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如果問一位藝術界人士:“全世界拍賣成交額最高的藝術家是誰?”很少有人會回答“張大千”。
5月25日,佳士得香港的專家在2017年春拍預展上向觀眾介紹焦點拍品張大千的作品《云山古寺》。新華社記者 李鵬攝
據美國《紐約時報》6月5日報道,據法國數據庫Artprice統計,這位1983年去世的中國現代主義畫家的作品,去年創下了3.55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的拍賣成交額,比排名第二的畢加索多出3100萬美元。
日前,在佳士得的香港拍賣會上,張大千1965年的“潑墨”卷軸《云山古寺》由一位電話競拍者以含傭金1.25億港元(約合1.09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下。這幅畫是張大千作品拍出的第六高價,這位云游四海的高產畫家的作品被大量仿冒,他本人也頗為樂于仿其他中國大師的畫作。本次拍賣的作品來自于著名的梅云堂舊藏,由攝影師高嶺梅及其妻詹云白自1940年代開始收集整理。
報道認為,這些高價反映出資金力量的平衡開始向中國拍賣市場傾斜。據Artprice估計,在藝術市場下行和收縮的2016年里,全球美術作品公開銷售額為124.5億美元,其中中國占38%,超過了美國的28%。紐約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交易商藍理捷(James Lally)表示,“中國買家正在制定規則。”
在香港,古代藝術品還在持續拍出高價。藍理捷于5月31日參加了佳士得的粉青釉“雙龍”盤口尊拍賣會,這件有唐代風格的瓷器出自雍正年間,品相完好。兩位電話競拍者將價格推到1.4億港元成交(約合1.2億元人民幣),接近佳士得的最高估價。“這是一件非常令人贊嘆的物品,”藍理捷說,“但是對于一件18世紀的瓷器來說,這些錢還是太多了。
報道稱,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拍賣一直受到拒付問題困擾,從而破壞了銷售數據的可靠性。例如,根據今年3月一份由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委托的報告,從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中國拍賣的拒付率達到41%。
盡管如此,作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依然是藝術市場的主要新興力量。不過,這股力量會如何發展呢?
國際當代藝術領域的交易商和拍賣商希望中國收藏家能對主導西方市場的藝術家更加了解,更感興趣。在過去五年里,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成為美國和歐洲的畫廊不可錯過的活動,讓它們可以在亞洲展示自己代理的藝術家的作品。現在,西方拍賣公司也在香港舉辦國際當代藝術拍賣會。
倫敦畫廊主蒂莫西·泰勒表示,他在今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看到了更多來自中國內地的訪客,這令他深受鼓舞,但他依然認為,當代藝術作品不會像在美國和英國那樣,主導中國的視覺文化和藝術市場,至少短期內不會。泰勒表示,在中國,“沒有那么多人”對購買國際當代藝術作品感興趣。“每個博物館的收藏核心都是歷史收藏,”他還說,“它們都植根于傳統。”
報道稱,當然,品味是會改變的,電子設備正在世界各地造成文化觀念的劇變。但是,張大千所代表的千年藝術傳統表明,中國文化品味的存在,也許會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