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西湖音樂節從一開始就顯示出來與眾不同。她不具有迷笛和草莓音樂節的那種與產業鏈條密切相關的特質,也不同于各大城市爭相舉辦的商業元素先行的主題音樂節,在市中心地帶、在西湖之畔、在寬闊而有序的草坪上、在年輕向上的笑臉中間,西湖音樂節更多地表達出了個性和舒適度。
按說年輕人才可以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而產生“奔赴”的行為,而對于早已經麻木成癮的我也因為一場音樂節奔赴異土,這里所產生的喜劇和慚愧不言而喻。但只要你還喜歡某樣東西,適當用最佳方式接近她,那也是縱然荒誕也無妨的最好托詞。而聆聽音樂、搖滾樂最好的地理位置當然也只能是在現場。
太子灣,杭州西湖邊上的一個草地公園,看臺位置恰好高出前方的草坪區域,有著天生的優越感,而作為戶外當然不設坐席,這為現場氣氛保留了最原始也是最必要的美感。
即便“大忘杠”在演出時烈日當頭,也有樂迷執意地入神聆聽,那個新任的朝鮮族女伴唱既跳脫又彪悍,高調和驚悚的嗓音帶領臺下的觀眾穿越了無數民族和宗教的危險地帶,而傳奇的宋雨哲則像一位先賢一樣,鎮定地把握著火候,水到渠成,他們攪和得現場的人在心神不寧和超然淡定之間動蕩不已。
兩天的演出都出現“奇跡”的一幕,當最后壓軸的“舌頭”樂隊和達明一派登場前,均有大批歌迷提前撤退。這并非說明兩組音樂人的號召力弱勢(“舌頭”和達明一派恰好是本屆西湖音樂節的最大噱頭所在,復出與重組足以攪亂一代業已老掉樂迷心中的漣漪),而是在顯示當今樂迷正在被細化,甚至可以說這種基于個人審美趣味的細化在流行音樂領域已經完成。
兩天里,當我看到樂迷之間的越發背道而馳,也就越可以感受到流行音樂正在進行專業上和理性上的梳理。跟隨李志完成壯觀的草地KTV之后,年輕的樂迷開始離場,即便李志下臺前說“一會兒我跟你們一樣,作為觀眾看‘舌頭’的演出”,也沒拉住要趁人流少趕回家的人群。李志的樂迷完成一次“膜拜”,而剩下的則對他意義不大,哪怕是另外一種隆重和情懷,這是專業歌迷的素質,即“只對你唯一的愛”,甚至偶像的偶像也不一定非要去尊重。
對于“舌頭”時隔多年之后復出的首場大型戶外演出,我自己已接近無言以對的感動狀態。1999唐山的某個劇場里,第一次見到“舌頭”現場至今,在我看來他們始終未變,甚至超越了所謂“越來越棒”的境界。當然正如某搖師慎重理性地指出主唱吳吞聲音太小,諸如此類的這些問題也同樣存在。可如此這些顯然不是當務之急。精致當然必要,但前提是先存在。
第二天同樣吳莫愁和戴佩妮演出之后,大批樂迷也在踩著泥濘的草地離場,而此時正是近來被內地音樂人和新聞人熱捧的黃耀明登場之時。達明一派不會讓樂迷缺少記憶和感情,但一樣屬于上個時代。我在驚訝不解完成之后,對現場樂迷愛與不愛之間毫不含糊的決絕表示贊美。人只有先認清了到底什么是我喜歡的才算是一種成熟,不是所有好的都要據為己有。
于是,兩天的現場有序而迅速地分裂成兩行,年輕的時髦民謠粉絲和搖滾老炮懷舊樂迷。并非嚴肅而有意義的劃分,而是新與舊、少與老的一種有效分裂。當然,這種分裂又是快樂的,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所愛,并盡情揮灑這種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