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時——書香四溢,過云樓畔 中國嘉德與北京保利都以李可染的傾心巨作引人矚目,而作為后起之秀的北京匡時則以“過云樓藏書”不負眾望的2.162億元刷新了古籍拍賣的世界紀錄,將古籍善本這個相較于中國書畫的“冷門”重歸于藏家與投資者的視野,也許“過云樓藏書”所獨有的魅力已經遠遠的超過這場曠世拍賣本身,而更大的影響在于讓古籍的文化價值和藏書的這種文化行為獲得了世人更多的關注。 北京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先生在“過云樓藏書”拍賣結束后的發言講到:“相對來說古籍收藏門檻更高,特別是這批卷帙浩瀚的過云樓藏書,對它的梳理難度更大。匡時用了很長的時間與藏家溝通終于達成共識,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做關于過云樓藏古籍善本的文化推廣,新聞發布會、專家研討會、全國八站巡展、論文集、紀錄片、策展再現過云樓等等,現如今拍賣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讓更多人了解到古籍的文化價值,進而去重視文化尊敬文化,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在過云樓藏書高價成交之后匡時還做出了一個令業界內外欣喜的承諾,如果國有機構競得這套藏書,匡時會把買家傭金捐出,也會考慮是否減免國有機構的買方傭金。就在鳳凰集團即將購入之時,北京大學突然殺出,決定行使國有機構優先購買權,對過云樓古籍善本進行收購。這一舉動無疑將買售“過云樓藏書”事件重又推向高潮。但不論最終花落誰家,匡時的承諾必將銘記于 2012年春拍的集體記憶之中。 古代書畫是北京匡時的主打強項,經過團隊精心而專業的甄別、挑選的古代書畫專場表現穩健,備受藏家青睞。“明遺民書畫作品”“明清書法”和“古代繪畫”三個專場 253件拍品總成交額近 4億元,并出現了 12件過千萬的重量級拍品,特別是從學術價值梳理精心籌備的明遺民書畫作品專場表現更是喜人,而且還創下了匡時今年春拍的首個白手套佳績。 走出投資天堂后的中國拍賣 僅觀我們本期分析的三家公司在中國書畫市場的表現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2012年的春拍確實像很多人預想的那樣,仍然延續著 2011年秋拍的調整,成交總額有較為明顯的下降,但筆者認為這種調整是市場周期性的合理表現,符合基本的價值規律,更與中國經濟大環境的調整有著直接的聯系,就連中央都推行“穩增長”的經濟政策,作為起步只有十幾年的拍賣市場為何不能收一收急速的增長步伐? 在藏家與投資者經歷了中國藝術品快速增長的十幾年之后,特別是 2011年春拍的火爆后,大家都希望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能借中國經濟的發展而持續火爆,但是受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買賣雙方必定會經歷一個反思與沉淀的理性過程。與高回報相伴的一定是高風險,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這里再也不是那個穩賺不賠的投資天堂,無論是收藏還是投資,對買家綜合素質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從拍賣行的角度分析,筆者相信,自 2011年藝術品秋拍進入調整期后,拍賣行業良莠不齊的情況將會逐步改善。現在北京的中、小型拍賣公司大多數都以書畫板塊為唯一或者主營業務,如果今后他們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發掘自身特色,找準市場定位,那么將會被處于調整中的市場所逐步淘汰。而像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匡時這樣的大公司皆使盡渾身解數以度過這個調整期。在今年我們看到了北京保利拍賣斥資3000萬進行 16國全球征集的恢宏手筆;看到了中國嘉德穩扎穩打,主動調整的明智之舉;還看到了北京匡時對“過云樓”藏書獨具匠心的商業運作。“三巨頭”的這些變招都是對市場調整的積極應對之舉。市場在調整中,此間是買進的絕佳時機,只要征集來的拍品是真跡精品,在當下的市場中一定會有慧眼識珠的買家購入,“以量換價”,不失為各大拍賣公司的權宜之計。去年則為20 億,相比下滑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