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所以我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從那么遙遠的西方國家的畫家又引到這里來,我這個本身是中國人眼中的透納,包括這樣遙遠的畫家,包括地域、時代上遙遠的畫家,能夠使我們重讀自己的歷史,包括自己當下的近況和文化語境,包括中國的傳統和當代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也都是透納對于中國人,如果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引出一些話題的話,這也是這次討論的本身的價值,我想也回到我們這次討論的小的主題上去,我也想聽聽常老師和朱老師對于透納這個畫家你們的興趣點和對于他的了解,包括由透納所產生引發出的思考有哪些?
常磊:我們情況差不多,都沒有太深入地研究過透納,因為我們油畫院這個體系,更多的關注的是畫人的畫家,但有一點楊老師說,作為中國畫家沒有人不知道透納,透納一直很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出現在中、小學的美術課本上,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剛才楊老師說英國整體繪畫的問題,英國應該講有成就的畫家很少,有一個叫庚斯博羅、然后還有康斯太勃爾和透納,這三個人當中,我覺得透納的力度更強大一些,英國的繪畫成就,相對它的莎士比亞、還有拜倫、雪萊,還有狄更斯,相對于這些文學上的成就要遜色的多,這個并不是說盎格魯?撒克遜人不聰明,可能與它過去交流不便也有關系,因為它不屬于歐洲大陸,屬于島國,英倫三島,所以透納的出現,是十九世紀中期出現,這個時候是英國最強大的時候,因為一系列科技的出現當中,航海出現,可以廣泛地交流,像透納作為一個畫家,他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世界,據我所了解,這個人還是非常喜歡在風景當中徜徉畫,去畫大量的風景寫生,他有一張畫叫《速度》,我記得好象是他60多歲畫的,讓水手把他綁在桅桿上,綁了三個小時來觀察水色和霧氣,觀察自然光景,應該說他對印象派構成啟發性的因素,莫奈看到了,也許有更早的人看到了,就像“春雨潤物”一樣,我覺得印象派的確從透納里邊汲取了一些材料,但是印象派我個人的觀點,天分遠遠大于后天努力,這是我自己的見解,透納天生就是個畫家,盡管他到60-70歲達到佳境,可以說風景畫是“風景畫中的倫勃朗”,透納之前就有風景畫,但是透納是第一個把風景畫定位到和人物、靜物這三大題材并列的高度,他確立了風景畫作為一種題材的地位,以前都沒有作為主要題材,盡管有大量的風景畫,但是只要出現一個人物都不能成為風景畫,而且剛才楊老師也說到,他的繪畫跟中國繪畫有相象的地方,因為楊老師見過透納的很多原作,但是我一張也沒有見過,沒去過英國,看印刷品,因為我很早就買了透納的作品,但是看印刷品能體會到的確很激動,很振奮,他的一種強悍,表達風景語言上的一種強悍,楊老師說到的柯羅,柯羅也很強悍,怎么比喻呢?剛硬是一種強,但是柔媚也是一種強,它同時能達到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一個人體,一個很陽剛的力士是強,一個很柔媚的女人體也是強悍,也能讓你非常震撼,是觸動心理,不是說他有多堅硬。楊老師提過得那一點我覺得非常敏感,他跟中國繪畫的一種異同,因為在當時就有人指責他畫的是什么東西,一團顏色,看不懂。因為它憑借英國過去的傳統繪畫,它體會不到妙處,而透納通過長期的實踐,用心靈來觸碰自然,用情感來觸碰繪畫,所以它達到了這樣一種(高度),在英國的,包括歐洲的繪畫,包括整個西方國家,它跟大的文化環境是密切相關的,因為西方文化是邏輯文化,它從古希臘開始它就保持這樣的傳統,它一定在闡述問題,一定會把問題闡述的非常透徹,邏輯很嚴謹,比如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從2000年以前就建立起來,它一定會闡述的非常非常清楚,所以他們在畫風景畫的時候,跟他們的嚴密的邏輯文化是有密切的關系,而中國人沒有邏輯性,中國人在戰國早期,百家爭鳴的時候,有名家公孫龍的白馬黑馬,但那批人發展不起來,跟根源思維有關系。
藝術中國:純粹理性思維可能弱一些,實踐理性強。
常磊:所以你看中國文化,它只關注宏觀情感,不關注經驗的東西,它就像中醫一樣,醫學是科學的,它把醫學搞的特別藝術,所以醫療里邊中醫里面一些驗方,其實是不用理論治療的,但是理論對實踐的作用應該是指導作用,我學習理論之后,我可以開拓更多的視野,但是中國的中醫不是這樣,一個驗方經過千百次嘗試,不知道損失了多少人命之后,嘗試之后確實有效,然后從陰陽五經附會它,它是一種非邏輯性的,很藝術的。透納在這點很大氣,他非常非常接近中國的思維方式,他畫的效果其實很東方化,因為他有前期的因素,色彩、還有空間、所以他比中國畫要強得多,只要是中國人,天然就能看到黑白,中國繪畫沒有邏輯的畫,在西方的人看透納的畫就不理解,像中世紀很多神學家談到上帝的時候,在用邏輯的方法,證明推導上帝的存在,它不像中國用心靈、情感來體驗上帝,用情感來體驗,像托馬斯他都是用邏輯一步一步推導上帝的存在,那個我覺得是和中國很不同的一點,因為他看慣了那樣的風景,他再看透納的風景,覺得很費解,但是這個人絕對是一個非常非常偉大的畫家,無論從他革命性的角度來講,還是從題材的重要性來講,還是說他對語言的貢獻來講,可以說他都是空前的開派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