊少斌等做了一個聯展,當時國內還并沒有很多人注意他們;再比如,2007年,我們推出了劉偉的作品,那時候劉偉還非常年輕,但現在已經是非常成功的藝術家了;還有馬秋莎……”唐昕滔滔不絕。
收藏“大當代”
泰康最初的收藏也是相對比較隨意的,更多是基于董事長陳東升的個人興趣,并不成系統。直到2003年,作為專業策展人的唐昕加入泰康,泰康的收藏開始有了明確的體系目標,那就是專注于當代藝術。
“我們對‘當代’的最初定義是1980年代以來這30年的實驗美術。但現在,1942年以來到現在的藝術都納入我們的‘大當代’范疇內。”唐昕說。
目前,唐昕領導的泰康空間,實際就是泰康人壽的藝術部門,屬于泰康人壽公益事業室的一個下設部門,共有7名全職人員。除了購買藝術品,也會舉辦各種展覽和對現有藏品進行研究。
“早期我們會做一定的、比較靈活的預算。”唐昕說,“但現在東西太貴了,所以已經不再做預算了。我們的標準并不是金額,而是東西好不好。”
陳東升曾透露,泰康每年會將利潤的2%左右用于企業收藏。以泰康目前凈利潤30億元左右推算,泰康每年的收藏預算大概在6000萬左右。
談到泰康選擇收藏藝術品的標準,唐昕表示:“我們所謂的‘好’是指這件作品在中國美術史的發展過程中,在相應的歷史階段是具有代表性的;再有就是一些重要藝術家的代表作;第三部分就是有創造性、有未來的年輕藝術家,在同一代藝術家里面有更強的競爭力。”
目前,對于泰康而言,企業收藏已經是一個制度化的行為。“我們董事會決定每年拿出利潤的一個比例,未來建立一個文化藝術基金,用這個基金來持有藝術品,進行藝術的贊助、藝術的學術推廣,組織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這個藝術基金不是收藏基金,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基金。”陳東升說。
在CBD建美術館
“未來我們要在CBD二期的那座泰康大樓上面把我們自己的美術館做起來,就像MoMA,在位于紐約46街那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做美術館,這是氣魄。”陳東升如是描述泰康未來的計劃。
當然,泰康是有這樣的底氣的,目前泰康總資產已經達到3500億,在中國的民營企業里算是超級老大了。
泰康一直將美國的MoMA作為自己做企業收藏的樣板。“2004年的時候我們有了長期的目標,那就是要建立泰康美術館。”唐昕說,“現在國內美術館很多,但整體上很不成熟。找個地方、掛塊牌子就叫美術館。”
唐昕表示,泰康要建立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術館,有藏品,有專業的團隊,能夠健康有序發展。
民生:“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冬琴|北京報道
有市場就有金融。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敏銳的金融資本顯然嗅到了其中的機會,基于藝術品的各類金融產品頻頻問世。中國民生銀行便是其中的先行者。
從藝術品市場掀起高潮的2007年開始,民生銀行在藝術品領域動作頻頻:從贊助藝術北京到主辦方力鈞畫展,從運營炎黃藝術館到設立民生現代美術館……民生銀行在藝術領域的一系列舉措引起廣泛關注,也引來猜測——莫非是“藝術搭臺,經濟唱戲”?
如果人們知道民生銀行把這些藝術類公益項目放在品牌管理部來運營,這一切也許變得不難理解——民生銀行正在塑造一個“藝術”的品牌。
銀行品牌的藝術夢想
2007年底,擔任民生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6年之久的何炬星,轉身成為品牌管理部總經理。他轉變身份后的第一個大項目,就是接管炎黃藝術館。
炎黃藝術館是中國畫大家黃胄先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創辦的,是國內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公益性質的民辦藝術館,在當時打破了官辦美術館一統天下的局面。
但在黃胄先生1997年病逝后,炎黃藝術館的經營一度陷入僵局,不僅因為缺乏資金,更因為缺乏專業的人才和科學的管理。
在何炬星與黃胄先生遺孀鄭聞慧女士的一次會面后,民生銀行對炎黃藝術館的捐贈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并最終決定捐贈炎黃藝術館10年所需發展資金,同時接受炎黃藝術館10年的委托管理,捐贈總金額高達1億元。何炬星出任炎黃藝術館館長。
在金融的田里種下藝術的種子,何炬星把藝術當作是建設民生銀行品牌夢想的試驗田。
“一個快速發展的企業太需要品牌了,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企業尤其需要品牌。以藝術為元素,作為民生銀行的品牌戰略,是民生銀行的戰略選擇和長遠夢想。”何炬星說,與炎黃藝術館的結合,讓民生銀行有了一個“為藝術做事的機會”。
經過半年重整,定位于近現代藝術的炎黃藝術館于2008年7月29日重張開館,接連展出了徐悲鴻、劉海粟等大家畫作。
2010年4月18日,籌備兩年之久的民生現代美術館也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首家以金融機構為背景的公益美術館。同時擔任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的何炬星表示,民生現代美術館的資金保障每年不低于2000萬元。
藝術品基金的嘗試
相較萬達、泰康而言,民生銀行自身的收藏很少,但卻在以另外的方式影響藝術品市場。除了上述公益項目,民生銀行設立的藝術品基金,是業界的又一大話題。
2007年,民生銀行從銀監會拿到了中國銀行業第一個“藝術基金”牌照,并隨即推出了國內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基金——“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為期兩年的投資期結束后,民生銀行于2009年7月公布絕對理財收益率為25.5%。
2010年1月8日,民生銀行又發布了“藝術品投資計劃2號”,募集資金投資于中國近現代書畫、中國當代藝術品和少量的古代書畫作品。
有自己運營的藝術館,又推出藝術品基金,不免讓人揣測,民生銀行會否利用在京滬布局的藝術館,來展覽推廣自己投資的藝術家作品?對此,何炬星強調,民生銀行的公益性捐助項目,與“藝術品投資計劃”是相互獨立的,后者僅僅是民生銀行推出的金融產品。
眼下,盡管銀行藝術品基金的發展還面臨一些瓶頸,比如中國的藝術品領域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科學的評估體系,缺乏可靠的判斷標準,但民生銀行藝術基金的設立,還是讓人們心生期待——中國的銀行業可以像瑞士銀行、花旗銀行那樣,發展出擁有專業從事藝術品投資的私人銀行部門。
中國企業收藏縱覽
上海
上海中凱企業集團:老蓮書畫院
2004年,上海中凱企業集團以2800萬元,拍得明末清初畫壇巨擘陳洪綬一直流落他鄉的《花鳥圖冊》,之后以陳洪綬之號“老蓮”為名組建書畫院,現藏有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徐悲鴻、黃賓虹等書畫巨匠的藝術珍品。
天津
泰達大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
始建于1996年,是中國最早從事當代藝術活動的民營博物館之一,目前擁有天津、北京兩個場館,展覽與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形成了以玩世現實主義、艷俗藝術、圓明園畫家村等當代藝術潮流為標志的館藏特色。
沈陽
東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宇美術館
1999年4月正式開館,藏品多為中國當代藝術,其中又以油畫作品為主。2000年初關張。
大連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玥寶齋
創建于1993年,先后斥資數千萬元收購了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傅抱石、林風眠、錢松喦、李可染、吳作人、黃胄、程十發、吳冠中等近現代大師的重要作品。
慈溪
浙江金輪集團:金輪藝術館
創辦于1999年6月,由金輪集團董事長陸漢振倡導成立,現擁有歷代瓷器、青銅器、書畫、雜件等藏品1000多件。
上海
中融集團:中融文化博物館
藏品除了數量不菲的中國古董字畫外,還有大量西洋古典名家畫作、西洋古典雕塑,及進口紅酒25000多瓶。
長沙
湖南電廣傳媒:北京中藝達晨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自2006年開始藝術品投資業務,以中國近現代大師的作品為投資重點,目前已收藏了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謝稚柳、林風眠、張大千、吳昌碩、靳尚誼等中國近現代名家創作的160多件藝術精品。
上海
張江高科:張江當代藝術館
2006年12月開館,以當代藝術為主軸,具有舉辦展覽、收藏藝術品、普及審美教育、促進文化藝術交流等功能。
烏魯木齊
新疆廣匯實業:廣匯美術館
自上世紀90年代起涉足藝術品收藏,由蘇州畫廊協會會長包銘山全權代理,主要收藏近現代的頂級書畫作品,每年在藝術品收藏方面的支出大約在1億元左右。
北京
中國民生銀行:炎黃藝術館
炎黃藝術館以收藏當代中國畫為主,同時收藏古代中國字畫、文物,近年來又收藏了數百件彩陶、陶俑和民間藝術品。
南京
江蘇弘業股份:愛濤藝術精品有限公司
1998年成立,該公司藏品包括木雕、玉雕、牙雕、石雕、根雕、水晶、刺繡、云錦、紫砂、泥人、漆器、紅木家具、剪紙、名家字畫等5000余件套。業界估算,目前愛濤藝術藏品總價值在13億元左右。
南京
南京天地集團:長風堂博物館
2004年8月開館,藏品逾6000件。業內估算長風堂博物館藏品總價值達15億至18億元,是國內最大的民營博物館之一。
北京
今典集團:今日美術館
2002年由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微博)創建,收藏各類當代藝術作品5000余件。
北京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空間
創辦于2003年,收藏核心為當代藝術,具體分為三部分:毛澤東時代美術“1942—1976”、
現當代美術“1976—今”,和青年專項部分。
北京
中國建設銀行
目前建行總行和部分分行都擁有了一定規模的藝術和文物藏品。藏品中包含了油畫作品《毛主席去安源》、東晉時期的“谷倉罐”、徐悲鴻的國畫《奔馬》和張大千的潑彩國畫《潑彩山水》等。
成都
成都豪斯物業公司:上河美術館
成立于1997年,是中國首批由民營企業創辦的私立美術館之一,藏品以前衛的中國當代藝術為主。2000年初關閉。
慈溪
浙江徐龍食品集團
從2000年到現在,浙江徐龍食品集團董事長徐其明的藏品估計總值在數十億元。他的藏品曾于2011年3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展出。
北京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保利藝術博物館
1998年12月成立,是中國首家由大型國有企業興辦的博物館。2000年春,保利藝術博物館在香港收購了即將再次流失的三件圓明園國寶——牛首銅像、虎首銅像、猴首銅像。
上海
中國民生銀行:民生現代美術館
2008年9月注冊成立,面向全社會開放。民生銀行首期投入資金3000萬元,除用以運營美術館之外,還成立民生當代藝術獎等。
[聲明]以上內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并不代表“藝術國際”網站的價值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