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春拍給剛剛在2013年秋拍行情中再度炒熱的當代藝術行情潑了一身冷水。種種跡象表面,當代藝術在今年春拍不僅是理性回調那么簡單,而是進入了新一輪的“擠泡沫”。而近年來剛剛興起的中國當代水墨板塊,在香港春拍卻迎來小幅上升的行情。不過,由于這一新的藝術門類原本脫胎于傳統水墨和當代藝術這兩個不同的母體,雖然在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藏家關注,但學術梳理和作品積累都遠未走向成熟,目前還有些雜亂。為此,嶺南著名人物畫家張弘教授指出,當代水墨市場也須擠一擠泡沫。
行情??
當代藝術板塊再遭擠泡沫
上月開鑼的香港春拍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上游供應鏈無疑是當頭一棒——在蘇富比、保利和佳士得等拍賣巨頭陸續舉槌的當代藝術專場,被藝術品經營機構寄予厚望的一批當紅藝術家均未迎來與預期相符的高價:除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3號》以8300萬港元落槌、打破個人歷史成交紀錄外,像朱德群、曾梵志等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當紅明星的作品,統統遭遇“滑鐵盧”。
4月5日,率先舉槌的香港蘇富比,雖以6.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為當日舉行的現當代亞洲藝術夜場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過,讓一些藝術品投資機構大跌眼鏡的是,多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不僅沒有一鼓作氣地借著去年秋拍的推勢直線飆升,反而紛紛回調;當場僅有的4件流拍作品,中國當代藝術就占了3件,包括曾經被譽為“新當代藝術F4”之一的劉野早期代表作《旗艦的沉沒》。
去年秋拍憑《最后的晚餐》以1.8億港元的成交額引領中國當代藝術邁入“億元時代”、并以高達9億元人民幣的全年總拍賣成交額登上2014年度雅昌-胡潤藝術榜榜首的曾梵志,在剛剛過去的幾周,未能借香港這塊風水寶地再續輝煌:在香港佳士得上拍的《浴室》僅以664萬港元的低價成交,而在次日由香港保利舉槌的2000年作品《面具系列》亦以微微超過評估底價的1728萬港元成交。
不僅曾梵志的作品遭冷遇,就連今年剛剛作古的抽象藝術大師朱德群,亦沒有在藏家當中迎來機構人士意料中的“追捧熱潮”。其上拍的6件作品,除《澄光之靜》和《千峰翠色-構圖75》分別以1144萬港元及1024萬港元成交外,其他3件均以數百萬元平常價格成交,而另一件作品《綠的懷抱》甚至慘遭流拍。
為此,有專家認為,去年秋拍曾梵志等當代藝術家對當代藝術市場的整體加熱,并沒有點燃大陸藏家坐莊為主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收藏群體心里的投資熱情。隨著藏家在市場調整期間逐步回歸理性,去年的行情或許只是曇花一現。認真梳理蘇富比、保利等幾家拍賣巨頭在香港春拍上拿到的開幕成績單,可以明顯發現,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當代藝術板塊已經在藏家的理性認識下再次進入殘酷的“擠泡沫”環節。香港春拍歷來被視為內地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一些專家為此提醒那些高位接盤的投資者,一定要克制情緒,對接下來的市場行情保持謹慎觀望。
趨勢??
當代水墨或成資本獵物
一直被市場視為傳統國畫和當代藝術的雜交藝術的當代水墨板塊,未經歷像當代藝術在2004-2007年那樣的狂飆式增長,起點一直比較低。不過,今年春拍表現出“小幅抬頭的行情”。
在保利香港的當代新水墨專場,當代水墨畫代表性人物徐累的《思鄉曲》以334萬港元價格拔得頭籌,而另一位畫家李津的《足食者》以172.5萬港元成交。而在香港蘇富比的專場上,徐累的《島石》同樣以340萬港元的“不錯”價格成交,此外,像李華弌等其他當代水墨藝術家的作品也都獲得了比經營者意想中要好的成績。
當代水墨(亦稱新水墨),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受到市場關注的一個新的藝術板塊。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的調研,新水墨的興起,與近年來國內外拍賣市場上高端藝術精品資源持續匱乏的客觀現實有關,是機構在傳統水墨市場之外找到的新的交易增長點。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內地藝術家便開始借鑒西方藝術表現手法對中國傳統國畫的水墨創新進行探索。“盡管今天,學術界對什么是當代水墨仍有爭議,但當代水墨作為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開始在學術和市場上沖擊傳統水墨的領地,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當代嶺南人物畫壇代表人物之一、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弘向南方日報記者坦承,這些年當代水墨創作一直是他個人關注的焦點。
在他看來,藏家姑且可以把當代水墨理解成是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觀念融會貫通后銜生出來的一個新的畫種。十年前,還有很多學院里的教授看不起這種“兩不像”的東西,但到了今天,仍然不能理解當代水墨的畫家可能就會感覺自己跟時代有點落伍了。
相對學術來說,市場對新水墨藝術家群體的關注顯得相對滯后。據一些業內人士透露,2012年以前,新水墨藝術一直被拍賣市場拒之門外。此后,中國傳統書畫板塊因為受外部環境影響進入調整期,當代水墨才趁勢而入,在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和香港佳士得、紐約蘇富比等拍賣巨頭的推動下,成為各地區藝術市場追逐的熱點,而當年北京保利在內地推出的四場當代水墨拍賣專場,一口氣斬獲了3.54億元的總成交額。由此,也把一大批國內藝術家的作品大量推向了市場前沿,有的甚至已經成為資本眼中的“獵物”。
分析??
當代水墨市場“井噴”為時尚早
在當代藝術全面受冷的背景下,當代水墨的升溫,被一些業內人士解讀成:當代水墨的學術梳理與作品積累已漸趨成熟,很有可能會成為資本新的炒作熱點。今年的中國傳統書畫市場將進入“縮量求質”的階段。高端藝術品精品持續稀缺,必然會倒逼市場機構把目光更多的聚集到目前處于成長階段的當代水墨板塊。當代水墨有傳統水墨等其它藝術品種無法比擬的價格優勢,而且沒有古代和近現代書畫作品的鑒定困難,很適合新進場的買家。
不過,在藝術品鑒賞專家胡紅拴看來,這一看法顯得過于樂觀,當代水墨的市場離井噴階段還非常遙遠。“從近年來春拍和秋拍的數據來看,傳統水墨仍然是引領中國書畫市場的絕對主力。”
而在張弘看來,當代水墨市場還有點雜亂,距離成熟期還很遠。投機當不了大藝術家,同樣,也成不了大藏家。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講,最主要的使命是把創作搞好,而不是每天想著自己的作品能在市場上賣到多少錢。而對于藏家來說,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審美標準,不要看到市場上主要賣什么,就誤以為那些是最好的。就算是名家的作品,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張弘認為,隨著藏家藝術品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中國書畫市場的結構化調整是大勢所趨,傳統水墨不管從表現的內容、題材和方式方法來看,都與當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審美旨趣有一定距離。特別是隨著中產階層在收藏群體中占比的增加,他們的收藏視角和收藏品味肯定與過去主導藝術市場的那些藏家很不一樣。當代水墨與傳統水墨的角力直至走向分庭抗禮是遲早的事,但是,必須等到來自中產階層、有著較高藝術品鑒水準的藏家群體真正主導市場的那一天。
面對市場拋來的橄欖枝,張弘建議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對當代水墨的創作流派、理論架構、審美標準等進行系統梳理、認定,為市場交易提供價值標準。當前的藝術市場,主要還是以商業機構制定的標準為主。如果只是靠資本炒作而在市場上走紅的當代水墨,同樣也須擠泡沫。
張弘:
唯精品值得收藏
■訪談
名家簡介:張弘,嶺南當代人物畫壇代表人物之一,師從楊之光。廣州美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廣州美協副主席。
記者:您認同筆墨當隨時代的說法嗎?
張弘:藝術本身就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這一思想反映到作品上,就要求作品應該具有鮮明的時代感,應該適應當代人的審美需求。而作品流露出來的藝術之美,也是通過流動來體現其生命力的。
記者:您認為當代水墨市場還有點雜亂,如何改變?
張弘:亂,源于標準不清晰。目前學術對當代水墨從不認可到認可,這種認可也應該反映到對市場的影響。學術標準為什么長期影響不了市場,跟學術有意疏離市場有關。你不理市場,市場也不理你。
記者:您曾經主張在廣美開設藝術鑒賞和收藏專業?
張弘:對。我一直認為,美院未開此專業,是與時俱進的遺憾,不過現在已經有院校意識開始覺醒。學術標準無法引領藝術市場,跟藏家群體的藝術修養和品鑒能力有關。而藏家看不懂藝術,則跟我們提供相應的教育有關。
記者: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您建議收藏哪類水墨作品?
張弘:剛才講了,藝術是多元化。認同當代水墨,并不一定要排斥傳統水墨,況且當代水墨并不反傳統。不管是走傳統,還是走當代路線,只要能在美術語言的運用上追求極致,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都能出好作品。
記者:只收藏名家作品會否更保險?
張弘:名家也不可能件件出精品,只有精品才值得收藏。作為收藏者,應該首先通過不斷的學習去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