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集團日前推出新書《智能革命》,百度人工智能首次為李彥宏等百度管理層及科學家團隊創作的《智能革命》撰寫序言。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由人工智能寫序的書。也許很多人還認為,人工智能離藝術圈還很遠。實際上,AI已經悄悄進入了藝術行業的策展、創作等鏈條。一旦成本有了突破,人工智能就會讓藝術圈翻天覆地。
“機器人倫勃朗”
一向被認為人類獨占而人工智能難以突破的那些領域,比如情感和創意,也并非不可逾越。微軟去年進行了“下一個倫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項目,挑戰“如果倫勃朗死而復生了,他最有可能畫什么”的問題,探索人工智能的創意潛力,教電腦像繪畫大師倫勃朗一樣思考、創意和繪畫。
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倫勃朗的現存作品,讓機器自主學習藝術家的繪畫風格和主題,“機器人倫勃朗”最后打造了一張3D打印作品,畫了一幅三四十歲、頭戴帽子、有胡子、面向右方的男子肖像畫。參觀者感覺掛在美術館里的倫勃朗與其作品一點也不違和。
這幅畫算是創作還是機器人的模仿?藝術圈人士認為,“下一個倫勃朗”還只是人工智能基于倫勃朗的畫作,對人類創意的“模仿和加工”。
英國泰特美術館從2014年起設立了科技獎 IK Prize,用來資助使用科技手段、創造性探索泰特館藏的項目。去年人工智能策展項目Recognition獲得2016年IK Prize。
Recognition把路透社提供的實時新聞圖片和泰特美術館館藏,從物體識別、人臉識別、構圖分析以及語境分析,四個維度上進行匹配,之后每個維度再進行權重綜合計算,最終挑選出最匹配的新聞圖和館藏作品。
藝術自媒體“天下一叔”認為,現在的 AI策展還是停留在資料數據梳理的階段,但未來如果能訓練機器人更接近人類策展人的藝術素養和思維方式,可以綜合分析更多的文化歷史、藝術家背景,以及創作語言,甚至和藝術家對話,那時人工智能會讓藝術策展圈刮目相看。
機器人也能創意?
當人工智能讓工業、農業、金融、中介等行業的人們又愛又恨時,一些藝術圈人士卻對此不以為然,因為他們覺得藝術創作是一種人類還沒有充分認識的大腦行為,以及藝術家那些無法預知的天賦才華,還遠不能為機器所替代。
不過今年6月,麥肯集團在日本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也許會讓藝術圈的人有所反思。這項實驗同時讓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人類創意總監 Mitsuru Kuramoto為某口香糖品牌策劃 TVC廣告創意。兩個參賽作品同時放在網上,并邀請觀眾在線投票給最喜歡的那個。最終,機器人得到的票數竟然和人類創意總監不分伯仲,以46%對54%的微弱劣勢敗北。
“這一天,機器人可以撰寫小說,可以優先支配自己的快樂,并不再為人類工作。”這段話出自一本科幻小說《計算機寫小說的那一天》,它的作者是一個人工智能(AI)機器人。去年以這本小說為代表的4部作品參加了日本“星新——微型小說文學獎”評比,其中有至少一篇通過了比賽初審。盡管沒有進入最終輪的競選并獲獎,但這也是該獎項自1981年設立以來,第一次碰到前來參賽的非人類作者。
4部人工智能作品來自兩個科學家團隊,寫作的過程大致是:人類首先想清楚小說的基本架構,并給計算機輸入人物設定、內容大綱等人為的元素。之后計算機依據這些“素材”組織語言,寫出小說。
這個過程類似此前寫新聞稿和演講稿的 AI機器人。曾經,自然語言生成公司 Automated Insights打造的機器人 WordSmith就和美國公共廣播的記者 Scott Horsley做了一場競賽,雙方就一份財報寫作新聞稿。最終的結果是,機器人比人類的速度快了一倍多。不過,對比兩份稿件,很明顯人類的語言更加生動、細節豐富、富有情感。
機器人怎么有的創意?谷歌給出的答案是,基本思路就先讓機器學規則、會識別、會模仿,然后再教會機器打破這些規則做出創新。2015年谷歌推出的“Deep Dream”是這個思路的低配版本。在人工神經網絡算法的基礎上,將人類輸入的圖像轉化為機器識別的圖像,生成的那些圖片較多地出現動物如狗和眼睛,而且圖片會大量地覆蓋上漩渦狀、彩虹般的色彩。由于畫風詭異,也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得到傳播。
2016年,谷歌又成立了“Magenta”團隊,目的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想象思維并進行音樂和藝術創作。他們希望創建的人工智能不應該僅能創造出類似樣品的“復制品”,它應該具有自己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說是具備了學習能力。這個項目最開始需要基于視頻和音頻的支持,還需要一個能夠連接藝術家和機器學習模型的平臺。可以想象,在Magenta的幫助下,未來藝術創作將變得非常簡單。
當然,開發創作性機器人難度之大連谷歌也必須承認,可能最終還需人工參與。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即便理論上可以實現,要調試到成熟的應用,還需要特別為機器學習藝術信息進行大量的專門訓練,對于藝術這樣一個小體量的行業,這么大的研發投入,這也是讓商業機構無法接受的。但是未來藝術家在構思新作品的時候,讓機器人做一些查閱歷史資料等基礎工作,同機器人一起探討碰撞靈感,這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未來期待還是擔憂
人們發現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從“替代藍領”進化到“替代白領”,比如公司行政、稅務顧問、股票分析,甚至大學助教。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與倫理學教授,《人工智能時代》作者杰瑞·卡普蘭認為,一些低技能的、單一的、重復的工種很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一些工作環境比較復雜,需要實時地提出解決方案,并快速地適應社會變化,這樣的工作是安全的。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認為,與其考慮未來人工智能會不會奴役人類,不如先考慮人工智能是否會導致未來10-15年大量人群的失業。雖然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會促進新工作的產生,但產生的工作肯定遠遠少于失去的工作,所以是人類面對的很大的一個挑戰。
但是,未來機器人能否勝任那些需要“感性”和“創意”的工作,還無法下結論。在文學領域,相比描述信息和事實的新聞稿,更見文學功底的小說對文字和思維的要求更高。畢竟小說不僅要邏輯嚴謹,還要情感充沛、刻畫到位。出色的小說家暫時還不用擔心自己的飯碗。
在藝術領域,人工智能理論上可以做得比人類更嚴謹和全面。比如,圖像分析、藝術史研究、拍賣數據庫、藝術市場分析、藝術品鑒定判斷等方面。機器自主進行圖像或文本學習,然后分類歸納,進行分析預測,能減少很多不必要或者不準確的判斷。不過,“天下一叔”認為這聽起來十分美好,但是阻礙技術的應用,很大方面在于成本。
紐約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顧險峰認為,人工智能的方法可以分離藝術內容和藝術風格,并且能夠確切地表示內容和風格,自如地轉換,合成藝術風格。雖然計算機的能力令人驚艷,但是今天藝術作品的審美和評判依然不可替代地由人類來完成。那么,是否會在不遠的將來,人類的審美能力也會被量化,由數學公式精確地推演,最終由人工智能來越俎代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