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歐洲藝術基金會《TEFAF2014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宣告,中國連續兩年蟬聯全球藝術品交易的第二位,占全球藝術品市場份額的24%;美國以38%的市場份額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第三位仍由英國保持,占有20%的市場份額。2013年全球藝術品成交總額為474億歐元,幾乎接近歷史高位2007年480億歐元。在藝術基金風靡的2011年,中國曾經一度超過美國,以高出美國1%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但在2012年立刻經歷了24%的跌幅,再次被美國所取代。2013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雖然小幅回升2%,但是美國市場交易額增幅高達25%,遙遙領先于中國,穩居世界藝術品市場的霸主地位。
藝術品消費繼續增長
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成長速度無疑是驚人的,2000年以來,中國平均GDP年增長率在9%以上,盡管經歷了經濟發展的回調,2013年中國7.6%的GDP增長幅度仍幾乎是世界平均水平2.6%的3倍。作為藝術品收藏的主要群體,中國財富人群的增長同樣迅猛。2013年,中國(包括香港)百萬美元(凈資產)富豪增長10%,達到120萬人,人數位居世界第7位。而嚴格意義的高凈資產(可投資資產)人數在2012年高達64.3萬人,增長幅度為14%,這部分人口總數在近10年內翻了一番。中國超級富豪的人數僅次于美國,為世界第二位。
與此同時,中國的中產階級人口也在增加。根據常用中產階級劃分標準,家庭年收入在1萬至至10萬美元之間即為中產階級。根據瑞士信貸統計,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比例已達到39%,對應美國和歐洲分別為32%和25%。中產階級的壯大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從投資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轉化,盡管2013年中國投資占GDP比重仍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但是中產階級財富的繼續增長將擴大中國經濟的內需,完成消費型經濟的轉化,藝術品消費將繼續增長。
搜狐曾經在2013年針對中國中產階級收藏者展開調查,89%的受調查者表示準備在近期購買至少一件藝術品,68%的人愿意花費收入的10%購買藝術品,其中有8%甚至愿意將收入的30%用于收藏。未來中產階級將是保持中國藝術品市場活力的基礎,而收入在10萬至100萬美元之間的高端中產階級則是未來中國藝術品發展的重要動力,據預測2022年這一類家庭總數將高達1.9億。
藝術品交易尚欠規模
雖然財富積累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但是中國內地還未出現像紐約和倫敦那樣的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具體表現在中國跨境藝術品交易金額遠遠低于美國和英國。2012年中國藝術品進口總額只占全球進口總額的6%,而出口額所占比例僅為4%,分別為10.4億和7.86億歐元。過去10年,香港憑借零關稅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年平均95%的中國藝術品進口貿易,逐漸成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
相對于香港的12%,2011年中國內地拍賣成交額比例曾經達到88%。而近兩年,香港的交易份額逐年增加,2013年香港占據了29%的中國拍賣成交額。稅收優惠和先進的基礎設施配置,大量重要買家,使得香港作為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優勢日益凸顯。2013年保利拍賣香港成交額高達總成交額的21%,而中國嘉德為10%。
2013年,蘇富比和佳士得均開始在中國內地嘗試西方藝術品拍賣和私洽交易,蘇富比與北京歌華美術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以物聯網技術成功地開展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保稅拍賣,但是在100多件上拍藝術品中,僅有9件為保稅拍賣。而上海自由貿易區內的第一場西方藝術品拍賣,也因為條件不充分而簡化處理。自由港概念所衍生出的跨境藝術品交易中心發展藍圖,仍然停留在探索階段,離大規模展開還有一段距離。
藝術品流通尚有局限
中國藏家大量走出國門,進入海外拍場,有些甚至參與到海外二級拍賣行的競拍中,據統計,中國國籍的買家分別購買了歐洲及美國二級拍賣行13%和19%的拍品;而在海外一級拍賣行,中國買家則成功競拍了20%的拍品。但是成功競拍的拍品主要集中在中國藝術品,其中大部分為中國古董。
絕大部分中國藏家亦未形成國際化的收藏觀念,收藏偏好仍舊集中在中國藝術品。盡管有中國買家參與競拍高價西方藝術品,但是據估計,收藏西方藝術品的重要中國藏家不超過50位。無疑,中國藏家對西方藝術品的關注度在逐漸增多。蘇富比宣稱自2010年以來,參與西方藝術品競拍的中國買家增加了54%,去年有530位中國內地藏家成功競得價值3.78億美元的西方藝術品。
盡管中國藏家的品位在日趨國際化,但是中國藝術品卻并未被主流國際買家所普遍接受,2013年僅有6%的中國藝術家作品在中國境外拍出,交易額僅為全球總量的4%,90%的中國藝術家作品是在北京和香港成交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政府禁止著名藝術家作品出口,使得境外拍賣行難覓高品質的中國藝術品。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遠未被國際藏家所接受,絕大部分并未成為流通于世界藝術品市場的“硬通貨”。
《TEFAF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調查顯示,大部分(59%)位于北京的畫廊反映,其作品主要針對中國買家。但是一些國際性的畫廊,80%的作品賣給了來自瑞士、美國和印尼的國際買家。大家普遍對于國際藝術商業機構進入中國持負面態度,60%的被調查者認為國際性商業機構的介入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弊大于利。
2013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雖然顯示了市場重新復蘇的跡象,中國潛在藏家的購買力也在日益增強,但是中國仍然是一個大量依靠本地消費的地方市場,離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的目標還相距甚遠。高稅收、地方保護主義政策、以及收藏家對外來藝術品的接受度低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而中國藝術家作品的國際認可度不高,也增加了中國成為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難度。要改進此狀況,則需要相關政策改進配合,鼓勵藝術品交易多元化和國際化,使中國真正成為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