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從03年的時候,你的作品一直到近期,你覺得你的藝術有沒有一些變化?
范先生:基礎區別變化不大,但是其他的關注點、內容、觀念性,這些慢慢會有一些改變,但是總體來講,變化不是特別的大,只不過,在畫面的尺幅上會比原來做得大一些,因為有一些展覽需要,現在的展覽的空間都比較大一點,人家的要求會稍微大一點,基本是尺幅上比較大一點,其他的沒有太大的變化。
藝術中國:你的創作心態跟當時也是相差不多的?
范先生:創作心態有變化,我在讀書的時候,包括非典那個時間,開始了這種風格的創作方式,那個時候是在這種摸索的階段,現在基本上穩定,現在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沒有做到的東西,換句話說,覺得自己還有一些潛力,因為自己堅持這個道路久了,就會發現自己前面有很多東西沒有做到,每天還有一些新的東西、新的目標讓自己去努力,所以說,這是一個很漫長的路,需要一生一世去做。
藝術中國:你著名的攝影題材的作品當時是怎樣構思的?你創作的目的是什么?
范先生:可以這樣講,我覺得一個藝術家,去創作一個東西,開始的時候,不會有太強的目的性,開始是憑直覺的,比如說你在生活當中得到了一個信息,慢慢地就跟著這個信息去走,至于你分析到它的價值,解讀到它的價值,一些觀念,那都是后來的事情,還是憑著直覺去做的,就是這樣的。
藝術中國:可以具體說一下,您的攝影繪畫的題材,你最初的設想是怎樣的?人們對于普遍攝影的現象,您當時是從這個角度創作的嗎?
范先生:我當時是有一些這方面的朦朧的、一些直覺的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但是真正會遇到文字,會遇到這種解讀的比較條理的文字的東西,我還是得到朱愛民的歸納,他當時給我寫了一些東西,包括《喀嚓喀嚓》0那個系列,通過鏡頭觀看,我當時覺得,他解讀的很透徹,把我的直覺文字化了,他寫出來之后,我也挺興奮的,他是這樣講的,現在大量的信息,不是通過人的肉眼來得到的,不是通過您的肉眼得到之后,經過什么什么提煉、歸納,然后生成一個簡單的,哲理化的一個東西,現在大家都是通過機械的、數碼的、科學的手段去獲取信息,只是停留在表象的,表面上的程度,就是表象,就是人不會對一件事情做過多的思考,其實整個時代也是這樣的,有朋友講,您的畫為什么畫那么慢啊,這么講,現在不需要“十年磨一劍”這種方式了,其實我覺得恰恰在這種時代之下,需要一些精良一點的,慢工的東西,手工的東西。其實這個是最接近人本性的,會讓人的心靈、心理上,或者是生理上,會平靜下來,這種比較人性化,真正的科技,真正大量的信息的獲取,會使人感覺很疲憊,沒有時間去思考,我想通過鏡頭觀看的可能是體現了這方面的一些想法。
藝術中國:你對題材的選擇還有創作的靈感的生發是基于一種什么樣的考慮?比如說,對景象瞬間的一種感覺,還是對事物題材的一種興趣,比如說非典時期,或者對某一社會現象,或者說就是一個景象的一種觸動,我不知道你是屬于哪個類型的?
范先生:這個問題有點復雜。
藝術中國:其實很簡單,就是什么激起了你的創作沖動?
范先生:我有這樣的一個習慣,就是自己通過照相機或者是其他的手段,在生活當中去捕捉東西,捕捉到之后呢?我會在電腦上或其他的通過這種手段去做一個過濾,然后再給當時第一印象,觸動自己的第一個點會做一些對照,我做了大量的積累,有很多的圖片,有很多的原始資料,其實這個東西,就是我在平常當中積累當中提取出來的,最感動自己的,自己最有興趣的東西,不是說拿到一個東西就畫,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和一個提煉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