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我國封建社會趨向沒落的時期,經歷了267年的興衰。建國伊始的洪武年間,太祖下旨仍沿用景德鎮窯場為皇家御窯,承擔宮廷御器及政府對內對外賜贈和交換的全部官窯器的燒造。洪武二年,建御窯20座,專制御器,往往是“千里擇一”,不計費用多寡,只求精品,使得御窯廠林立、官民窯并舉,欣欣向榮,制瓷技藝出現新的飛躍。 明?白地黑花 玉壺春瓶 經過宋、元兩代的發展,自明代開始,“天下窯器所聚”(《二酉委譚》)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鎮。此時,景德鎮制瓷在元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將陶瓷藝術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地。以景德鎮為中心的官窯大量生產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質量高、銷路廣而飲譽海內外,代表了明代制瓷業的最高水平,形成了幾乎由景德鎮一枝獨秀的新格局,使它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 明代景德鎮的瓷器以青花為最主要的產品,它代表了釉下彩發展的最高階段,而且此時的青料已有很多不同產地的鈷料,如進口的“蘇麻離青”,國產的“回青”、“平等青”、“石子青”等。明代還燒成了甜白、霽紅、霽藍、嬌黃等色釉瓷,這樣就能在各種色釉上加彩,開拓了釉上彩瓷的新領域,并創燒出了斗彩瓷。 在此期間,手工業、商業及對外貿易都有了很大發展。與前幾個朝代不同,瓷器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一,達到了瓷器外銷史上的一個新高峰。 第一節洪武時期的瓷器 洪武時期處于元代末和明代永樂、宣德之間。從傳世品來看,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遜色于元末與明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故可以把洪武時期看作是明代瓷器發展的低潮階段。傳世的洪武瓷器分兩大類:青花與釉里紅。 一、青花 洪武官窯青花是承前啟后的一代產品,繼承了元青花傳統,但工整有余、變化不多。此時的青花主要使用含鐵量較低且淘煉欠精的國產青料,呈色多為灰藍色,鐵結晶斑點不明顯,不同于典型永樂、宣德青花的濃艷色澤。事實證明:青花料若不罩在釉下,燒出后則為黑色,近似唐代時耀州窯白地黑色的作品;如果罩在釉下燒制,成品則為灰藍色。有人曾用其窯址材料做過模擬試驗,將青花料罩上青白釉復燒,得到的是洪武青花藍色。 其青花瓷的胎骨大部分是潔白色,有的燒結不透呈黃褐色。胎質與永樂官窯器相比較為粗松,有孔或裂隙。
釉層與元青花相比顯著加厚,一般都肥潤平滑,為深淺不一的青白色,很少有開片。圓器口沿處有積釉,琢器里面施釉有垂流的痕跡。 圖案題材以程序化的花卉紋為主,布局趨于簡單,扁菊紋、纏枝紋或折枝蓮葉紋較為多見,龍紋出現五爪,五爪尖連成一個圓形,一般以三爪、四爪為多。 造型以盤、碗、罐為主。除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厘米左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余均為糙底。糙底的盤、碗之類底部有紅色護胎釉,且多數有明顯的刷紋。器物制胎時均經過修磨,琢器有接胎痕甚至接胎裂隙。器內有厚薄不一的旋坯刮抹痕。胎體比元代同類產品薄,有些七寸碗的碗壁僅厚2毫米,大膽圓器的中腰以下胎體還較厚重。由于成型與燒制技術均掌握得較好,器物很少塌底、夾扁或翹棱。 從傳世品及景德鎮窯址發現的標本看,洪武年間以碗類為主的民窯青花粗瓷底部無釉,且有尖釘狀凸起,仍保留了元代斜削足的特點。 二、釉里紅 釉里紅技術在明洪武時方成熟,能自如地運用線描方法繪制紋飾。釉里紅紋樣也 明洪武?釉里紅串枝 花卉紋瓜棱罐 不再借助于刻花,而是直接用釉里紅繪畫,圖案大多用線條來表現,繪制得非常生動、粗細有致,點染涂抹一氣呵成。這表明洪武釉里紅的燒制技術已有了明顯進步。因此,洪武時期的釉里紅瓷器明顯多于青花瓷器,盡管其燒造技術仍未完全成熟,呈色有的不太穩定,多較淡或變灰,個別的還有暈散或發暗黑色的現象,釉面上往往還有開片,但基本上與元代釉里紅的色澤接近。 另外,洪武釉里紅瓷器的制作工藝與同期的青花瓷器完全相同,除執壺、玉壺春瓶及20厘米左右的墩式碗等器物底部施釉外,其余大盤多澀胎無釉,燒成后氧化呈現紅色,圈足端大多采用平削工藝而成。 紋飾較多使用以扁菊為主的花卉紋,另有纏枝牡丹、折枝牡丹、纏枝蓮等。纏枝菊紋作主題紋飾是洪武釉里紅的重要時代特征,還偶見松竹梅、庭院、飛鳳等。 第二節永樂時期的瓷器 永樂、宣德共經歷了30多年,在青花發展史上處于鼎盛階段,有所謂“諸料悉精,青花最貴”的說法,其成就被稱為“開一代未有之奇”。特別是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帶回了制作青花瓷所用的“蘇泥麻”青料,為能燒制出富有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質基礎。
一、青花 從永樂朝開始,青花瓷的制作已逐漸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 明永樂?青花輪花綬 帶葫蘆扁瓶 永樂青花用料有兩種:一種為進口的“蘇泥麻”青料,另一種是國產料。永樂、宣德青花均使用進口的“蘇泥麻”青料,具有呈色濃艷、有黑色結晶斑的特點。從永樂朝典型器物來看,由于燒成溫度較高,釉內氣泡較宣德器為少;而釉面有肥亮感,基本上為白中泛青色。但很大一部分永樂器也有很多氣泡,少數器有開片,青花還有暈散現象。 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 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 永樂朝器型多見梅瓶、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雙系扁瓶、深腹洗、大盤、大碗、碟、罐、高足杯、小型竹節柄卣壺及各式碗、各式盤、壓手杯等。有些器型則是元代和洪武朝所沒有而永樂朝開始出現的,如大型天球瓶、單面扁壺、雙系扁瓶、扁瓢形瓶、花澆、尖底蓮子碗以及雙系、三系、四系蓋罐或多系把壺、多棱燭臺、筒形器座、波斯型執壺、帶蓋瓷豆、高足盞托、雞心扁瓶等。這一時期出現很多新器型,有些是受西亞金、銀、銅器的影響,因而造型上具有外域風格。 永樂青花器的制作除大盤、扁瓶等少數大件器外,多數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代特征。盤類的糙底一般都色白而細,撫摸時有如糯米粉的細砂感覺,這也是劃時代的。有的細砂有小塊鐵斑。底足是平削的,有的釉底器的底釉呈波浪紋。 永樂青花紋飾一般為雙鉤填色,這種方法在宣德與成化前朝也有,但明顯區別于洪武青花的大筆觸填色,裝飾風格上改變了元青花繁與滿的特點,趨向疏朗,壓手杯便是永樂青花中的杰作。繪畫技巧也很成熟,紋飾層次比元代減少,紋飾以外的空間較大,以襯托主題紋飾,使之更加突出。同時,紋飾開始受外來影響,以后逐漸演變。 永樂瓷中僅少數有“永樂年制”的年款字,絕大部分是沒有年款的。 二、甜白釉 “甜白”是后人著書立說時給白釉瓷器的一個美稱,也叫“填白”。這種白釉 明?白釉凈水瓶
是在潔白的瓷胎上,以純凈的、透明的釉燒制出白度很高的白瓷,并以薄胎而有暗花者最為杰出。它給器物帶來了自然美,使其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出現,尤其是永樂薄胎白釉器大部分帶有纖細的暗花裝飾,十分雅致。這類器物的燒制是有很高難度的,因而著稱于世。 永樂白釉器的成就還表現在器型上的多樣化,除薄胎器外還有大小雞心碗、梅瓶、玉壺春瓶,各式壺、罐,奇特的三足器等,凡是青花類中有的器型白釉中幾乎都有。在裝飾上采用了刻花、印花、鏤空等,技法樸素、大方、雅潔。這一時期比較有特點的器形是“壓手杯”,敞口折腰,沙足滑底,一般在底部標有“大明永樂年制”或“永樂年制”字樣,字體小篆。 三、鮮紅器 據明代王世懋在《窺天外乘》中記載:“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鬃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那么,在永樂、宣德時期比甜白器更為珍貴的“鮮紅”又是什么呢?它就是以銅為著色劑的釉料,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的紅釉。因這種紅釉常被用作祭器,故稱為祭紅。又由于其如閃閃發光的紅寶石一樣美麗,也被稱為“寶石紅”。還有人根據它鮮艷的紅色,稱其為“鮮紅”。鮮紅器不同于鈞窯的銅紅瓷,“鈞紅”紅中帶紫,工藝上需要兩次燒成;而它是采用生坯掛釉,入窯經過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通體純紅、光彩奪目。其燒成難度非常大,對燒成條件的敏感性極強,質量很不穩定,故被稱為“火的藝術”。 永樂紅釉具有一些明顯的特點:胎質細膩、胎體薄輕、紅色鮮麗勻潤、釉質晶瑩。永樂紅釉暗花高足碗為鮮紅器的代表作,碗內壁白釉暗龍紋,碗心刻篆書“永樂年制”四字款,外壁釉鮮紅,形體秀美、莊嚴、穩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第三節宣德時期的瓷器 宣德一朝僅10年,但這段時期在我國瓷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說永樂為明代瓷器的開始和發展時期,那么宣德則為鼎盛時期。前人對宣德瓷器的評價是十分高的,其數量、質量、品種均是非常可觀的。 此時,顏色釉中的20種釉色,除回青外,基本上都已經出現了,對顏色釉的生產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明清兩代瓷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且,在釉下彩方面出現了青花、釉里紅和青花釉里紅;釉上彩有釉上紅彩和五彩;釉下和釉上彩相結合的品種有青花紅彩、青花黃彩和青花五彩。 一、青花 宣德青花可謂青花之冠,陶瓷界就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說法。此時所用青花料主要為國外進口的“蘇泥麻”青料,釉面色澤濃艷、暈大小不等、凹陷胎骨,且具有閃銀白色“錫光”的黑色斑點等特點。由于這種原料中含鐵量較高,往往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色斑點,與濃艷的青藍色相融一體,后世極難仿制。同時,官窯還有一小部分使用國產鈷料繪紋飾,顏色艷麗穩定、沒有黑斑。
此時青花瓷的胎體比永樂時期的同類器物要厚重。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與后期釉面稍白,中期為青白色,釉面均很細潤。釉子肥厚閃青,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稱“橘皮釉”。若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甚至小氣泡摞著大氣泡。而且,宣德朝無論什么品種的瓷器,幾乎都是這種釉面。 花紋飾比永樂的稍顯粗獷,隨意點繪,沒有輪廓,俗稱“一筆點畫”。對花、葉、蓬瓣等塊面較大的紋飾用筆勾勒后填色,填色時采用小筆,因而有濃淡深淺的筆痕。宣德時期還有在青花地上留白紋飾的品種,流傳下來的極少,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青花底留白龍紋渣斗。 二、釉里紅 宣德朝的釉里紅瓷燒制極為成功,形成了鮮艷的寶石紅色,數量和品種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其裝飾方法有三種:一是圖案形狀整塊涂抹,如三魚紋和三果;二是胎體刻畫圖案紋飾后用釉里紅覆蓋,如宣德釉里紅海獸紋錐花蓮子碗;三是為毛筆勾勒花紋,如宣德釉里紅纏枝花沖耳三足爐。宣德釉里紅瓷主要采用涂抹法,洪武朝盛行的那種細線描繪圖案的釉里紅瓷并不多見。 因對銅紅釉燒造技術掌握較好,所以紋飾濃淡自如,常見的紋飾有云龍、三魚、三果。在數量有限的傳世實物中,釉里紅器都是官窯器,以三魚高足碗和三果高足碗多見。其中釉里紅三魚高足碗,在凝重的白釉里三條紅艷的魚紋,似在水中漫游,悠閑自在、生龍活虎。宣德瓷器的另一個特點是落款部位很多,不僅出現于底部,也有書寫在口、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說。 三、寶石紅 宣德時期為紅釉瓷器的極盛時期,紅釉可分為深、濃、淺、淡四種色階。深為黑紅,濃者艷麗,淺色勻凈晶瑩,淡者若桃花粉紅妖艷,故人們又根據釉色的深淺和用途給宣德紅釉起了“牛血紅”、“豇豆紅”、“蘋果紅”、“娃娃臉”、“楊妃色”、“桃花片”、“桃花浪”等形象的名字。此時的銅紅釉殷紅灼爍、寶光耀日,似紅色寶石一樣瑰麗,所以“寶石紅”為宣德紅釉的代表品種。 永樂、宣德的紅釉器口邊均顯淡青白色,俗稱“燈草口”,紅色與白色相互映襯,更顯出紅色艷麗華貴,這是燒制過程中紅釉熔融重流的一種現象。古代工匠們運用這一化學變化創作了獨具時代特色的裝飾形式。宣德紅釉瓷器有的還加金彩裝飾,給顏色釉瓷器又增加了新的光彩,更顯得輝煌絢麗。 僧帽壺是受外來影響而產生的器型,形如僧帽。而紅釉僧帽壺是宣德紅釉中呈色相當成功的作品,胎和釉十分相融,顯得深厚滋潤,且鮮紅釉色光彩奪目。因為燒制不易,所以紅釉器傳世品極少,永、宣紅釉名重一時,成為我國傳統色釉中一枝最為珍貴的奇葩。
四、青花加彩 青花加彩最早出現于明宣德,有“青花紅彩”、“青花黃綠彩”和“青花五彩”三種。 宣德青花紅彩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礬紅同施于一器之上,經高溫、低溫兩次燒成。這類器物造型種類不多,主要是墩式杯和高足杯等。著名的青花紅彩器傳世品如青花紅彩海獸高足杯十分精美:以青花繪海水,藍白相間的滾滾波濤、洶涌澎湃,紅艷的海獸隨躍動翻騰的海浪上下遨游,形成極強的動感,青紅相映、情趣盎然。 宣德青花黃綠雙彩器物有青花加彩游魚盤,盤為侈口窄唇、淺壁、矮圈足。盤心畫青花番蓮一枝,旁飾雙青線,外面青花勾勒波濤紋,加填綠彩,分飾黃彩游魚六尾。 青花五彩一般以紅、黃、綠、紫及青花為五種主要色彩。它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瓷畫。宣德青花五彩的釉上彩裝飾方法有兩種:一種為釉下青花勾勒輪廓后釉上填色,另一種是在釉下刻畫輪廓后釉上填色,輪廓處釉厚而稍深,如同色釉彩勾勒的輪廓。前一種方法發展為成化斗彩,后一種方法發展為嘉靖和萬歷的五彩。 五、祭藍釉的發展 宣德年間,藍釉制造工藝益精,釉色如深淺不同的藍寶石,口沿釉層較薄處有一線白色燈草口。釉質肥腴,帶橘皮紋。此時的藍釉有幾種裝飾方法:內外施藍釉,素面或刻畫紋飾下,或外藍釉里白釉,內壁素面或錐拱紋飾;或青釉白花,胎上錐拱凸起的紋飾施白釉,地施藍釉。宣德祭藍的年號有青花題寫和刻制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 此外,宣德時期的黃釉、孔雀綠等品種也都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礬紅彩始于宣德,仿哥釉也是宣德時開始的,黃釉是宣德時燒成功的。紋飾一改永樂時的纖細風格,顯得粗重豪放、筆法蒼勁,且尤以龍紋猙獰兇猛之狀為明清兩代之最。 第四節明代“空白期”的瓷器 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有絕對年款的瓷器極少,出土所見實物皆為民窯器物。器型有罐、梅瓶、爐等。青花器物絕大部分胎體比永樂、宣德器物厚重,紋飾以云氣紋為多,占全部紋飾的很大比例。由于人們對這段時間生產的器物認識不清,且所出的陶瓷論著對這一時期也多不提及或一筆帶過,因此被一些陶瓷史家稱為“混沌時代”或“空白期”。 此時,由于民族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時局不安定,民窯生產受到影響而減勢,但沒有像官窯那樣大起大落。這段時間民窯生產可以分為兩期,前期繼承宣德風格,后期開成化先河是承上啟下的時期。
青料除極少數為濃艷的進口料外,大多用含鐵量較低的國產料,但其中也有少數色澤偏于濃翠的;從造型上說,出現了戟耳和帶座的器物,這是元代造型的復古,但變化很大。由于全是民窯器,胎、釉制作都不太精細,削足也不規正。瓶、罐底部無釉;碗、盤底足跳刀痕明顯。從元代開始的醬色假芒口在三朝器中仍時有發現,部分琢器如瓶、罐之類的口沿多見剝釉現象。器物底足從總的傾向來說有加大的趨勢,足寬而深是這一時期民窯器的普遍特征。碗類的器足呈內斂者多見。器物內壁刷釉的制作方法在三朝流行;紋飾以纏枝和折枝花草為多,動物紋中以麒麟和犀牛多見。出土瓷器中有一批以琴棋書畫、樓臺庭閣為主題的大罐,其畫面的特征是樓臺庭閣往往在云霧幻境中,人物面部鼻尖突出,柳條如斷續的雨點。 三朝青花器中尚不見官窯款,民窯中有天順年款的器物,書“大明天順年制”或“大明天順年造”兩行六字款,但都屬于明代后期的仿品。 第五節成化時期的陶瓷 明成化(1465—1487年)一朝政治腐敗,但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卻異常精美。特別是成化斗彩由于采用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工藝,在中國陶瓷史上堪稱一個劃時代的偉大創舉。 一、青花 成化官窯產品造型中青花大件很少見,胎釉潔白、胎體輕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視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其釉質獨特、白潤如凝脂,給人以細膩溫潤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足見其感人之處。成化時期的這種釉色,后人仿制十分困難。 青花料有濃淡之分,濃者多勾勒紋飾線條,淡者則平涂上色。據文獻記載:成化早期還使用“蘇泥麻”青料,藍色濃艷,加上某些器物紋飾上仿宣德,故有宣德青花的特點。中期以后使用平等青,又叫陂塘青,且大多用雙鉤線條勾勒圖案,然后在圖案內進行渲染,因而燒成的作品大多淺淡雅致,與永樂、宣德青花形成鮮明對比,具有成化青花的獨特風格,如嬰戲紋碗,永樂、宣德、成化時期都有,但前者青花濃艷,而成化青花則呈色淡雅,開始出現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 夔龍也稱草龍,是成化時出現的一種抽象變形的圖案化龍紋。至于花卉紋,成化多團花,紋飾布局上圖案化,以六組團花較多。而且,成化青花凡飾有青花邊線的,雙邊線均十分規整,靠近足根無釉處的那條圈線青花顏色深重,上面的圈線則顯淡,這可能是制作時先畫下面、后畫上面所致。 成化官窯青花底部有帶釉與砂底兩種,帶釉者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這種類似火石紅的“米糊底”用手摸時沒有粗糙之感,仍感細潤,是成化官窯青花特有的風格。
民窯青花顏色同樣淺淡發灰。紋飾常見的有獅子、麒麟、海獸、河塘鴛鴦、秋葵山茶等,有的紋飾畫得柔和,有的畫得潦草,無論哪種都透出瀟灑活潑,從隨意之中見其清麗。成化民窯瓷雖無官窯的瓷精細規矩,但其器型規整、胎子潔白細密、釉子光潤肥厚的程度也很突出。多無款,少數有款的書寫“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 二、釉里紅 釉里紅瓷器的制作,自宣德以后逐漸走向衰退的趨勢,導致成化朝的釉里紅十分稀少,但其顏色濃艷,有的比宣德時的還要奪目。其傳世品主要是三魚碗、釉里紅九龍瓶等。魚形較宣德時變化較大,特別是尾部的變化更大,呈蘑菇頭形。其中的一款九龍瓶瓶體畫鮮紅龍九條,姿態各異,隙地略飾有云紋,是不可多得的稀世孤品。款識多為“大明成化年制”兩行六字款。 成化以后,釉里紅器被釉上紅彩替代,具有時代風格的釉里紅器也極為少見。 三、成化斗彩 成化一代瓷器上的釉一般都被稱為斗彩,是在宣德青花五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將宣德青花五彩瓷器的一個小局部紋飾使用的勾線填彩技法進一步拓展,成為器物全部紋飾的裝飾方法。因為青花與彩色這樣并用,有所謂相互斗妍爭艷之意。從傳世品看,幾乎每件成化斗彩器都用青花勾繪整體紋飾的輪廓線,然后在雙鉤線內施多種釉上彩,構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彩瓷。 成化斗彩可用“質精色良”四字來概括,它不僅以細膩精湛的工藝取勝,而且以線條流暢的造型、薄如蟬翼的胎體、潤如堆脂的質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調,在明清彩瓷中獨樹一幟。尤其是那釉下緊貼胎體幽 靜濃艷的青花、光滑潔白的釉面所閃耀的迷人色彩,與釉上絢麗燦爛的彩繪遙相呼應、爭奇斗艷,給人一種優雅而又華貴、明快而又朦朧的美感。 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瓷鑒賞家孫瀛洲先生對成化斗彩瓷有這樣的分析:“成化彩瓷的釉上彩,其顏色特征是鮮紅色艷如血、厚薄不勻、血薄不勻;鵝黃色嬌嫩透明而閃微綠;杏黃色閃微紅;水綠、葉子綠、山子綠、藍色皆透明而閃微黃;松綠色深濃而閃青;蜜蠟黃,色稍透明;差紫,色濃而無光;孔雀藍,色沉而無光;孔雀綠,淺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葡萄而透明;油紅,色重艷而有光;姜黃,色濃光弱。”成化斗彩所用色彩除了釉下青花外,釉上彩有鮮紅、松綠、嬌黃、淡藍等多種,一般器物上用其中的3—6種。
成化斗彩之所以享有盛譽,不僅因為它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還因為其器形均小巧精致,為掌中把玩之物,開一代未有之奇。以成化斗彩中最大的“天”字罐為例,僅高13厘米,而宣德的青花罐一般則高達60厘米。再如:成化斗彩高足杯最大的口徑為7 7厘米,而宣德青花高足杯口徑卻都在13厘米以上。此外,成化斗彩小杯直徑基本為6厘米,小碟11厘米。有人把宣德朝器物比作“大江東去”的關西大漢,把成化朝器物比作“曉風殘月”的南國佳人,真是恰如其分。成化斗彩所用的紋飾有子母雞、花草蝴蝶、葡萄、嬰戲、仕女、高士等。 四、成化脫胎瓷 這是一種展示制瓷業高超胎土配方、修坯、燒造工藝的藝術杰作。這種瓷器胎料有特殊配方,修坯工藝極其繁復精細,工藝程序達100多道:粗修、細修定型,粘接、修外型,蕩內釉、精修,施外釉等等,而且每一道工序均須極為細心,稍不留神則前功盡棄。人們形容此種薄胎瓷的修胎工藝幾乎達到了多修一刀太薄,少修一刀太厚的程度。胎體薄過蛋殼,幾乎有釉無胎,故名“脫胎”。不難明白,成化脫胎瓷主要是小件陳設瓷,因制作極其不容易,保存很難,傳世品極少,價值極高。 第六節弘治時期的陶瓷 這時的瓷器無論青花、顏色釉或彩瓷,基本上都是成化的延續。 成化窯的精品斗彩在弘治朝已基本上不再生產,而弘治嬌黃和白釉刻填綠彩則是這一朝最負盛名的品種。弘治朝民窯青花也在成化朝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民窯的精品也經常有所發現。 一、青花 弘治朝的官窯青花瓷器與成化非常接近,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說。此時的青花傳世的很少,臺北故宮博物院僅數十件,且大半是黃釉青花,品種又很單一,基本上是碗、盤之類,屬實用器皿。黃釉青花是弘治官窯的杰出產品,是將白釉青花燒好后加施黃釉復燒而成。 弘治官窯瓷胎細潤、堅密,有的釉面光亮閃青,被稱為亮青釉;有的釉面很白,用“如脂似玉”形容,一點也不過分。青料采用國產平等青,與成化官窯相仿,但稍偏灰,后期更甚。青花濃淡不等。青色濃淡與紋飾的繪制筆法有關,采用粗筆點染勾勒的呈色濃烈,采用雙勾平涂的則呈色淺淡。前種筆法弘治初較多,弘治中后期則采用新的單線平涂的筆法,有時也夾雜一些一筆勾勒點染的方法。繪畫筆法的區別可作為判別弘治前后期的標準。常見的紋飾有海水龍紋、火云龍紋、荷蓮龍紋、龍穿紋、四季花果、海馬異獸、松鶴、纏枝牡丹、葡萄、蕉葉、山石花卉、結帶寶杵、海水江芽、嬰戲、仕女及梵文等。民窯青花瓷在明代民窯瓷器中都是較為突出的。
民窯青花顏色比較淺淡,和官窯青花不同的是:弘治民窯青花豐富而多彩,釉層以肥厚為多,有些見密集氣泡,有淡湖水青和卵白兩色,少量的灰綠釉薄而透明。常見的紋飾有松鶴、折枝花、纏枝花、團花、花果、菜蔬、樹、石欄桿、嬰戲、仕女、騎馬、魚躍、廟前朝拜、火輪、蓮瓣,都畫得非常瀟灑飄逸,尤其是人物,只寥寥幾筆便活靈活現。景德鎮民窯生產的外青釉裹青花獅子繡球紋碗,是弘治的特有產品。 黃釉青花盤宣德時期才見有燒制,以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官窯均有出品。宣德制品共有砂底邊款和釉底底款兩式,成化見砂底邊款,弘治、正德和嘉靖則見釉底底款。弘治官窯款識有“大明弘治年制”和“弘治年制”篆書款一種,但不見于青花器上。字體秀氣而有力。民窯瓷的寫款多是祈求平安、發財的長篇銘文,也有的只寫干支款的。 二、宮廷御用黃釉瓷器 在我國的古代,瓷器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便享用的。就黃釉瓷器而論,它被宮廷壟斷,并嚴禁民間使用。《明英宗實錄》中記載:“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以告者,連座。”到了清代又有更具體的規定,從而使黃釉瓷器在諸多單色釉瓷器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室的御用瓷。 中國的帝王為何對黃色如此厚愛呢?在古代無論各朝各代的君主都尊崇土地,土地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其本色就是黃色。黃色還具有中央的含義,在色彩學上表示光明和希望,能夠引起人的興奮感。 由于歷代君王對黃色的情有獨鐘,黃釉瓷器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的專用瓷器。 明清時期宮廷對黃釉瓷器的使用略有不同:明代黃釉瓷器主要作為皇室的祭器。清代黃釉瓷器除了繼續成為宮廷祭祀用器外,還成為陳設觀賞、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黃釉瓷器在皇室中有著明顯的等級表現:除了皇帝、太后、皇后主要享用黃釉瓷外,皇貴妃用的是里白外黃瓷,貴妃用的是黃地綠瓷,嬪用藍地黃瓷,而貴人、常在分別用綠地紫和綠地紅,答應、皇子福晉、皇子側室福晉則用“甘色瓷盤、碟、碗、鐘”等。 明代黃釉首推弘治時期的器物釉色為最佳,釉色純正肥潤、渾然一體,無疵,因色淡嬌艷而以“嬌黃”著稱。其制法是以鐵為著色劑,在燒成的白瓷上澆釉,再經低溫兩次燒成。弘治黃釉器物大多是罐、盤、碗。從大量傳世品的呈色看,它們的釉色幾乎一致,這說明景德鎮的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黃釉燒成技術。它們的色調達到全器一致是不易的,因為釉中含鐵成分的增加與減少直接影響釉色的深淺,必須經過工匠們刻苦鉆研、反復試驗,才能達到如此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