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畫壇10年,潘公凱近日以“靜水流深”亮相中國美術館,再次技驚四座。畫展“靜水流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在中國水墨畫上厚積薄發的潘公凱。而之前,我們更熟悉的則是作為教育者的潘公凱,因其相繼擔任中國美院、中央美院兩所著名藝術學院的院長,而在教育界聲名赫赫。
“我始終把自己的作品和其他的事情一樣,看成是我生命的痕跡。”潘公凱說,語氣中除了一份作為藝術家的超脫,更有一份作為教育家的認真和執著。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綠色繪畫論”的提出,標志著潘公凱學術研究的“生態意識”與逆風前行的文化自信,到最終確立了“格調”說作為近代中國畫價值中心的重要地位,由于多年美術文化的積累和藝術理論的諸多著述,潘公凱已被外界公認為學者型畫家。
“中國畫以意境、氣韻、格趣為最高境地。”潘公凱的父親、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曾一語點出中國畫之根本。受其影響,潘公凱對國畫創作理論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始終將“格調”看作近代中國畫的核心評判標準。此次參加“靜水流深”畫展的40余件作品,涵蓋了他自稱“大筆大墨”的大幅暈染作品,也包括了靈動灑脫的水墨小品與意象書法作品。
潘公凱的水墨畫用色很少,從攝取月光水影間寂靜空幽之境的《月初墮》,到抒寫鄉野水澤中千古寂寥之情的《仲夏之夢》,再到收放自如、元氣淋漓、長40米的水墨長卷巨構《野水空山圖卷》,畫面的構成性的布局所彰顯的結構美,與充滿抒情意味的筆墨情趣緊密交融,兼具理趣與情韻,突顯出他對“神韻”、“意境”、“格調”的獨特追求。
專業人士指出,此次展出的水墨畫,顯示了潘畫由早期的靈巧、灑脫到現在的淳厚、力透紙背的變化,是潘從理論到實踐的一種全新嘗試,是在繪畫思想上對一種中西文化碰撞的倡揚,是對中國畫獨特發展路線的探索。正如中央美院的一位老教授所言,此次潘公凱的畫展是以文史哲為創作根基,顯示了創作者很高的文化思考、學術辨識和藝術品格。
潘公凱在為其父潘天壽的畫冊《尋求精神性》所作的代序中寫道,“精神性是藝術品的價值之所在,而精神性又不能只局限于藝術家個體的精神性,它必須融會到更為宏大的背景之中。”毫無疑問這種精神性正是潘公凱畫展的核心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