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國出生于1956年,親身經歷了恢復高考、改革開放、89學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等一系列關乎社會與個人命運的種種變化,在這期間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也在“革命與不革命”、“富有與不富有”、“成功與不成功”這樣簡單的二元思維中變化著。對于隋建國而言他已經不相信任何烏托邦式的美好愿景,不再幻想借助任何“外力”來實現他心中預期的幸福;他意識到通過作品來認識、肯定自己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于是,進入“知天命之年”的隋建國將藝術探索的方向轉向了具有普適性的“身體”與在潛意識中的那個“本我”;將對于作品外在公共意義的追求轉向了對于創作主體自身內在價值的肯定。 相對于其他藝術史學者而言,筆者傾向于將隋建國的創作經歷分為3個時期。第一階段:1984—1996年,為“材料表現”時期或稱為“自我確立”階段。1984年,隋建國在山東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并留校任教,大學期間的“尋根熱潮”使他對中國古典文學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熱情,“莊子”哲學中的《齊物論》對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萬物齊一”的觀念下,他嘗試撇開學院的雕塑語言,對各種材料進行實驗、探索。1989年之后,一系列國內外政治環境的變化,使他生活以及創作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禁錮、困惑、傷害等情緒在作品中漸漸顯現出來,《結構系列》(1991)、《地罣》(1992-1994)、《封閉的記憶》(1994)《殛》(1996)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在這十幾年間,隋建國始終堅持以抽象的“非材料”的材料為物質媒介進行創作實驗;并以這種“非學院”的藝術語言、藝術觀念表達自己對于官方意識形態的拒絕與對抗。同時,這也是藝術家主動探索個人語言,尋求自我,與其他藝術家拉開距離的過程。 1997年——2005年,隋建國進入了他藝術探索的第二階段——“現實主義”階段抑或稱為“自我逃避”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借鑒西方現代藝術中“挪用”的藝術手法,回避藝術家的自我個性,放大學院“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以此呈現藝術家對于歷史與當代的認識,代表作有《中山裝》、《衣紋研究》、《恐龍》系列等。 在《看的見的時間》一文中,皮力揭示了隋建國在“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徘徊、游走的狀態:他試圖突破現實主義的語言桎梏,讓藝術語言呈現出自身的豐富性;同時,他又試圖在觀念藝術自在的語言邏輯中注入強烈的現實關注;不僅試圖在當代藝術注入東方色彩,而且試圖注入中國社會的特殊歷史與現實。 |