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份的音樂節真可以用“扎堆”來形容,就在五一長假的這幾天里,僅北京一地,音樂節里的演出舞臺就有十一個之多,感謝迷笛音樂節、草莓音樂節的杰出貢獻,每天有上萬人在這十一個舞臺前享受著音樂與陽光。外加上成都的熱波音樂節、北京朝陽公園的中歌榜紅五月音樂節以及第一年舉辦的易縣露營音樂節,國內音樂節的市場,雖不能說是達到全盛,但完全已經繁榮了起來。
既然是市場就得與商業掛鉤,音樂與商業的大聯歡,在今年的音樂節中尤為明顯。以草莓音樂節為例,要說今年與往年的音樂節有啥不同,贊助廣告就是最大不同。毫不夸張,進入草莓音樂節的場地里,隨處可見廣告的影子。戴爾、森海塞爾、迪賽、匡威、大眾汽車、美特斯邦威……加上“愛舞臺”前那幾輛Polo汽車以及宣傳手冊上各種雜志的廣告,草莓音樂節的廣告植入已經達到無孔不入。之前也許還會有人質疑,去看搖滾音樂節的年輕人們會對品牌感興趣嗎?草莓音樂節的此番嘗試證明,品牌進入音樂節是相當有必要。加之草莓音樂節本身已經具備了品牌價值,品牌與品牌的合作就更顯得順理成章。
音樂節催生商機,商機推動音樂節。迷笛音樂節跟草莓音樂節催生了商機,商機則是推動了熱波音樂節和易縣露營音樂節。
以上談的是生意,音樂節作為一樁生意,有錢可掙是好事,這保證了音樂節的可持續發展。但音樂節并不是一樁純粹的生意,音樂才是它的根本精髓。音樂節是個盤子,上面托著的是音樂這道菜,因此無論音樂節這個盤子多么五光十色,只有音樂這道菜的質量跟進了才能贏得食客們的欣賞。草莓音樂節的商業推廣做得很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屆音樂節就完美無缺。組織上的一些疏忽使得今年的草莓音樂節遭受詬病,比如入場等待時間過長,據調查首日入場觀眾中有超過一半人表示在門口等待了兩到三個小時,這意味著在未享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之前,多數人是遭受到了烈日的暴曬。這并非小事一樁,它反映的是一屆音樂節的組織能力,這直接影響到音樂節的口碑,那些等了太久的觀眾,很多都選擇轉頭回家,而非繼續等下去。
音樂節運轉靠組織,立足則靠歌手和樂隊。歸根結底,一屆音樂節的號召力還在于演出陣容。國內音樂節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在于演出陣容過于同化和老化,國內能演出的樂隊數量有限,因此大部分只能靠國內陣容撐起的音樂節往往是缺乏新鮮感,比如今年木瑪跟他的樂隊就在草莓、迷笛以及熱波之間趕場演出,顯露出的問題即是音樂節演出缺少新鮮血液。索性的是,各大音樂節都在想盡辦法注入新鮮血液,迷笛今年請來了英國骨灰級老朋克樂隊Sham69;熱波請來英國新銳搖滾樂隊Exile Parade;草莓則是邀請到英國電子搖滾樂隊Does It Offend You, Yeah?出場,邀請外國樂隊成了增加音樂節新鮮感最常用的主要途徑。在這方面,草莓音樂節做了更多的嘗試,今年“高校舞臺”和“豆瓣舞臺”的設置均為新鮮樂隊及藝人的參與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即便這次新人們的表現不足驚艷,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假以時日總會有機會成為下一支優秀樂隊的。
至于中歌榜紅五月,這樣純粹以主流明星為支柱的音樂節,陣容的關鍵就不在于新鮮,而在于分量了,主流就是要大牌,去看這個音樂節的觀眾只會聽從大牌的號召,新鮮與否并不重要。在所有五一期間的音樂節中唯有易縣露營音樂節顯得陣容偏弱,但對于一屆以露營為主題的音樂節,陣容又成了一種參考,如果是真有心開車郊游的觀眾,演出陣容不會成為決定因素。
音樂節“販賣”的是演出,同樣也是一種“情懷”。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音樂節留下深刻印象的絕對不會是場地里的廣告,這些只跟音樂節主辦方有關。而能長留在觀眾心中,供日后回憶之用的則是演出中的一些偶然,比如草莓音樂節第二天,面對混亂場面曾軼可淡定釋然的表現,又比如迷笛音樂節最后一天大雨中痛苦的信仰樂隊讓人淚流滿面的不插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