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文物藝術品拍賣指數將要出臺,既引出一片歡呼叫好之聲,也引出不少的觀望與質疑。近日有官員透露,商務部會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等單位正在研究開展“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指數”編制工作。隨后央視也表示要與雅昌攜手研發“藝術品拍賣指數”。在文物藝術品這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圈子里,一桿高懸“官方”二字的“指數大旗”行將立起,真不知是撥云見霧,還是揚湯止沸,或者本身就是滾滾濃霧。
當人們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過生活的時候,生活就不可避免地被量化著。指數就像是巫師手中的水晶球一般,似乎能給出人們未來的預測。當然,指數家族的繁榮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通過量化的指標能夠讓生活顯得更加科學合理。但是,藝術品指數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導藝術品投資,這個問題從它誕生那天起就爭論不斷。
早在2004年,AMI中藝指數、雅昌書畫拍賣指數相繼亮相,力圖與國外指數一樣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風向標”,但是指數的作用卻被一再看低。梅摩指數相對成熟,但卻被認為缺乏市場基礎,跨過重洋結果水土不服,甚至在2011年對岳敏君市場的分析中鬧出笑話;雅昌指數計算簡易,但又被苛責商業性質過于濃厚,可信度不高。事實上,對于藝術品指數來說,更多的只是吸引著投資者翻閱厚厚的拍賣圖錄時空暇的余光,而拍賣行對此漠不關心,有經驗的藝術品代理人、畫廊也不會采信。他們紛紛表示藝術品指數對于當前中國市場的指引作用甚微,甚至有些“雞肋”的嫌疑。
毫無疑問,如今精致生活的人們已然處于一個指數的世界:穿衣指數、幸福指數、出行指數、污染指數數不勝數。國外整出一個經濟發展的“克強指數”,國內就要發布“陽光司法指數”。不過指數太多太濫絕不是什么好事,大媽們照著“CPI同比上漲幅度創新低”的指數上街買菜,可不忍卒睹的價簽給她們的只能是失望;相關幸福指數說河北石家莊人民最幸福,引得當地網友一片咋舌;一份已完成總任務62.74%的“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的報告,更是引起了集體吐槽。所謂各種指數,天知道是不是“磚家”的又一化身。
藝術品市場畢竟不是菜市場上的青菜豆腐,也不是明碼標價的股票證券,藝術品指數固然能反映藝術品在某一段時間內的走勢,但如果藝術品投資真能具體到指數,那就真是抱緊了投資而拋棄了藝術。加之中國特色的“假拍”和無數潛規則釋放了太多的煙霧彈,藝術品市場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與主觀因素,根本不可能像股指那樣定量定性,就算是官方也難以做好這一點。況且,“官方”二字近些年留給輿論的并非全是好印象。
看著陰霾的天氣,官方空氣污染指數給出的結論只是一個輕度污染、不妨出行;老百姓在民生問題上盼星星盼月亮,可籌備多時的民生指數卻遲遲不見蹤影;似乎不管老百姓的柴米油鹽,只作為政府政績體現的城市文明程度指數卻備受重視……“官方”這個詞現在讓人聽起來總有些異樣的感覺。對于官方的文物藝術品拍賣指數,公眾質疑的不僅僅是采集樣本的覆蓋面、數據的真實性。想想依靠雅昌指數掙得盆滿缽滿的雅昌藝術網,公眾甚至更有理由懷疑,這熱情上馬的官方藝術品指數會不會可能是另一個“即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