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設計空間已經向藝術與百姓生活融合一起的現實構思方向發展。”記者從首屆中國設計大展上獲悉。2月26日,由文化部和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設計大展在深圳落下帷幕。當天,主辦方邀請知名建筑設計師李虎來到關山月美術館舉行本次大展的第七場也是最后一場設計分享會。在展覽現場,李虎通過導覽、答疑等方式,與觀眾互動交流,分享入選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國空間設計的未來走向。
作為本次大展空間板塊策展人,李虎全程參與了空間板塊作品的征集工作。談起空間板塊的151件作品,李虎介紹,近年來,國人對建筑一般更關注外觀,這與現在的社會價值觀有關,而本次展覽希望讓設計回歸到建筑的本質上來。所以本次空間展覽的作品分類不同于以往景觀、建筑、規劃、室內等傳統分法,而是以生活方式看待空間,通過功能對空間作品進行分類,如教育空間、藝術空間、公益空間、居住空間、私宅空間、社區空間、酒店空間等。從作品分類可以看到,這次設計展品的甄選側重關注民生,觀眾能更直觀地了解近年來中國百姓對于生活空間的不同需求。希望通過展覽,呈現出在面對中國社會城市化轉型的巨大變革中,設計師們的積極態度、審慎思考和應對策略,并在展出現場營造一個能夠反映當代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生活狀態的“中國空間”。
據了解,近年來,空間的單體改造和整體改造項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城市規劃的發展和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對原有項目和建筑體進行巧妙合理的功能改造已經成為業內一項重要課題。比如,展品“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新大樓”就是由原來的公交巴士停靠站改造而來。
“每個展覽都是在講一個故事,這個展覽講述的就是在空間設計上我們關注什么、關心什么。”記者了解到,本次空間設計展不是以知名度圈定參展作品,而是通過廣泛的社會征集、各地設計事務所的走訪、重要項目的實地考察,以及對2008年以來的中國(包括港澳臺地區)空間設計進行普查的方式來確定參展作品。因此,本次空間板塊作品幾乎看不到明星建筑,有些設計甚至非常微小,比如展品“胡慧珊紀念館”是為紀念一個在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小女孩而設計的,而“胡同微居”則是一戶普通人家的民居,因為合理的設計使其狹小的空間充分滿足了三口之家的生活需求。這些作品無一不體現了策展人倡導的未來空間設計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