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維奧拉 《紀念五重奏》 影像 2000? 當下,在各大品牌的藝術展中,我們不難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新媒體藝術大行其道,新媒體藝術的創(chuàng)作形式似乎傳達了引領時代潮流的品牌含義。由此可見,新媒體藝術已經展現出了它的社會意義和商業(yè)價值。 什么是新媒體藝術? 從歷史的角度看,其實“新媒體”這個說法很早就有了,很多人都將其簡單地理解為“利用電子、科技等技術手段作為媒材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實新媒體藝術遠不止人們所想的這么簡單。 從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影像藝術”開始,到現在由多媒體和生物技術等合成的藝術作品。多年來,這些追求最新技術實驗、有著想要脫離即有藝術慣性和制度的反藝術、非藝術企圖的藝術家,一直在挑戰(zhàn)美學的方法,他們的作品也被習慣性地統(tǒng)稱為“新媒體藝術”。因此,“新媒體”似乎承載了比這個稱呼更多的意義。正如東京森美術館的館長南條史生所說:“‘新媒體’這個詞是對藝術領域中媒材的區(qū)分,我不認為這種分類對于藝術來講是好的。因為藝術必須放在內容、信息以及背景之下來討論。”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藝術始終將“突破當代藝術界限”設立為自身的目標和任務。就像錄像藝術大師比爾?維奧拉對于非線性主題的探討,以及激浪派藝術的先鋒白南準以偏執(zhí)的時間經驗作為立足點一樣,用新媒體藝術“脫離馬塞爾?杜尚所塑造的強大的藝術影響”。 白南準和比爾 ? 維奧拉 說起白南準,國內的讀者其實并不陌生。這位美籍韓裔藝術家在新媒體領域的探索可以說為藝術帶來了一種新視覺的可能性。其實在早期,白南準是以音樂家的身份出現在藝術的舞臺上,他的“行動音樂”將其歸入到西方紅極一時的激浪派陣營中。然而,白南準的創(chuàng)作頂峰卻是從他把電視引入實驗藝術開始的。 1963年3月,在紐約畫廊羅夫?加林的個人別墅中舉辦的白南準個展中看到,經藝術家改造過的電視第一次被當做藝術材料和媒介擺在觀眾面前。這是個十分另類的展覽,藝術家不僅使用了包括花園、頂樓和廚房在內的所有空間,而且許多作品像是電子儀器或裝置,既有聲音又有形象,而且觀眾可以積極地參與其中,動手觸摸作品。今天,這一展覽被認為是視頻藝術史上的里程碑,同時也奠定了白南準作為“視頻藝術之父”的藝術史地位。對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先鋒藝術家意識到利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所帶來的便利條件和設備的重要性,在技術進步的平臺上,不斷將藝術推向時代的前沿。 這種影響是巨大的。當代影像藝術大師比爾?維奧拉就曾經坦誠地說,自己是在為白南準打工7年之后,才開始了他在影像藝術方面真正生涯的(引自方振寧博客)。 作為在日本工作生活過的美國藝術家,比爾?維奧拉一直對禪學非常感興趣,并師從禪宗大師Daien Tanaka學習佛教。這種東方的神秘主義常常出現在藝術家的作品中,比爾也在30多年的創(chuàng)作中,以錄像手段研究和探索人類那個看不見的精神世界,夢、記憶與聯想、情感世界、生與死等。其作品在表現生、死、潛意識等人生最根本、最普遍的經歷的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生命、宇宙與時間的思考。 然而,比爾?維奧拉的作品給人的啟示不僅僅在內容上面,正如我們先前所指出的一樣,比爾一直在非線性的探索上,為新媒體藝術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我們的時代中,新媒體藝術的典型特征是它們都以時間為基礎,這在某種程度上使之與音樂、戲劇這些傳統(tǒng)的時間媒體更靠近,而離開繪畫、雕塑和建筑這樣一些追求永恒的藝術。在這個層面上,比爾?維奧拉的慢鏡頭就像放大鏡一樣把時間中微小的細節(jié)都變成了莊重的儀式。而重復的鏡頭則使輪回的觀念復活,使線性的時間感崩潰。正如他的《凱瑟琳的房間》一樣,五聯幅的小屏幕更將這種非線性的時間展示得一覽無余。 走出蜜月期的技術與藝術 如今,在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新媒體藝術也越來越難以突破先驅們所創(chuàng)下的模式。很多年輕藝術家沿著早期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將創(chuàng)作的重點放在了技術層面上。然而在觀念藝術的舞臺上,新技術的普及遲早會成為一種必然,當新技術融入到所有需要使用的領域之后,那么這種難以區(qū)分的標識終將失去其效力。 因此,對于當代年輕的藝術家來講,利用新科技發(fā)展作為手段,在后媒體時代的話語邏輯下建立屬于自身的文化使命才是最終目的。誠如年輕藝術評論家盧緩形容的那樣:“這將意味著以技術標準為第一性的新技術與藝術之間多產的蜜月時代的終結。” 新媒體藝術似乎已經在窮盡自己的能量。新媒體藝術其實不新。技術帶給人的視覺震撼,由于表達邏輯的陳舊,已經越來越不能帶給人新的體驗。所以,我們在談論新媒體時,關心的應該是媒介在新意義網絡關系中的重新定位與理解。那么新媒體的“新”,將不僅停留在技術上,更重要的是觀念。即基于新的解讀,如何看待傳統(tǒng)的“新媒體”藝術,從而使之真正成為藝術家的“新”媒體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