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回顧過去與展望未來似乎都是合乎時宜的。當我們談論趨勢的時候,我們談論的除了市場前景之外當然還應該有些別的,比如時代審美,比如技法與媒材的創新。然而,在做這樣一場2014藝術趨勢展望的專題時,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要從藝術市場的觀察開始。
藝術品市場整體回暖繼續
縱觀2013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呈現出先抑后揚的態勢,年末幾次拍賣利好消息幫助市場逐漸重建信心,雖然有觀點認為天價億元拍品并不能代表整體市場態勢,但中國藝術品市場在連續經歷了近兩年的低潮后逐步回暖,人氣也逐漸旺盛起來,這是不爭的事實。
多位業內人士判斷,在2014年,這種市場的復蘇將更加明顯,有人甚至做出“全面復蘇”的美好期待。
中國國家藝術研究院院長鐘文認為,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應該還會基本朝著上揚回暖的方向前進,但是鑒于目前政策的影響,畫廊業的生存還會繼續受到挑戰,這就迫使畫廊業尋找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空間。拍賣市場將在2014年更加兩極化,信譽差、沒有成交能力的拍賣公司將會倒閉一批,拍賣巨頭的地位將更加牢固,海外拍賣公司在華拍賣業務的開展將對幾家傳統拍賣巨頭形成挑戰,從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中國拍賣的進步發展。
當代水墨依然是關鍵熱詞
評論家們曾經把2012年稱為中國的當代水墨元年,到了2013年,“當代水墨”這個詞更是炙手可熱。學術梳理、展覽研討與作品積累已經相對成熟,于是這種既與中國文化傳統緊密相關,又將多元文化熔于一爐的當代水墨,就成了近年來最熱門的中國藝術。從2013年的展覽與拍賣狀況來看,這一現象都非常明顯。
“當代水墨”會繼續熱到2014年嗎?大家對此都保持樂觀態度。尤其是2013年12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水墨藝術:借古說今中國當代藝術”展的開幕,似乎為當代水墨在2014年的良好勢頭吹響了號角。這是大都會博物館首次推出大型中國當代藝術展,展出35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70件作品,分為書法、新山水、抽象和筆墨四部分。
大都會亞洲藝術部王辛說,大都會博物館10年前就考慮做這個展,而這兩三年確定以水墨為題進行策展后,更是啟發了中國藝術機構先下手做起了當代水墨。如今,當代水墨正在成為展覽、藝術家、收藏者的重要選擇,這一趨勢在未來數年中都將持續。
非架上藝術繼續受國際青睞
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等非架上藝術與人們的關系越來越近,尤其是錄像,容量大、送展便利,近年來不論是展覽機會還是以此為主要創作手段的藝術家,都大大增多了。隨著技術的發展,藝術家們可以運用多樣性的媒介和策略觸發場景的再造、時空的改寫、感知的錯位,并使用新媒體互動的方式把觀眾與作品連接在一起。
據一些藝術市場分析機構預測,新觀念、新表達方式的作品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強勢的表現。近些年,在拍賣市場上,已經有幾位藝術家作品的單件成交價達到幾十萬美元。這些藝術家包括前輩如比爾·維奧拉、白南準、菲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宮島達男等,還有新近藝術家如中國的李暉。
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三十多年來,當代藝術家們也創作了很多觀念性強、形式新穎的作品。徐冰、蔡國強、谷文達、陳箴、王度等享譽國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很多非架上作品也被國際頂級藏家所收藏。
今年嘉德春拍,徐冰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背后的故事-7》以747.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出,創此類作品的最好成績。該裝置作品是徐冰近些年為博物館藝術設置的系列創作之一,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因而備受藏家關注。
數字與藝術,不單單是藝術電商
從2013年初亞馬遜開設網上藝術品交易以來,國內電商也紛紛試水。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開設藝術品頻道,保利、嘉德開啟與淘寶的合作,電商有機會將小眾拍賣拓展為大眾消費。
但目前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在線拍品仍然處于初級或者說比較低端的水平,在未來一年內,仍然不太可能成為藝術品消費的主流渠道。
不過,數字與藝術的全面結盟,可不止是藝術電商這一種方式。藝術知識和資訊傳播,也越來越多地在網上完成。
幾乎每座博物館或美術館,都有了自己的線上展廳。在廣東范圍內,廣東省博物館最早開設了微信導覽和公眾號,之后是廣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開設公眾號,許多民營美術館如時代美術館、21空間美術館、風眠藝術空間等也都結合自己的每次展覽與講座制作導覽App。
谷歌藝術計劃進入中國,另一面是藝術家與藝術批評家們充分利用自媒體發聲……在今天以及在近切的未來,視覺經驗的變化與傳播方式的改變,前所未有地改變著我們的藝術與藝術生態。
民營美術館越來越重要
在一幅完善的藝術生態圖景中,所謂藝術機構,除了各級政府開辦的博物館與美術館,與畫廊和博覽會、拍賣會之外,還有不可或缺的民營美術館。它們在邀請展覽和購買收藏時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擁有明確的收藏與研究方向;它們往往座落在居民社區中,貼近觀眾,與周邊社區形成豐富的互動;它們中的大多數聘請擁有國際資源的專業人士來做學術主持,展覽的水準甚至比某些由政府開設的美術館更加學術化、國際化,也更貼近觀眾。
北京的今日美術館、上海的龍美術館、廣州的時代美術館、深圳的華美術館和OCAT當代藝術中心,這串名單還可以羅列得更長。它們在過去幾年中以學術眼光和研究深度聞名,更多的民營美術館在交了學費之后痛定思痛,嘗試走出自己的道路。在2014年,有理由期待民營美術館們發出更響亮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