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6月11日—日 地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此次論壇同時也是新成立的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的開幕儀式。這個新的研究室由媒體藝術策展人、帕森斯設計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張尕主持,集合清華大學普適計算研究部和醫學院神經工程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并與紐約的帕森斯設計學院,荷蘭鹿特丹的媒體藝術中心V2以及瑞士聯邦理工大學(洛桑)建立起合作關系。依托如此豐厚的資源,此次論壇幾乎包羅了大多數新媒體藝術的知名機構,在國內實屬難得。 受邀參與論壇的國際機構均為重要的媒體藝術實驗室,包括荷蘭V2、MIT媒體實驗室及未來公民媒體中心、林茨電子藝術節未來實驗室、馬德里普拉多媒體實驗室、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媒體與設計實驗室、蒙特利爾六邊形研究所、美國Eyebeam藝術與技術中心、英國Blast理論等媒體藝術的領軍團隊。其中有像清華大學媒體實驗室這樣直接隸屬于學院或研究機構,也有依托于基金會運作的民間組織。由于時間的限制,加之合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各位演講人大多僅限于介紹各自機構的概況、團隊的理念、工作的進展,論壇更像是一次經驗分享和最新鮮成果的展示,尚欠深入的辨析與討論。即便如此,整整兩天的密集講座仍帶來大量令人興奮的信息,展現了這一年輕的藝術形態所具有的無限可能與活力。 各種項目及進展恐怕是各個機構的發言人最樂于同聽眾分享的一部分,也占去了論壇絕大部分的時間。比如,Blast理論的尼克?坦達維尼特耶(Nick Tandavanitj.)通過幾段短片介紹了他們運用交互媒體創作出創新型的表演模式和交互藝術。 “綁架”是他們的早期作品,通過諸如在網絡社區發帖、在音像店張貼海報,以及廣播和電視等方式,Blast邀請那些希望被綁架的人們參與活動,為他們提供一次體驗被控制的快感的機會。這些候選者以抽簽的方式決定誰將有幸被綁架,而全部過程被拍攝成20分鐘的電影在通過電視和網絡傳播。 “你能看到我嗎”系列項目,通過GPS系統和計算機控制,將城市變為放大的虛擬游戲場景,參與者們通過控制終端發送的訊號,在東京的各個角落尋找同時在虛擬空間躲避追蹤的對手們。,參與者、藝術家和觀眾們通過網絡、實時表演和數字播放等方式聯系起來,同時得到揭示和思索的還有交互行為以及技術的社會和政治特性:在這個由媒體充斥的世界中,大眾文化規則是如何通過表演、裝置、音像、移動和在線技術等方式得到體現并滲透的,信息包含的意識形態問題也由此引出。此外,純粹以科技進展為驅動的項目也相當引人關注, MIT未來公民媒體中心的科學家們研制出能夠將人類尸體分解為有機土壤的蘑菇,并為此設計了一套全新的葬禮儀式,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新的埋葬方式改變現代人關于死亡的文化習俗與成見。這些在科技、社會與藝術交匯處所孕育和誕生的新形態很難用“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或“生命藝術”等名詞來概括,它還處在一個沒有定型、沒有束縛、充滿冒險精神和蓬勃生機的黃金時代。 各機構的理念和運作、組織、推廣及合作方面的經驗,亦是論壇發言的重點。總的來說,這些機構幾乎都將探究和促進藝術、科技、社會之間的關聯作為工作的起點,但具體的關懷對象則各有側重。如美國MIT未來公民媒體中心重點探尋文化和藝術實踐如何批判性地將科學技術加以結合,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媒體與設計實驗室則將科技尖端同藝術的結合,作為在變動不居的超技術社會中保存人性和自由的土壤。在工作經驗方面,馬德里的普拉多實驗室以其極富特色的“文化協調員”方法得到聽眾的關注。“文化協調員”(cultural Mediators)由團隊成員輪流擔任,負責將項目的理念、方法、目的和過程與觀眾、其他合作對象,以及感興趣的市民進行討論,這并非單向解釋或陳述的過程,更是不同范圍及文化概念之間通過主動的碰撞和協商,激發新的問題并共同尋求有效的應對方法。由于這一工作常在小啤酒館里以親密的直接的方式進行,普拉多實驗室的文化協調員又被稱作“啤酒協調員”,而他們也實實在在地改變著當地的文化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