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1990-2010):劉大鴻與雙百工作室”展示的是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劉大鴻和他創立的雙百工作室20年來所走過的歷程。 這個歷程可以分為兩條線索,一是劉大鴻作為一個單位人,在大學這個“知識分子成堆”單位的種種遭遇,比如分房、職稱、下崗、辭職等看似瑣碎,但又回避不了的至關重要的問題。由此,劉大鴻提出了所謂的“單位美學”,即單位美學是在極其微妙的單位關系中體現出的藝術制衡能力,是實踐的美學、是有用的美學,不被任何理論所架空,甚至不需要思辨。單位美學是先鋒,是最具挑戰的美學。 二是劉大鴻作為一個教育者,創立了雙百工作室,并在實踐中貫徹了自己的“雙百教學方針”,即我們的美教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感受觀察思考、時空設計構成、技能材質運用等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責任感、有整體藝術素養、身心健康的實干創新型美術工作者。 在這兩條線索之外,展覽著重展示了劉大鴻的教學核心——命題創作課程,即《新天地百多圖》(酸)、《紅日子》(甜)、《新文革百多圖》(苦)、《新點石齋畫報》(辣)、《新上海百多圖》(咸)、《新良友》畫報(淡)。其中《新上海百多圖》連續創作時間迄今已長達20年。 2006年發生的“論文門”亦作為重點收在本次展覽中。這個著名的論文事件可以折射出高校教育的諸多問題,既有關自由和表達,又涉及體制與權力。 大約70年前,一位知識分子說,要想在今天,把我們陣營里一切黑暗消滅凈盡,這是不可能的。但把黑暗削減至最小限度,卻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前不久,另一位知識分子說,我們要那些高深的理論干什么呢?我們高深的理論多得不得了啦,但我們的行動是那么少,我們的行動能力是那么弱! “我的大學(1990-2010):劉大鴻與雙百工作室” 就是一個關于行動的史料的展覽。 左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