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20日IPO路演開始,到2月24日招股啟動,保利文化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據有關媒體報道,截止到27日,保利文化獲得超過6.7萬人認購支持,招股超購近600倍,凍資達到1554億港元,摘得2011年以來的“凍資王”桂冠。
1月17日,保利文化全球發售以及H股上市申請獲批,按照計劃,將于3月6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份代號為3636。保利文化的上市之路可謂曲折,從影視板塊的上市計劃擱淺,到后來的集團整體上市,從夢碎A股,到轉戰香港H股,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后,保利文化終于敲響上市的鐘聲。
保利文化IPO受熱捧
在查閱了長達568頁的招股書后,記者了解到,保利文化IPO計劃在全球范圍內發售7778.1萬股股票,最高發售價為每股33港元,籌資規模在3.31億美元左右。有業內人士透露,最終發行價定在28.2至33港元的指導價區間高端,是2014年預期每股收益的33倍。其實,就保利文化雄厚的國企背景,風頭正勁的發展態勢,或是萬眾矚目的“中國拍賣第一股”而言,都不能不讓投資者嗅到其中的商機。
招股書中顯示,保利文化主要有藝術品經營與拍賣、演出與劇院管理、影院投資管理三大業務板塊。2012年,保利文化收入達到16.49億元,純利潤3.86億元;2011年收入更是達到17.58億元,純利潤達到5.83億元;在2013年前10個月,保利文化收入達到14.556億元,三大業務分別占比為43.7%、39.9%、16.4%,這10個月的純利潤在3.08億元左右。其實,藝術品經營與拍賣這塊所占的比重應該更大,因為秋拍的收入數據沒有統計在內。在過去三年里,藝術品經營與拍賣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2010年占保利文化總收入的55.9%,2011年占到61.8%,2012年藝術品市場調整,業績有所下滑,占48.1%,但依舊是保利文化收入的重頭戲。
保利文化三大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圖
上市意義何在?
在招股書中指出,保利文化計劃將上市所得款項凈額的50%用于藝術品經營與拍賣業務;25%用于擴大影院投資管理業務的規模,包括增加影院的項目儲備、投資和經營;15%用于擴大演出與劇院管理業務;余下的10%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本和一般企業用途。
關于保利文化上市的初衷,其實在招股書中已有明確表示,就是要提高保利文化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品牌知名度、盈利能力。具體的業務策略就是,加強海內外的藝術品征集與客戶關系;擴展劇院和影院網絡;收購與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的資產或業務;吸引、激勵、保留高素質人才來強化競爭力。而這些業務策略的實現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注入,所以盡快啟動上市融資計劃,成為保利文化的當務之急。
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保利文化集團的整體毛利率是47.5%,演出與劇院管理、影院投資管理的毛利率分別為34.2%、10%,而藝術品經營與拍賣板塊的毛利率則高達73.8%,可謂保利文化的“優質資產”。有業內人士指出,保利文化是“打包”上市,其實,保利拍賣并不差錢,上市的意義不大。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季濤在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拍賣公司是人力資源型的公司,不是特別需要資金,主要是人才的短缺。上市的目的應該還是為了文化,比如演出和劇場建設,但是這塊沒有拍賣業績好,所以要拉著保利拍賣整體上市?!?/p>
這一點,在保利文化的招股書中得到了驗證。招股書顯示,2012年全國演出收入達到64.1億元,但演出場館多達2364個,包括985家劇院和776家影院,保利文化只是在29個城市管理有31家高端劇院,競爭壓力可想而知。2012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超過166億元,保利萬和院線的票房收入達到3.388億元,僅占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的2.04%。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引導和扶持,這兩大市場的需求及發展潛力還會持續增長,保利文化在投資方向上必然早已有此考慮。
拍賣公司不會盲目跟風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份額不斷上升,2012年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41%,這主要是中國藝術品收藏家持續增長的購買力,以及機構資本的大量涌入等多重因素使然。另外,國內外的拍賣行都在積極進行業務地域擴張,比如蘇富比、佳士得先后搶灘中國市場,嘉德與保利也先后進軍香港市場。據招股書顯示,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保利拍賣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4.3%。保利拍賣在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必然會提升傭金率來實現創收,如此一來,將對保利拍賣的征集和客戶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利文化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要將上市所得款項凈額的50%用于藝術品經營與拍賣業務,具體包括加大藝術品征集和銷售客戶網絡建設,通過建立連鎖藝術畫廊等形式提升藝術家經紀代理業務,擴大藝術品經營的規模等。值得一提的是,拍賣只是業務之一,其自身又有很強的盈利能力,能獲得的資金支持還是個未知數。
毋庸置疑的是,若上市成功,保利文化將成為“中國拍賣第一股”,保利拍賣的品牌形象也會得到很大提升。有業內人士指出,保利文化的上市,實際上就是保利拍賣的上市,可能引發其他拍賣公司的效仿。對此,季濤并不認同,他指出,“保利文化上市是個體行為,上市后公司的運作和管理會更加規范,更加謹慎,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度增加,這對保利拍賣的企業品牌貢獻比較大。但是拍賣公司投入資金量和產出是不成正比的,其業績與拍品資源、客戶資源、市場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對其他拍賣行來說,保利文化的上市沒有太多的借鑒意義,更不會引發盲目跟風。”
有市場人士對保利文化上市充滿熱情,表示資本入場將加快保利拍賣的國際擴張步伐,甚至能夠與蘇富比、佳士得抗衡。季濤對此表達了不同見解,“以后可能會有抗衡的實力,但這得慢慢來,蘇富比、佳士得做的是全球市場,而我們做的主要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沒有什么可比性。單從成交總量來看,也有很大差距。上市能夠提升保利拍賣的知名度和品牌價值,但是具體能夠增加多少業績,還得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