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本朝六字一行款 明代開始流行在瓷器上題寫帝王年號款識,俗稱“年款”。明代年款有楷書題寫和篆書題寫兩種。篆書題寫的自永樂開始,以后宣德、弘治、萬歷等朝代也有。用篆書題寫的以刻劃暗款為主,一般為“某某年制”四字。并且錐刻款多見于單色釉瓷器上。明宣德起開始出現以青花楷體題寫,題于青花框或圈中的年款有“大明某某年制”、“大明某某年造”、“某某年制”等,成為以后明代歷朝乃至清代題寫年款的主要形式。除口沿、器肩、器腹等無圈框年款外,宣德官窯瓷器上以青花、紅彩在器心、器底位置題寫的年款,有單圈、雙圈、單框、雙框、橢圓、蓮瓣等邊飾。從文字排列看有直行和橫書兩種。總之,宣德年號款的款式種類之多,為明代歷代款式之最。此種現象正說明宣德是“年款”起初階段,尚沒有固定的規范格式形成,所以才會給后人留下一個“宣德款遍器身”的說法。 宣德款的外邊裝飾特征 釉顯肥潤,器底釉色泛青,框圈與字有朦朧感。 宣德年號款的青花框或圈,其青花粗細濃淡約顯不一。單圈、雙圈均有首尾筆鋒搭界,青花筆觸有色重線疊痕跡。圈中六字雙行若以中心線上下左右分割,大明德年四字相比宣制兩字擠在上半部,字跡下留圈內空白比上半部多,顯得上緊湊下舒展。“年款”字極少靠框圈書寫,并且框圈也不倚器足為靠而畫。更不見成化朝才有的那種常見環書于高足杯、碗足內沿的六字或四字年號款的體式。資料記載有一白釉暗花高足把碗,在器內腰部印陽文四篆字暗款,款外圍以蓮瓣,屬稀有之款,但不知該器今藏何處,僅僅作例一說而已。 宣德青花瓷器的施釉方法與清代吹釉方法不一樣,故釉顯得肥潤,在器底部因釉積厚實,釉中含鐵量增大,釉色泛青。釉中氣泡較多,青花暈散,使得框圈與字有朦朧感。 宣德款的青花呈色特征 筆劃粗細適中,顏色多不均,筆法遒勁有力。 青花呈色的主要著色劑是氧化鈷。我國古代青花都是用含鈷的天然礦石鈷土礦作著色劑。鈷土礦是一種含鈷、錳、鐵等較復雜的礦物。明代早期,采取水沉法獲取青料的技術,在河中沖去浮土,再反復加以淘洗,用水磨沉淀、磁石去雜的方法獲得青料。明代晚期開始向煅燒法選煉獲取青料的技術發展改造。將選好的青料放在水中不斷淘洗,裝缽煅燒,逐粒精選出色澤潤、比重大、撥動有金屬聲響的料,把它研得極細,作為用在瓷坯上畫的青花色料,加水調和即可使用。色料的磨細程度不僅影響畫工,特別是對青花的顯色來說也很重要。色料愈細愈能使顏色均勻調和,且容易繪畫。如果色料中有過粗的顆粒,在燒成時有被還原成金屬而使瓷器表面形成黑點的可能。因此明清時期的敲青和淘青工藝方法,與現代取青工藝的球磨青料技術,以及化學合成氧化鈷青料,是有著時代的明顯區別。故在細目篩取青料的顆粒大小均勻度上,必然的留有時代的痕跡。 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制作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許多文獻記載都說是由南洋進口一種“蘇泥勃青”。經過科學分析從成分上來看,其中氧化鈷的含量與氧化錳的含量差不多,而氧化鐵的含量特別高。由于這一時期所用的青花料成分中氧化鐵的含量較高,所以在燒制過程中氧化鐵被還原成鐵銹斑式的黑色斑點。這些斑點實際上是色料中含有過粗的氧化鐵顆粒被還原的緣故。說明了這時期青花料的煉制還不夠精細,在工藝上是有很大缺點的。因此,宣德官窯楷書年款的主體特征總的說來,盡管筆劃粗細適中,筆法遒勁有力,然青花款的筆劃顏色卻多不均。有的還泛出鐵銹結晶斑。在落筆重的地方,或者積青料多的地方,會有黑色斑點出現。筆劃周圍在白釉的襯托下,像蒙上一層薄霧,仿品無此效果。這種與清代青花呈色過于淡雅均勻有著明顯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