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禿禿的沙丘,沒有樹木,沒有花草,有的只是兩匹正在遠行的駱駝。駱駝身后,是一串堅實,清晰的蹄印……畫家劉大為筆下的《漠上》,把駱駝特有的溫馴執拗、果敢頑強刻畫得形神俱佳、惟妙惟肖。
劉大為,我國著名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新近當選為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講到劉大為,人們就會想到駱駝,不僅因為他喜歡駱駝,愛畫駱駝,還因為他來自內蒙古沙漠,渾身散發著駱駝般的氣息,他的為人、為藝、為學、為師和為事,都有如駱駝那般溫馴寬厚,充滿韌性。
上世紀50年代初,劉大為隨支邊的父母遷住內蒙古后,印象最深的當屬駱駝。“那時,駱駝是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人要出門遠行,商品流通,農產品供給等,除了馬就是駱駝。”劉大為回憶說,開始見到的駱駝就是生活的伙伴,真正了解和熟悉駱駝,那是“文革”開始后的一次特殊旅行。
1966年初冬,任內蒙古師大美術系“長征隊”團支部書記的劉大為,率領一群青年學生“西征取經”。他們騎著駱駝,從呼和浩特出發,跨河套,涉草原,穿沙漠,過駝鄉……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戈壁灘上,日夜兼程。120天里,劉大為感受到了駱駝的堅實和忠貞。從那時起,劉大為就萌生了畫駱駝的想法,開始用藝術眼光審視駱駝。此后,不管走到哪里,刻畫駱駝,塑造駱駝,贊美駱駝,都是劉大為筆下紙上永恒的主題。
在駝畫作品的創作中,劉大為憑著他雄厚的生活基礎,豐富的想像,辟地開天,建山筑丘,構景造勢,用景襯神,以勢托韻。西域的陽關大道,新疆境內著名的火焰山,通往亞歐各國的古絲綢之路……一個個演示駱駝特性的典型場景,神工鬼斧般出現在劉大為的筆下。印象中,駱駝老得像古董,劉大為筆下的駱駝卻都充滿朝氣,充滿時尚神韻:春光明媚的戈壁高原,牧女與駱駝游春踏青,牧趣盎然;冬天牧區寒氣襲人,牧民與駱駝迎雪賞景,情真意切;塔吉克族姑娘騎駝出嫁,樂隊騎駝送行,場面壯觀感人。古老與時尚,牧民與駱駝,自然與人生,結合得那么的親切和完美。
在我國畫駱駝的人不少,但真正留心駱駝,熟悉駱駝,畫出駝魂,通過作品較完整地體現駱駝品格的,恐怕為數不多。劉大為筆下的駱駝,不僅在我國大放異彩,聲譽日隆,在國際上同樣受人矚目,他的駝畫力作,還曾被原國家主席江澤民作為國禮饋贈給日本首腦。像當年人稱“白石蝦”、“悲鴻馬”一樣,圈內把“駱駝劉”的稱號送給劉大為,無論從他本人或作品來看,都是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