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法蘭西共和國兩國領導人、文化使者和藝術家共同推動的,以文化交流為目的的中法文化年活動自2003年以來,取得了廣泛的影響。為了繼續加強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補,增進不同民族彼此之間的友誼,擬議中的法國文化項目之一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于2004年10月起,連續六個月在中國的北京、上海、香港展出。這是自法國印象派藝術誕生以來最為重要。規模最大、印象派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最為齊全的一次來華展覽,也是中國藝術家翹首企盼的藝術展覽。
始于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印象派繪畫,到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期。它繼承了法國現實主義前輩畫家庫爾貝讓藝術面向當代生活的傳統,使藝術家的創作進一步擺脫了對歷史、神話、宗教等題材的依賴,使繪畫擺脫了講述故事的傳統方式,擺脫了那種精心刻畫每一個細微末節、傾力交待清楚自然萬物形狀的繪畫程式約束。印象派藝術家們走出畫室,深入原野和鄉村、街頭,把對自然清新生動的感觀放到了首位,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之中的自然景色萬千細微變化,尋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準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恒圖像。這種取自于直接外光寫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種種生動印象以及其所呈現的種種風格,不能不說是印象派繪畫的創舉和對繪畫的革命。印象派美術運動的影響遍及歐美各國,但是在法國,它獲得了最為輝煌的成就。談及印象派藝術,它與一系列光彩奪目的法國藝術家的名字緊密聯系,直到今天,他們的作品仍然是人類最受歡迎的藝術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