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長——孫蔣濤山水畫展
展覽時間:2009.12.24-2010.01.03
展覽地點:上海美術館
為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澳門書畫院院長、澳門出版社社長、著名山水畫家孫蔣濤個人畫展“山高水長”將于2009年12月24日——2010年1月3日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孫蔣濤,1960年生于江蘇贛榆,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畢業(yè)。師從中國著名山水畫家張文俊先生。初習人物,后攻山水,喜作潑墨潑彩,落筆大膽,一氣呵成。又博采眾長,除了研究劉海粟、傅抱石繪畫外,近年更是潛心吸收新金陵山水畫派精髓,在繼承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古人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孫蔣濤還數(shù)度西行昆侖,穿越戈壁,探兩河源頭,飲雪域甘泉,飽游馀看,一覽眾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浩然之氣集于筆端,創(chuàng)作一批以“山高水長”為主題的巨幅大構,急流飛瀑,氣勢撼人,于厚重里見細膩,于奔放中顯深邃,在解衣磅礴中現(xiàn)“真畫者”之境界,不僅體現(xiàn)自然之崇高、陽剛美,更是其氣質(zhì)和精神世界的自然流露,在畫壇獨樹一幟。
近年來,孫蔣濤的作品多次應邀參展“中國畫百年作品展”、“北京國際雙年展”、“第二屆中國畫大展”等全國性展覽重要畫展,出版有《千禧暢懷三人水畫集》、《張文俊、孫蔣濤師生山水畫集》、《山高水長?孫蔣濤山水畫集》等,其作品還參加“和平頌”搭載神七遨游太空。本次展覽是孫蔣濤先生繼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日本東京銀座美術館等地的又一次個展,展覽將展出其近年悉心創(chuàng)作的三十多幅山水畫作品,集中體現(xiàn)了畫家超凡的藝術追求。
前言
孫蔣濤把自然中的崇高、偉岸、雄渾、豪放,通過筆墨的演繹而成為一種高遠的視覺感受,這種以范寬《溪山行旅》這樣的經(jīng)典為依據(jù)的范式,所形成的形勢氣象,絕非常人所論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境界,也不是自魏晉以來文人理想中的林泉之心,而是激發(fā)了人們自古就已形成的對山水的敬畏——高山仰止。范寬的《溪山行旅》所展現(xiàn)的是一種撲面而來的壓人的感覺,那種理性化的視覺安排,表現(xiàn)了北宋時期的一種獨特的氣度。而孫蔣濤的這種高遠的境界,更多的是一種感性的現(xiàn)代方式,更符合現(xiàn)代的節(jié)奏和生活方式。
在郭熙所講述的規(guī)律中,“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孫蔣濤畫山少有“盡出”,也少有“煙霞鎖其腰”,他是通過被郭熙視為“活物”的水,使山在崇高中變得鮮活,從而形成山高水長的境界。以水為山的血脈,進而增加了山的高,這不僅是“山得水而活”,而是山得水而有神采。這也是孫蔣濤山水的意境。
孫蔣濤的畫,重其勢,高且大。那突兀的山峰,往往是拔地而起。他在畫面的處理中,不為小節(jié)所拘,以得其大意而表現(xiàn)出一種整體的氣象。
在表現(xiàn)上,他注重高遠的勢與筆墨的關系。對于筆墨他似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和感覺,這種感覺也就是古人常說的那種非生而知之的內(nèi)容,盡管這之中也有習而知之的努力。中國的筆墨在“墨分五色”的簡單陳述中,強調(diào)表現(xiàn)與對象的關系,并突出在畫面上的變化。同時那種以書法為基礎的“用筆”,更是在一種深藏的技術基礎中,反映內(nèi)在的學養(yǎng)。孫蔣濤以不遺余力的努力,建設自己的技術基礎,使自己的筆墨能夠表現(xiàn)出那高遠的氣勢和山高水長的意境。孫蔣濤的畫法所展現(xiàn)的一種“亂中求治”的精神,在筆線和皴法之間,以一種不合規(guī)則的“亂”表現(xiàn)山體或山石,描寫瀑布或山泉,其“亂”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豐富性的內(nèi)容。理性之“亂”與理性之“治”,不僅是筆墨之道中的辯證關系,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孫蔣濤以“亂中之治”表現(xiàn)出“亂”中的規(guī)律,“亂”中的情趣,“亂”中的意味,正反映出“治”的學養(yǎng)和心手相應的能力。
陳履生
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北京美協(xié)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