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藝術品投資市場水太深了,都是吃這碗飯的,說多了得罪人,我沒法接受采訪。”連日來,本報對深圳恒某通寶藝術品投資公司的種種亂象進行報道,引發強烈反響,藝術品投資市場現狀如何?鑒定師的鑒定和其出具的鑒定證書含金量多高?市場本身還有哪些貓膩……帶著諸多疑問,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雖多遭婉拒,但仍有業內人士直言揭露,并提醒市民理性收藏。
揭秘一:大多數拍賣公司靠忽悠騙錢
“如今是全民收藏古玩藝術品,而且熱得發燒了,真該潑點冷水,讓老百姓冷靜冷靜。”接受記者采訪時,業內人士廖先生(化名)對記者說。廖先生表示,近年來電視臺、網絡以及全國各地舉辦了很多專家鑒寶類活動,媒體也不時報道藝術品拍賣出天價的新聞,很多百姓抱著淘寶發家的心態紛紛盲從,導致全民投資收藏古玩藝術品市場過熱的現狀,各種投資管理公司和拍賣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歷史遺留的文物和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品數量是極其有限的,而且掌握在極少數人手里,就連很多博物館里的藏品都是贗品,這么多投資公司靠什么賺錢?90%以上都是忽悠騙錢。全國正規的拍賣公司僅有幾家,深圳市拍賣行算一個。
廖先生表示,古玩藝術品行業從業者需要很高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累,還要有很高的財力和平臺,絕非普通百姓能輕易涉足的。縱觀世界各國,從事該行業的都是極小眾的高端人群,相關法律法規也比較健全。海外藝術品市場風氣很正,基本很少有贗品拿出來拍賣的,職業藏家的背后都有一個高端人才組成的鑒定團隊,鑒定技術也不僅僅是肉眼,還有科技等其他專業手段,運作機制相當成熟。正規的拍賣行會進行專業鑒定,絕不會用贗品忽悠買家。
揭秘二:所謂專家鑒定證書等同廢紙
對于行業內紛繁復雜的各種“專家”,業內人士孔先生(化名)表示,所謂的國家一級、高級藝術品鑒定師、各檢測中心鑒定專家等稱號全是虛假的,如果說權威,也就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了。海外的鑒定專家是不允許從事與經濟利益相關的工作的,但如今我國很多知名的博物館鑒定專家都與行業經濟利益掛鉤,而由于用人機制的問題,即便是光環繞頂的專家也可能是草包一個。“專家”市場太亂了,而且各個領域都與利益有關,整個行業的風氣太功利,社會上的“專家”就更不用提了。
“所謂專家給出的鑒定證書,那基本等同于廢紙,沒有任何意義。首先我國沒有相關頒證機構,而真正的專家鑒定后也不會給你頒證,其他專家頒的證也沒人相信。只有法院的司法鑒定證明才是合法有效的,其他的鑒定都沒用。”孔先生稱。
揭秘三:拍賣現場安排“托兒”
孔先生還稱,大量的拍賣公司更是亂象叢生,除了把贗品評估成“國寶”,騙取高額服務費外,無良拍賣公司會在北上廣深、港澳等地租酒店或者會議室拍賣,而到場的大多是藏家和“托兒”,為了迷惑藏家和買家,現場會特意安排幾件文物,讓“托兒”高價拍走,給人正規拍賣會的感覺。
“還有一種騙人手法更加高明。”孔先生稱,不良拍賣公司先讓專家給假文物估價20萬元,拍賣時再找人哄抬到40萬元,這樣就有了交易紀錄。第二次上拍,起拍價定到50萬元,再以80萬元安排自己人買回。多次這樣倒手之后,不少人就會對這件文物信以為真,一旦拍賣成功,就大發橫財。
揭秘四:扯“虎皮”傍“大款”
近日,記者在網上搜索“香港佳士得”,網上出現大量藝術品投資公司打出的“國內授權征集單位”、“國內唯一合作伙伴”等宣傳標語,扯“虎皮”、傍“大款”幾乎成了藝術品投資公司迷惑藏家和買家的慣用伎倆。廖先生表示,真正的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根本沒有委托任何機構征集藏品,而佳士得本身對藏品的要求非常高,更不會拍賣贗品欺騙買家。
“就在去年,某公司曾打著香港佳士得的招牌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辦鑒寶活動,后來被相關部門責令撤除。但該公司也沒受到什么處罰。”廖先生認為,如今藝術品投資市場混亂,但卻無人監管,即使被查處違法成本也很低,大不了換個公司名稱繼續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