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做“中國現代美術之路”的課題研究,就是為了給中國畫的現代發展提供一個合理性支撐。所以,我們整本書(《中國現代美術之路》)都沒有涉及藝術本體形式語言的價值判斷。這是我們下一步的事情。這些都和我畫畫有關。 我畫畫的路子,也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比如有人敏感到我很容易走現代抽象的方向,畫起來一定比現在這樣出效果。其實我也時常手很癢,一不小心就會往抽象的方向去,我是有意識地控制著,努力把握好這個“度”,避免走向西方的抽象繪畫。為什么我要這樣舍近易而求遠難呢? 中國畫在今天的生存與發展,從宏觀上來講是中國畫的傳統圖式和表述方式,如何在現代社會里轉型為與現代審美和現代的精神活動相協調的新的語言形式。具體到繪畫實踐上,探索中國繪畫改革的道路占據主流的大體有兩種: 一條道路是以中國畫筆墨中可用的一部分來表現當下的社會生活,這個方向可以全國美術展覽的國畫部分為例,歷年參展的作品大多是畫人物,密密麻麻的人物,而且造型能力普遍都很強,仔細地看也有點筆墨。山水花鳥題材,大多是小筆觸滿紙鋪排,有的作品筆墨也不錯,但都是小筆小墨。這個方向在表現社會生活內容方面,頗有成績。這條道路探索的基點,是試圖將中國畫的觀念形式納入再現藝術體系。這樣的努力方向,或多或少將限制中國畫抒情寫意的根本特質,由于它與中國畫體系的深層內核難免不協調,因此潛伏著難以克服的矛盾。最終,中國畫原有的富于哲理、善于表現內心情操、精神深度的優勢,也就失去了。 另一條道路是實驗水墨的探索,這個方向是朝向西方的,除了筆、宣紙、墨、水等媒介材料是中國畫傳統的以外,觀念都是從西方現代主義來的,不過由于所用的媒介材料是中國的,所以還會有些中國的味道。這個方向也不失為一種藝術的拓展,但是卻失去了中國畫傳統中最寶貴的精神性的文化底蘊。 上述兩種水墨探索的不同基點與角度,對中國畫傳統也有或多或少的繼承,但是它們對中國畫傳統的主線都有很大的偏離和割裂。所以,在與現代審美和現代精神活動相協調,逐步形成新的語言形式上,都還不是最難的道路。最難的是什么呢?最難的是在今天對文人畫傳統中,抒情寫意的那一部分,抒發中國文化氛圍中中國人內在精神的延續和拓展。這條道路難就難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與當下的社會生活之間的鴻溝與差距很難超越。倘若說到中國畫的現代轉型,我始終覺得形式語言上的轉型為次、為表,而內在精神的轉型為主、為里。內在傳統精神的現代轉型怎么轉?這是比語言形式的轉型更復雜也更重要的問題。 細雨清風-180×360cm-2000 這是我腦子當中的問題意識。我的畫是根據這個問題意識來畫的。面對這樣一個宏大而抽象的問題,我也不可能想到有什么現成的方案。我的辦法是一小塊、一小塊地去做。我現在這個階段正在做的是:盡可能地守護和保留中國畫的筆墨,同時又要使這個筆墨傳統合乎當前變化了的繪畫觀賞功能。原先中國畫的觀賞功能主要是把玩,所以筆墨都很小,小筆小墨。現在中國畫的觀賞功能主要是在現代的大型公共空間里展示,所以需要大筆大墨。比如我畫的大畫,如果用傳統的小筆小墨,根本沒辦法畫。像《仲夏之夢》,我想畫得很黑,整個把它壓得黑黑的,讓荷花亮出來,讓這個光點亮出來。這個亮點有點像眼睛,有點像螢火蟲。我這樣畫,必須要改造筆墨:把筆墨從小筆小墨改成大筆大墨。在我看來這個筆墨的改造是必須的,如果我把筆墨全丟掉,雖然更容易一些,可是也就沒意思了。我的想法是既要發揮筆墨的優勢,又不能因此而使中國繪畫局限在案頭把玩的狀態。我要設法讓筆墨適應我們今天的藝術觀賞方式,可是改造了以后的大筆大墨,還要能跟筆墨原有的傳統價值評價標準對接得上。 傳統的價值評價標準,到了晚明以后有一個重要的演進趨勢,就是筆墨的進一步獨立。筆墨與客觀對象的關系,進一步地由筆墨依附和貼近對象形體,轉向與對象的疏離。這個轉向的潛在變化就是對創作者主體意識的高揚,以表現主體為主,“象物”與“造景”的成分進一步減弱,這是筆墨獨立的內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