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道,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臺北市政府指導舉辦的第三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昨天在臺北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華人收藏家近六百人齊聚寶島。本屆大會主題為“收藏,回歸人文的精神家園”,由上海市文管委、市文聯、市文廣影視局、市政府新聞辦聯合發起,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主辦。上海市市長韓正和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專門為大會發來賀詞。
據世界著名機構統計表明,2011年大中華區藝術品拍賣額高達975億元。在昨天的主題論壇上,著名收藏家曹興誠、馬未都、劉益謙、包銘山,古建筑保護專家阮儀三、輔仁大學教授周功鑫、鑒定家耿寶昌、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等收藏圈大腕,進行了主題演講,他們不僅剖析了收藏圈的怪相,更呼吁人文精神的回歸。馬未都尖銳指出,在急功近利的時代,收藏的樂趣正在被一點點剝奪。
馬未都
收藏是文化的總和
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昨日以《收藏的精神》為主題演講。從年輕時就開始玩收藏的他表示,中國收藏熱正進入一個歷史時刻,“當年有很多樂趣,現在都被剝奪了”。
馬未都披露,近年來,拍賣場上出現了有錢人跟買東西的怪現象,“我舉什么,就有人跟著舉什么。我舉不過他,因為沒那么有錢,只得放棄。我問那個買家,‘這些東西你都看了嗎?’他說,‘你不是都看了嗎?’我的樂趣正在一點點被剝奪,很多人的樂趣與我們不在同一個點上。甚至還有人跟著我舉完牌,買了東西卻一分錢不付,他對我說,‘你比我更喜歡這個東西,加一成錢我賣給你’。”
馬未都表示:“收藏與投資有何區別?收藏是你買了一件東西還想買下一件,投資是你買了一件東西馬上就想把它賣了。今天我們太過急功近利,有人剛參加完一個慈善晚宴買了一張畫,就跟我說,要建一個博物館,我建議就叫“一張畫博物館”。我原先以為收藏是少數人的事情,但現在早已不是了,一本關于收藏的書居然可以發行300萬冊,盜版更不計其數;而在電視上講收藏,觀眾更是數以千萬計。正因為收藏成為大眾的事,所以我們更要傳遞一種文化精神,而不是財富。收藏是文化的總和,是精神的標高。”
劉益謙
馬未都舉牌我也舉
滬上收藏大鱷劉益謙昨日以《私人收藏走向社會》為題進行演講。他透露,早些年,他就是跟著馬未都買東西,“他舉什么我也跟著舉,買東西前基本不看預展,因為看不懂”。
如今,已經擁有眾多藏品的劉益謙和妻子王薇一起,正在滬上創建龍美術館,為眾多藏品找一個家,“美術館是收藏走向社會的一種方向”。
曹興誠
博物館“假貨泛濫”
臺灣著名收藏家曹興誠,在《收藏家如何避免買到贗品》為題的演講中,對目前市場上贗品泛濫進行了揭露。
他指出,收藏容易進入如下三種階段:一種是被人騙,掉了錢財;一種是自己騙自己,那是喪失理智;第三種是騙別人,最后導致犯罪。他建議,收藏要掌握一個基本、兩個深入、三項原則。“一個基本”是先訓練眼力;“兩個深入”是深入細節,比如借助高科技手段,其次是努力查明東西的來源;三項原則分別是有罪推理、兼聽知人和非真不買,“不能確定真的,千萬不要買”。
對于現在各地博物館越建越多的趨勢,曹興誠表示很擔憂,“里面很多東西都是假的,變成一座假貨博物館”。
姜昆
別總盯著“升值”“回報”
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是一名票友收藏家,30多年前就開始了收藏生涯,如今在蘇州擁有一個姜昆藝術收藏館,在他的收藏館中,95%的藝術品都是前輩藝術家贈與的。他最得意的收藏經歷是,1977年,他師從相聲大師馬季,創作高手馬季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寫了不滿意,就扔到字紙簍里,和馬季同住一個宿舍的姜昆,每到晚上就把這些廢紙撿出來,如今這些手稿,將成為未來中國相聲博物館的珍貴資料。
姜昆在闡述自己的收藏觀時表示,收藏絕對是一種快樂,千萬不能總盯在“投資”、“升值”、“回報”這些字眼上,“當你為了賺錢而把心愛的東西轉手給他人時,你就成了販子,那么我勸你改行,從事文物經營。我的收藏觀念是,一塊有歷史記憶的紙屑都舍不得丟掉,這一切是不朽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