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版畫中的老北京 北京城1墻內外 生活在當代的北京人可能不知道,百多年前,北京是世界旅游探奇最熱點的城市之一。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版的?北京旅游指南?手冊上寫道:“”。 天安門2 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東道城市北京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懂得了旅游樂趣的當代中國人也對自己的首都百逛不厭,流連忘返。今日的北京, 撲面而來的是國際大都市特有的天際線,是作為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莊重威嚴,是拔地而起一片片的豪華新生活區。但吸引游人經久不衰的城市魅力,還是老北京帝都幾百年文化歷史的積淀,是掩隱在高樓大廈陰影中風塵舊景。 西直門3 北京主要的名勝古跡,如故宮、天壇、頤和園等景點,是完整的保存下來了,但是活著的老北京卻在一代人現代化的進程中一去不返了。懷念老北京的書畫攝影層出不窮,言情并茂,就是因為它們承載著人們對老北京的情感與懷念。李弘與馬思奇編輯出版的? 京華遺韻?,把西方人在過去三百年間描畫北京的版畫及其創作的背景,整理成為一本連貫的歷史畫卷,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特殊的視角,即從西方人的目光與畫筆中,品味明清老北京的人文風情與世代滄桑。 作者第一次注意到西方版畫中的老北京,是一九九八年在香港的一次版畫展銷。這些版畫全部來自1793年第一次英國使團訪問乾隆清廷后,在英國出版的出訪巨著的版畫卷。其中的一張描畫的是北京西直門外的景色。畫面上有城墻、箭樓、西直門、閘樓、角樓、護城河、跨河的大橋、破敗的牌樓,加上城門外各色人物,任何對老北京略有印象的人都會忍不住在這張畫前駐足驚嘆。現實中,這種真實的場景已無處尋覓,老照片中也找不到畫面如此寬廣的全景。盡管這幅畫有許多細節是失真的,但這樣的藝術加工更讓我們感受到當年的城門、城墻在西方人眼中的雄偉恢弘。 從這張畫開始,作者開始了近十年海外尋珍的過程。出乎意料的是,盡管這些版畫零散地失落在海外的邊邊角角,但它們的數量大的驚人。從明末現代歐洲人探秘東方世界開始,就出現了描繪中國人的創作。最初的繪畫原作多已蹤跡難尋,但通過刻板印刷術,許多早期的版畫流傳下來。積幾百年努力,描繪中國的版畫總有成千上萬。它們把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傳播給了當時的西方世界,而中國人自己對它們卻知之甚少。 燈籠鋪4 2005年6月9日,北京?競報?登了一條消息,一住連云港市的老人將自己收藏了50多年的一套版畫、照片送給?競報?發表。其中就有湯瑪斯.阿侖畫的?北京燈籠店?。但?競報?發表它們時,并不知道這些版畫為何人所畫,何時所畫。其實這也是作者收藏版畫時遇到的最大的挑戰之一。任何一張版畫都有它背后的故事,但由于書已失散,年代久遠,要找到它們的出身,往往比淘到這些版畫還費時間。最令人沮喪的就是翻箱倒柜還是找不到一張畫的淵源,而最令人興奮的是將版畫的初稿原著全部買到手中。不過有些原著即便到手,仍不能盡隨人愿,因為早期的很多著作都是用拉丁文、荷蘭文寫的,法語和英語書要晚了一個多世紀。 ?京華遺韻?把西洋版畫的視線聚焦在明清老北京。因為這一時期發生的東西方交往的許多重大事件,都離不開帝都的風風雨雨。作者根據歷史的脈絡,對這些版畫進行了編輯,并加注了文字以分享品味。其中許多西方版畫是第一次被編輯成書,更是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加上出版社精美的裝禎印制,使本書極為賞心悅目。對于研究明清北京的專家學者,這本書提供了比文字更生動傳神的歷史信息;對古都人文情有獨鐘的讀者,會發現這本書非常引人入勝;對那些還在皇宮故地探訪的旅游者,這本書也可以作為古城導游。收藏這本書,將為你茶余飯后的聊天增加常新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