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許多城市都有著名的雕塑,這些作品往往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譬如,布魯塞爾的“撒尿小童”、紐約的“自由女神”、廣州的“五羊”、珠海的“漁女”、深圳的“拓荒牛”等等。
筆者所在的這個地級城市及其所轄縣區,亦可見一些雕塑作品,它們或矗立在大型廣場,或安置在公園之中以及其他公共場所。有一些思想性、藝術性結合得比較好,與環境協調相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得到市民和外來賓朋的一致贊賞,如曾經在街心花園風姿翩然的“采茶女”群雕等。但是,也有一些城雕,市民的評價不高,有的甚至廣遭詬病,如某縣某座公園顯眼處的一件縣標性雕塑,設計十分拙劣,體貌猥瑣,形態丑陋,基座上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惡俗雕刻。遠望之,不倫不類,毫無美感可言。花費不菲資金,豎此雕塑,初衷是為公園添彩增色,而實際效果是大煞風景,污人眼目,嚴重地損害了這個縣城的形象。據聞,這座雕塑已經受到了上下左右諸多人等的抨擊,卻至今風雨不動安如山。依筆者看來,這是頗讓人感到悲哀,也是可以引發人們深長思之的怪事。
因為“城市建設是一項極其嚴肅認真的事,特別是大型的、影響面巨大的甚至帶市徽性的重要雕塑,不能草率行事,因為這是人民的大事,也是歷史的大事,需要廣泛地征稿,廣泛地征求意見,像選市花一樣搞投標、投票,絕不能給歷史造成遺憾”。然而,遺憾的是,進入我們眼簾的這些城雕的產生,并沒有依照這樣的原則,沒投標,不投票,既沒獲得市民的認可,也不征求專家的意見,只由少數人拍板定案。知情者稱,個中不乏暗箱操作、權錢交易,貓膩多多。
城市雕塑這件“人民的大事”“歷史的大事”,僅僅由少數人說了算,不出現設計低劣、形象粗鄙的城雕作品才怪!多年前,曾看過一則報道,說的是桂林市準備進行舊城改造,市里將改造規劃圖滿城張貼,廣泛征求市民意見。要是我們所有的城市都能效仿如此做法,那真是百姓之幸,國家之幸。然而,這只是我的一廂情愿,現實中的所見所聞,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幼稚。
歷史上不同年代的雕塑,都記載著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條件、狀況與精神追求,看不同時代的雕塑,就像讀不同年代的教科書,每個時代都給人以不同的思考和借鑒。任何一座城市都是歷史的產物,都有著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歷史傳統,而在每一座城市的背后都隱藏著豐厚的人文歷史與典故。
因此,盡管自己一貫的幼稚、固執,但我仍然盼望,我們身邊的大大小小的城市,能夠一天天地越來越有文化內涵,越變越美。城市的美,當然也就包括了它其中的雕塑美。
而城雕的美,需倚仗包括官員、專家、市民在內的全體人民的智慧。即是說,要人民說了算,而絕不是少數人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