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藝術品投資帶來的高回報率,正吸引著一大批“新人”加入,尤其是企業家和機構從幕后走向臺前,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獨到的手法介入收藏之后,不僅推動了國內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藝術生態價值的評估,可以說,企業和機構涉入收藏已經改變了整個中國收藏市場的面貌。如果套用股市中的經典描述,那就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似乎正在從“散戶市”演變為“機構市”。
企業搞收藏愛玩大手筆
歐美發達國家,企業和機構介入藝術品市場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形成氣候,諸如摩根大通銀行和雷曼兄弟公司等國際金融機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國藝術品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從一開始就不缺乏企業和機構的參與,尤其是2009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億元時代”以來,藝術品價格大幅攀升使得傳統的藏家或者單一的收藏者實力已不足以涉及精品市場之后,收藏企業化、機構化的趨勢就越來越明顯,并最終導致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模用了幾年時間就“趕超英美”。據歐洲藝術基金會委托編寫的《2011年國際藝術市場:藝術品交易25年之觀察》顯示,2011年中國在全球藝術品市場所占份額由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越了此前多年居于冠軍地位的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
記者對近10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梳理發現,企業和機構介入收藏都是愛玩大手筆。2004年南京天地集團在北京翰海春拍上,以6930萬元將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買下,這一價格創下了當時中國書畫的最高價。2005年起,湖南電廣傳媒每年就固定斥資買進徐悲鴻、李可染等現代名家書畫作為企業的資產;2007年,泰康人壽以4032萬元拍得陳逸飛《黃河頌》。2009年,新理益集團砸下12個億,買進了包括以1.69億元成交的明代吳彬《十八應真圖》等眾多藏品。2010年,新理益集團又以3.08億元拍得王羲之《平安帖》。2012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以2.162億元拍得《過云樓藏書》。到了2013年,萬達集團在佳士得紐約拍賣夜場以約1.72億元拍下畢加索名作《兩個小孩》;寶龍集團在北京保利秋拍以1.288億元拍下黃胄《歡騰的草原》。
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機構收藏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全年企業收藏資金達到了450億元,涉及的領域也很豐富,除了傳統的藝術品類,當代藝術的收藏比例明顯增加,并開始出現針對外國藝術品的企業收藏。另有非官方的估計稱,在2007年前后,整個藝術品市場有40%的成交額來自企業的購買行為。而在2010年和2011年的這一輪熱潮中,企業購買藝術品的成交額已經達到了70%左右。
更多的是看中高回報率
來自中國收藏家協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收藏家協會注冊的5000多名正式會員中,企業會員約占20%,并且正在申請入會的企業仍絡繹不絕,其購買力占整個藝術品市場的60%以上。另外,有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底,國內個人金融性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人群已經達到了70萬人,預計2013年底將增加至84萬人。另外,據《中國機構收藏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活躍在北京、上海市等各大拍賣場上的買家,70%以上都是企業家,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行業,但他們參與藝術品市場都是為了買入藝術品。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到目前為止,機構和企業已成為國內藝術品市場上的中堅力量。
成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家表示,企業參與收藏一般主要出于三個目的:一個是企業賺到錢了,通過購買藝術品來“反哺社會”,將企業藏品與大眾分享,建立博物館或美術館;二是出于企業家個人愛好,因為企業做大做強之后,企業在擁有一定經濟實力后,為了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以及提升個人的品位,將收藏作為經營企業之外發展的另一個手段;第三就是藝術品巨大的投資回報,使得企業把藝術品投資收藏作為了企業獲利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上述企業家表示,從目前來看,國內機構和企業參與收藏,更多的是看中了藝術品投資所帶來的超額回報率,因為目前很多企業在藝術品收藏上所獲得的回報率已高于主業。
盡管我們目前還無法確認企業在藝術品收藏上獲得的回報率超過了主業,但記者還是從上市公司電廣傳媒公布的企業年報中找到了肯定答案。據了解,電廣傳媒是一家以經營影視節目制作、發行、銷售,以及廣告策劃為主要經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其2012年年報顯示,該公司藝術品經營年收入4.22億元,利潤約3.4億元,毛利率79.61%,占公司主營收入的10.38%,投資回報率的確超過了公司的主營業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藝術品投資的高回報率是企業參與收藏的主要原因外,藝術品的投資屬性也是企業家進行收藏的最大動力。“因為近年來在房市頻遭打壓,股市毫無起色的情況下,企業的投資熱情持續下降,然而企業對資產多元化配置的需求卻日益顯著,所以藝術品收藏就成了更多企業選擇的配置方式之一。”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國機構收藏調查報告》認為,從國外經驗來看,機構和企業早已是藝術品收藏的重要參與力量,相信隨著國內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也將很快迎來“企業收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